首個國字號扶持政策出臺 軟件產業迎快速成長期
編輯:雁楓 [ 2011-1-21 9:43:41 ] 文章來源:數字標牌網
前言:
首個針對戰略新興產業的國字號扶持政策出臺,軟件業迎來新年第一輪利好。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于1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做大做強,實施稅收優惠。另外,商務部于日前發布的《2011年服務貿易工作要點》通知指出,要研究開拓服務貿易出口新領域,推動軟件和服務外包、技術等重點領域服務出口,在一些有增長潛力和比較優勢的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應該說,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讓軟件行業再次迎來重大利好,前景可期。民族證券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軟件行業會迎來一波“并購重組”熱潮,行業龍頭會陸續出現,產業集中度將會得到提升。
“十二五”開局首個扶持政策落腳軟件業
軟件業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的戰略制高點;而在我國,軟件行業則經歷了黃金十年,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和靈魂。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伊始,國務院即出臺相關政策加以扶持,軟件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它的發展自然備受矚目。
具體而言,為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會議確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強化投融資支持。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項目。(二)加大對研究開發的支持力度。(三)實施稅收優惠。(四)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五)嚴格落實軟件和集成電路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依法打擊各類侵權行為。進一步推進軟件正版化,全面落實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的政策措施,大力引導企業和社會公眾使用正版軟件。(六)加強市場引導,規范市場秩序。
在此之前,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趙小凡曾在上海透露,2010年軟件行業年收入將達到1.3萬億元。“十二五”軟件服務業規劃正在制定中,規劃初步確立了“十二五”期間軟件產業的目標,即到2015年軟件服務業收入年均增長率超過20%;占電子信息行業收入比重超過20%;培養年收入超過100億的企業逾10家。
由此推斷,“十二五”軟件行業飽有含金量,將會迎來快速成長期。業內人士還預測,接下來軟件行業將有新十八號文細則、地方關于軟件行業的具體配套、戰略性新興產業關于企業所得稅退稅等政策,利好不斷。
新政延續優惠力度
回顧十年來,中國軟件產業以平均每年約40%的增長率高速發展,2009年軟件產業收入達9970億元,是2000年的16倍;2009年軟件出口額196億美金,是2000年的49倍;按照軟件產品和軟件服務的軟件業分類,軟件服務業在軟件行業中所占比重已經從2001年的不到25%,增長到接近50%。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我國軟件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實現軟件和服務業總收入12081億元,同比增長30%,提前突破了1萬億元的大關,延續了去年三季度以來的上升趨勢。
兩組對比數據背后,國家政策的支持作用顯著,尤其2000年6月24日,國務院頒布了《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這個被業界稱為“18號文”的政策,為中國軟件企業提供了諸如將企業17%的增值稅降為3%等許多優惠政策,讓軟件業從此有了質的飛躍。
那么,對于業界關心的此次新政發布,與“十八號文”有哪些不同或者說進展呢?
分析認為,對于軟件行業的發展,國家將繼續沿用“十八號文”中的具體措施一如既往地加以支持,特別是在稅收優惠方面繼續實行對軟件產品的增值稅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分別給予營業稅和所得稅優惠。東北證券的觀點即反映,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明確了政府對于電子信息行業繼續扶持和優惠的大方向,更優惠的政策或體現在以下三方面:1、鼓勵選用國產軟件;2、 加大所得稅優惠幅度;3、擴大產業鏈扶持范圍。
政策力挺,軟件業迎新機遇
毫無疑問,中國軟件業破繭,國內市場空間巨大,機遇也有許多。因此,把握時機,找準切入點,是相關企業的當務之急。
從技術和應用角度來看,我國應當以電子政務、電子金融、企業信息化、社會保障為重點,大力開發、推廣應用我國自主版權的軟件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行業應用軟件、信息安全軟件等產品,通過巨大的內需來拉動軟件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業內人士指出,有望獲得核高基項目的龍頭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而這種可能性包括了東軟集團、用友軟件、浪潮軟件、同方股份及中國軟件等多家上市公司。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未來國內軟件企業將由產品向服務轉型,細分行業的軟件服務企業更具投資價值;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產業模式的發展也離不開軟件業的支撐,其中不少細分領域公司存在發展和投資機會值得充分挖掘
從投入來看,各地已然掀起軟件行業的投入熱,雖然企業主要分布地區仍是以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為主,但中西部地區已經后來跟上。以重慶為例,《重慶時報》報道稱,重慶軟件業“十二五”投入1500億 打造兩江軟件園 ,軟件出口60億美元,這將直接解決30萬人的就業;而惠普、NTT、華為、中科院軟件所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的入駐,讓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成為了該市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支撐。
可以預見,未來,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各領域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國軟件業的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有意與本網合作者請與《數字標牌網》聯系。未經《數字標牌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即為侵權。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