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標牌網 服務熱線:400-6787-360 | 投稿郵箱        會員登錄 | 免費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RSS | 客戶服務 | 月刊訂閱
網站首頁|新聞中心|企業名錄|品牌專區|產品大全|人物訪談|技術學園|行業展會|商機信息|人才招聘|論壇
新品快訊|應用案例|招標信息|會議信息|商業顯示|播放器|觸控一體機|數字標牌軟件|LED顯示屏|專業音響
觸控一體機
當前位置:數字標牌網 > 行業新聞 > 數字標牌行業動態 > 觸控解決方案須朝高度整合方向努力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廣告機 | 戶外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看板 | 互動廣告機 | 觸摸屏
觸控解決方案須朝高度整合方向努力
編輯:寒青 [ 2013-1-28 9:01:05 ] 文章來源:數字標牌網
觸控一體機

在WINDOWS 8推出后,Microsoft的作業系統,才算是提出了一個緊密整合觸控人機互動設計方桉的作業系統!不只是作業系統底層緊密整合觸控操作體驗,在視覺上的User Interface介面設計,也充分善用使用觸控前提的大面積、大方塊的動態磚設計介面,搭配更簡單、直覺如同游戲的操作設計體驗。

圖示:使用單晶片設計之觸控IC,佔位空間更小,圖為針對2~12吋觸屏設計之整合型觸控IC。

WINDOWS 8整合觸控人機介面 改善操作體驗為其產品設計亮點

由于近期推出的WINDOWS 8,其觸控設計差異短時間仍未能讓原有視窗用戶一一體驗、了解,因此初期搭載WINDOWS 8作業系統的筆電、桌上型電腦,仍會有一段時間持續推出無觸控方桉的桌上型電腦或筆電產品,但實際上新版的WINDOWS 8若未能使用觸控人機介面,以常規的硬體條件運行WINDOWS 8雖然對整體效能并未有多大影響,但實際上沒有整合觸控人機介面的WINDOWS 8系統平臺在實用性并不高。

若以已整合觸控應用方桉的筆電產品為例,目前可用的WINDOWS 8觸控解決方桉,其控制IC大多有2~3顆元件組成,但多顆型態的解決方桉并不利發展薄化的機構設計,因為過多的關鍵元件會形成元件佔位面積與載板厚度的限制,使得產品薄化設計方桉限制多多,目前較明確的發展方向,為將原有使用2~3組離散元件的觸控解決方桉,換成封裝更小、更薄的元件替代,甚至使用SoC(System-on-a-chip)技術方桉將多IC整合在同一封裝中,便于讓開發者部署WINDOWS 8所需的技術支援與應用服務。

極致輕薄、窄邊框、優質觸控體驗 成新款WINDOWS 8產品重點要求

觸控IC解決方桉,原先在中型尺寸螢幕的用量,除了平板電腦外,早期在變形筆電或是薄型筆電的使用狀況并不多,即便是較有可能搭配使用的變形筆電方桉,整合觸控應用方桉的相關產品,初期并未大量投入終端市場。但在Microsoft發佈WINDOWS 8作業系統后,此現象不但大幅改觀,而且還越演越烈!不但中型屏幕的筆電、變形筆電搶搭觸控螢幕應用方桉,就連中大型尺寸的All-in-one電腦,也掀起一波觸控屏幕整合風潮。

觀察筆電、變形筆電的WINDOWS 8觸控人機介面整合需求,多數業者為了拉開對手產品的直接競爭,大多會朝向能讓產品科技印象加分的薄化、功耗最佳化設計方向,來進行現有產品的設計與改造!例如,對于平板裝置來說,目前主流的厚度會在0.7~0.9cm以內,若開發產品未能達到此標準,想在市場獲利的機會將會越來越淼茫。

利用SoC系統單晶片技術 縮減觸控IC元件數量與佔位面積

主流Tablet平板電腦、輕薄型筆記型電腦,大多已將產品做進一步優化與薄化,最常見的設計方桉就是運用SoC製程將原本多IC的設計方桉,逐步改換至更薄的設計潮流,而觸控螢幕方桉若不更換更薄、更小的觸控控制IC,就無法達到新產品的薄化與優化設計。

使用新穎的SoC封裝技術,可以將原本解決方桉的離散元件,利用異質核心整合設計將原有四散的元件,一次封裝成一個功能IC,視採行的技術方桉差異,一般至少都能將解決方桉的離散元件數量,縮減至僅需一或兩個關鍵IC就能解決WINDOWS 8觸控功能的支援與產品驗證要求。

觸控IC方桉若能透過SoC大幅簡省IC數量,一方面可以騰出更多載板空間,也可以因為機殼內的空間變大了,設計方桉的薄化成本會更為低廉。至于採SoC樣式設計的整合型觸控IC,也可因為整合內部線路變得更短的優勢,進而為設備的觸點偵測/反饋數據更精確、更快速。

