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顯示是電子信息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增長點。2010年全球平板顯示產業規模約900億美元,其中TFT-LCD占86.4%。顯示平板化之后,應用領域越來越寬,從電視延伸到廣告、戶外展示等領域,成為人類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另外,平板顯示產業還是國家科技水平非常重要的標準。TFT-LCD集成了液晶技術、薄膜半導體技術、電子技術、材料技術、精密裝備制造技術等多個領域的高新技術,跨越了化工、材料、半導體、光電子、精密儀器設備等多個行業,是一個產業鏈結構復雜的復合型高科技行業。平板顯示產業也被列入了戰略性新興產業中。
作為一個高風險、高投入的行業,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持續強力投入,上下游產業鏈的建設,企業整合和跨國合作,還需要以政、產、學、研合作模式,集中支撐企業提高核心技術能力。
現在,整個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可以用四個更來描述:更大,為了適應多種應用的需求,液晶面板的尺寸需要做大;更高,現在的高清分辨率達到1920×1080像素,但是人類對畫質感受的要求是無窮無盡的,另外,更大的畫面也對顯示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顯示器能顯示的色彩要更多,色域要更加寬廣,讓用戶有更豐富的享受;更低,隨著顯示屏數量的增多,屏幕的增大,低功耗成為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
建設平板顯示產業是非常有重要意義的事情。缺乏面板供應的話,我國整個彩電工業將陷入非常大的危機。現在,我國大陸地區已經逐漸具備大尺寸液晶電視用LCD 面板生產能力,預計到2012年,大陸液晶面板產能約8000萬片(以42英寸計),可滿足國內液晶電視面板大部分需求;等離子顯示方面,我國也建設了四川長虹(600839,股吧)和合肥鑫昊兩條生產線,預計到2012年,我國PDP面板產能達到450萬片/年(以42英寸計),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有機電致發光顯示產業方面,到2012年,大陸產PMOLED將廣泛應用于顯示、照明等領域,AMOLED將實現3英寸以上產品批量生產能力;而在平板顯示相關配套產業建設方面,我國也正在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例如,對平板產業最重要的、占到了整個液晶屏成本的17%-18%的玻璃基板方面,我國已經有企業進入了這一領域,并開始量產。其他的原料和設備的供應也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目前,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產業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規模小、競爭能力不強,自主研發的能力較差、核心材料的基礎研發尚未取得突破,本地配套的能力還不強,投融資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發改委也在2010年專門就此印發了《2010-2012年平板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12年,我國平板顯示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工藝、材料、裝備等方面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體系,產業規模占全球比重由當前的5%提升到20%以上,支撐我國彩電產業的轉型和升級”。
平板顯示產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思路,可以用三句話概括:立足技術創新,建立健全產業體系,統籌規劃、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要合理控制產業規模,優化產業布局,加強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配套,完善政策環境。要把關鍵設備和原材料本地化,完善產業鏈,形成規模優勢,并把TFT-LCD和PDP這兩條線的優勢發揮出來,延伸到OLED等新興顯示技術的發展上,加強產業鏈建設,在“十二五”期間努力使我國平板顯示產業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