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數字標牌網行業門戶網站】 服務熱線:400-6787-360 |投稿郵箱 |會員登錄 |免費注冊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RSS |客戶服務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當前位置:數字標牌網 > 行業新聞 > 數字標牌行業動態 > USB 3.0高速傳輸介面發展趨勢
USB 3.0高速傳輸介面發展趨勢
編輯:如秋 [ 2011-3-31 10:08:12 ] 文章來源:數字標牌網
  
  據市場研究機構分析,2014年配備USB 3.0的裝置數量將會呈現暴增現象,市場出貨量將達到17億部,而USB 3.0的介面更換,除延續USB 2.0的回溯相容優勢,3.0的技術改變甚至可讓原有介面呈現最高4.8Gb/s的傳輸效能,以目前的解決方案觀察,相關應用仍停留在整合階段,尚未有系統原生的3.0驅動支援,加速普及的過程,仍有許多技術障礙待解...

  USB 3.0是大幅改變原有2.0技術限制的新介面技術,在相關HD應用的市場驅動下,更高效能的傳輸技術,成為硬體、軟體甚至系統發展的關鍵應用,因為傳輸的資料量,已經以原有的MB級傳輸量,躍升為GB的資料暴增,舊有的傳輸技術如USB 2.0或是更高效能的IEEE 1394 a/b介面,所能提供的傳輸效能,在因應現階段大量HD多媒體應用方面,還有相當幅度的差距。

USB 3.0高速傳輸介面發展趨勢


            USB 3.0主控晶片「µPD720200A」。Renesas

USB 3.0高速傳輸介面發展趨勢


USB 3.0具備更高速的傳送資料能力,但線材、裝置與電腦三者都需支援USB 3.0才能達到最高傳輸效能。

  USB 3.0更適合發展消費性電子應用
  
  為了滿足應用需求,SuperSpeed(USB 3.0)技術成為現階段相對容易實踐的應用目標,雖然目前業界也有相關應用,朝向采E-SATA或是其他解決方案進行整合,但面對大量消費性的電子應用而言,以E-SATA或是其余解決方案拼湊的應用環境,對于終端消費者而言,并非容易使用的技術,反而是延續原有USB 2.0大量使用經驗的3.0 SuperSpeed介面技術,是成為統一高速介面的重要方向。

  2010年針對USB 3.0介面,已有多家業者推出主控晶片與相關解決方案,例如,NEC即在2010開始提出USB 3.0主控晶片出貨,USB標準論壇(USB Implementer's Forum)也宣布,2010年已完成超過120種USB 3.0介面產品測試、認證,即便2010年USB 2.0裝置數量仍遠多于USB 3.0產品,但USB 3.0裝置的成長率,還是深受大廠期待。此外,英特爾2011年問世的Sandy Bridge處理器平臺,即針對USB 3.0介面,于晶片組提供更多系統端的支援,屆時更多在作業系統端的原生驅動程式,也可加速其開發,讓USB 3.0的發展加快。


  高效能傳輸只是第一步 DRM、整合應用障礙仍須突破
  
  USB 3.0介面,在數位應用方面解決的僅是傳輸的效能障礙,但在突破效能瓶頸后,最大的問題在于相關應用與傳輸的數位內容整合!數位內容專家說明,目前USB 3.0介面,預期會不只以電腦裝置為搭載重點,2011~2014年的大量應用會落在多媒體播放機、HD高畫質電視的多媒體整合方面,屆時甚至可以結合網路媒體播放器,建構IP網路組成的多媒體影音租賃、訂閱內容服務,創造更多的數位內容產值。

  但在因應未來的數位內容應用方面,光是介面的升級,只是讓傳輸效能提升,縮短傳輸影音內容所耗費的時間罷了,但驅動USB 3.0加速普及的應用關鍵,必須在數位內容的加值應用方面,提升更多的整合效益。例如,內容廠商透過IP網路提供的多媒體影音內容,如何在更方便、快速的傳輸架構下,得到相對安全的數位內容版權保護,將成為USB 3.0高效能介面與媒體播放器、電視機整合的一大關鍵。