觸控IC經薄化與高度整合 對終端產品應用效能亦有助益

原本未整合的觸控IC,經過薄化與製程強化后,基本上在晶片耗用電能的表現上也能獲得改善,而高度整合的優勢下,對于解決方桉導入的業者來說,導入成本也會相對減低。

根據統計,在WINDOWS 8作業系統推出后,2012年底全球筆記型電腦總出貨量約5,000萬臺,截至目前為止以有超過10%的機種設計已導入觸控應用需求,預估2013年在整合觸控應用的筆電、變形筆電,其產品的市佔率將快速成長至20%以上,隨著出貨與用量增加,現有的觸控解決方桉除有新製程改善觸點回饋效能、準確度外,對于觸控解決方桉本身的佔位面積、厚度也能進一步獲得改善,產品開發商更能輕鬆地完成更薄、更輕、更省電的產品設計。

WINDWOS 8為維持優良使用體驗 對觸控屏幕精確度驗證要求高

WINDOWS 8產品驗證是左右新版作業系統產品使用體驗的關鍵,在WINDOWS 8尚未正式發表初期,原本Microsoft規劃的WINDOWS 8認證標準需硬體得支援10點觸控同時偵測,才能算是滿足WINDOWS 8認證的低標,但在持續性的測試、改善系統后,Microsoft也針對同時偵測觸點低標進行修正,進而放寬WINDOWS 8觸控設計方桉的要求,改為更務實的5點同時觸點偵測即可通過驗證。

也是產品認證的規格問題,硬體產品若要符合WINDOWS 8的觸控IC要求標準,對于導入的觸控IC也必須有效的提升良率,例如,在實際筆電使用環境中,屏幕本身背光、LCD驅動的干擾,不能過度影響到觸控IC追蹤觸點的精準度與辨識速度,同時,筆電產品內部的熱能散逸設計,也必須在正常使用下已不影響屏幕觸點追蹤為前提,進行反覆驗證與測試,硬體才能取得WINDOWS 8產品認證。

而觸控IC在經過SoC化整合后,也必須能在外部觸點偵測線路的雜訊抑制、提升噪訊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分離設計方桉進行強化,才能因應越來越薄的屏幕設計,與未來更前衛的窄邊框螢幕整合觸控方桉的產品設計開發挑戰。而降低外部雜訊的作法,一般可在觸控IC的SoC方桉中,再追加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來進一步改善越來越嚴苛的觸點偵測訊號弱化的現實問題。

除了越來越薄的屏幕、觸屏設計方桉外,越來越窄的邊框設計,也造成WINDOWS 8平板、變形筆電的觸控設計開發難度提升!尤其是WINDOWS 8筆電、變形筆電或是平板電腦產品,通常裝置內也搭載3G/Lte/Wi-Fi/Bluetooth等大量無線傳輸應用,這種狀況條件下也會影響觸控IC解決方桉的觸點偵測辨識能力與追蹤觸點反應,觸控IC必須更有效的克服內部雜訊干擾,才能有效獲取WINDOWS 8產品認證。

減低內部干擾影響觸點偵測準確度的方桉,可利用更有效、快速的演算法搭配合宜的DSP,來改善螢幕表現觸點分析的速度與準確度。而另一個較大的問題是目前觸控屏幕大多採取貼合方式,將液晶與觸控感應等面板材料經由貼合製程構組成觸控面板,或因應採單片玻璃觸控屏方桉(One Glass Solution;OGS)的觸控面板,在製造過程中也會出現觸點的偏移與偵測觸點資訊失準問題,而觸控IC本身也必須具備觸點失準的調校修正設計,避免過低良率產生的不良品增加終端成品的料件成本外,也可讓產品的穩定度進一步提升。


觸控一體機
編輯推薦
圖片新聞
  • 星際56iq數字標牌在線版V3.85
  • 醫院分診導醫系統
  • 多媒體教學系統
  • 杭州數游軟件科技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年度巨獻——2012年數字標牌行業盤點
新聞搜索
觸控一體機
推薦品牌
    觸控一體機
    觸控一體機
    觸控一體機
    熱點關注
    網媒聚焦
    觸控一體機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廣告機報價 |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立式廣告機 |
    設為首頁 | 網站建設 | 歡迎投稿 | 數字標牌雜志 | 資訊中心 | 本站動態 | 關于數字標牌網 | 網站RSS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熱點:數字標牌 | 數字告示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廣告機 | 戶外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看板 | 互動廣告機 | 觸摸屏 | 數字標牌網
    本站實名:數字標牌網 國際域名:www.cyberslp.com 版權所有© 2009-2013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郵箱:ds-360@3v.cn 客服QQ: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電話:+86-755-33019199(十二線) 傳真:+86-755-33010910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