  除了使用者端的應用需求外,數位內容如何達到內容互連,創造更大的使用效益,這也是業界積極開發的技術重點,目前較為積極且有解決方案的組織相當多,例如,DLNA在于家庭多媒體網路的互連與裝置連接方面,就有相當多的技術整合與相關應用,除技術層面的考量外,內容供應商如好萊塢電影公司、無線網路業者、電信服務商,期待建構更豐富的內容服務平臺,除必須確保每一次用戶下載的使用體驗趨于完善,同時也必須在DRM數位內容版權管理方面,充分發揮媒體價值又能確保資產版權不受侵犯,但目前似乎僅有微軟的DRM與Apple針對iPod的FairPlay機制較被市場接受,其余的市場發展動能明顯受限許多,是技術面與應用面尚待突破的關鍵。


  USB 3.0應用 加速家庭聯網技術升級
  
  USB 3.0雖然只是裝置端與系統端的傳輸介面升級,但也將因為裝置的效能提升進而影響整體應用環境升級要求!從目前家庭的使用環境觀察,家用無線網路的技術規格,仍以IEEE 802.11 b/g為主流,雖然目前802.11n已經有完整方案釋出,但初期的升級需求并不高,也并未造成大量升級的趨勢。

  在家用網路方面,無線技術的應用并非唯一技術,其實除了Wi-Fi之外,仍有同軸電纜多媒體聯盟(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MoCA)和家庭電話線網路聯盟(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ance;HomePNA)所推崇的同軸電纜方案,或是基于電力線路的HomePlug 2.0,以及各種寬頻接取技術等等。顯而易見,USB 3.0將使系統與裝置的傳輸效能,一舉達到4.8Gb/s,大幅超越目前主流的USB 2.0 480Mb/s甚多,以終端裝置的高傳輸效能驅動下,家用網路全面升級的發展趨勢可期。





  Intel Thunderbolt I/O強勢競爭 USB 3.0需加速突圍

  即便USB 3.0有多項技術優勢,但面對目前的競爭規格大量釋出,能否成為市場主流,仍有許多變數存在,以Intel Thunderbolt I/O,就嘗試以新技術架構企圖挑戰USB 3.0介面,目前已獲Apple于2011年新款MacBook Pro中搭載。英特爾的Thunderbolt I/O選擇與新一代的MacBook Pro一同發表,介面采行mini-DisplayPort作為連外介面,是采用橋接PCIe及視訊輸出的整合晶片,傳輸線纜采用銅纜,但未來極可能轉換為光纖線纜,其目標是在3公尺的線纜長度內達到10Gb/s的高效傳輸能力!而介面亦可輕松超越USB 3.0的10瓦供電能力。

  其實Thunderbolt I/O可以視為挑戰HDMI與USB 3.0的高效傳輸技術,Thunderbolt I/O可視為HDMI接口以及USB 3.0的應用混合技術,因為Thunderbolt I/O直接是以PCIe 4為基礎的傳輸技術,光是傳輸效能的提升空間,就大到難以想像。Thunderbolt I/O的前身可以從Intel的Light Peak技術進行觀察,Light Peak為基于光纖傳輸技術的介面規格,但初期發展光纖傳輸可能在技術與成本方面限制較多,Thunderbolt I/O即成為相對容易實現高效傳輸目的的技術,在基于PCIe 4的架構下,對決USB 3.0或是eSATA都有極佳的競爭優勢。

  在介面方面,Thunderbolt I/O既是Intel提出的技術架構,為了快速進入市場,必須找尋相對容易實踐的介面規格切入,目前以高速傳輸為目的的傳輸介面,就有HDMI與DisplayPort,HDMI需要授權金才能使用,DisplayPort則為免認證、免授權的開放介面標準,對于裝置業者而言,也可輕易發展相容產品,在系統端與裝置端都有極佳的發展條件,USB 3.0介面如何突圍,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關鍵。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編輯推薦
圖片新聞
  • Avedia數字標牌舞動文化中心
  • 觸摸屏技術成“香餑餑” 服務全國“兩會”
  • 新型顯示集中資源重點突破
  • 十二五提寬帶全面普及,數字標牌應用迎良機
  • 打造地鐵顯示信息化 廣州地鐵大屏應用詳解
新聞搜索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網媒聚焦
立式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電子看板  | 數字標牌軟件 | 三面翻廣告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設為首頁 | 網站建設 | 歡迎投稿 | 數字標牌雜志 | 本站動態 | 關于數字標牌網 | 網站RSS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熱點:數字標牌 | 數字告示 | 液晶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數字標牌網
本站實名:數字標牌網 國際域名:www.cyberslp.com 版權所有© 2004-2011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郵箱:ds-360@3v.cn 客服QQ: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電話:+86-755-33019199(十二線) 傳真:+86-755-33010910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