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標牌網 服務熱線:400-6787-360 | 投稿郵箱 | 會員登錄 | 免費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RSS | 客戶服務 | 月刊訂閱 | |||
|
![]() |
時代不斷進步,自身能夠發光的屏幕早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紙張,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文案工作、影視娛樂,甚至ATM機上取款等日常活動同樣離不開屏幕。近年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各種屏幕已變得更清晰、更輕薄,甚至更柔軟,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鐘情于令人眼花繚亂的屏幕。
把筆記本電腦卷起來!
在最近的日本高新技術博覽會上,電子產品制造商索尼公司推出了一款11英寸的高清電子顯示器“超級屏幕”,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在關閉狀態下,這一顯示器還是透明的。
面對超薄顯示器,不少科技迷已經張開想像的翅膀。有人說,這樣的顯示器完全可以用來作墻紙,想看電視或瀏覽互聯網時,在房間的任何一面墻上點擊開關,就能隨心所欲。也有人認為,這款顯示器可以裝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一旦遇上紅燈或是堵車,吹聲口哨喚醒屏幕開關,即可看看“微電影”,或查閱城市交通信息。還有人預言,這種超薄顯示器即將改變很多既定的生活習慣。
就在人們暢想未來的同時,索尼公司在美國信息技術展示會上繼續推陳出新。這家企業研制的一款超薄屏幕不僅透明,還能像報紙一樣卷起來,塞進地圖筒中隨身攜帶。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大一學生詹姆斯·霍利對此發出驚嘆:“這難以置信,屏幕就相當于一張紙而已。我難以想像,今后圖書館要關門的時候,我得向管理員說:‘請稍等,我把筆記本電腦卷起來就走!’”
與索尼類似,曾為iPhone提供高強度屏幕的康寧公司最近也推出了一種名為“柳葉”的小型屏幕材料。這種屏幕材料不僅透明、超薄,而且柔韌,可以隨意彎曲成任意角度。
可彎折屏幕技術的出現,使得《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描述的報紙照片里的人物能夠活動、說話的情景有可能成為現實。
事實上,2009年出版的一期美國《娛樂周報》就曾經進行過這種嘗試。這家報紙在印刷版的多個頁面上植入了當時市面上最薄的屏幕,用來播放《生活大爆炸》《好漢兩個半》等電視劇的預告片。當然,那時的屏幕還無法達到“柳葉”那種薄度,只是近似于常見的手機屏幕保護膜,但依然吸引了市場關注。
也許,過不了多久,當人們提起那些配有光碟的雜志時,只會被評價為“弱爆了”。
這些“超級屏幕”也會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比如,韓國高級科研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已經發布了超薄可彎曲電池技術。
由“布萊恩管”到“紙屏幕”
美國《時代》雜志2012年年底邀請所有讀者投票,評選全球年度最佳發明。結果,這一桂冠頒給了“谷歌眼鏡”。
這款眼鏡實際上是一個可佩戴的智能電子顯示設備。眼鏡右上方配有顯示系統,需要時,它會把郵件、短信、圖片等投射到透明顯示屏上。用戶可以經由聲音或微小的頭部動作來操控設備,實現拍照、視頻通話或地圖導航等功能。
從最早的電子顯示技術產生到發明出“谷歌眼鏡”,大約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時間。
1897年,德國工程師K·F·布萊恩發明陰極顯像管技術時,可能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電子顯示技術會超越兩次工業革命技術“進化”的速度,一日千里如旋風。
布萊恩發明的顯像管被稱作“布萊恩管”,它通過內置電子槍向熒光屏發射電子束,使得熒光粉發光,并利用磁場來傳遞黑白影像。這種技術出現大約半個世紀后,人們將顯像管中的電子槍換成紅藍綠三色管,實現了彩色影像的傳遞。黑白和彩色電視機就是根據這種原理發明出來的。
如今發達國家的市場上,傳統的“布萊恩管”顯示器已難覓影蹤。這種顯示器后殼龐大,搬運困難;同時,它的四角是彎曲的,俗稱“球面顯示器”,容易造成圖像失真。
上世紀90年代,各大電子企業紛紛推出“平面直角顯像管”技術。不過,只要還是采用傳統顯像管,就不得不為電子槍“射擊”留足空間,屏幕越大的顯示器,背后的顯像管就越大。
雖然技術人員孜孜不倦地更新顯像管技術,試圖把大屏幕做到更小、更清晰,但新技術的發展導致顯像管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
2007年年底,國際信息顯示學會在日本召開關于技術標準的國際研討會。會上正式宣布,這一代表顯示器最高技術水平的學術組織將不再接受任何關于顯像管技術的研究論文。在這次會議上,一些懷舊的學者使用上世紀50年代的黑白電視機播放了日本電視臺的節目。
接過顯像管顯示器衣缽的是信息顯示家族的一批新成員,他們個個“衣著光鮮”,如發光二極管(LED)顯示器、液晶(LCD)顯示器以及等離子液晶顯示器等。
隨著新材料的誕生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斷改進顯示設備。如今,更加方便輕盈的“紙屏幕”已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高科技的笨拙”
奧地利東南部的施第里爾州以高科技產業和信息技術著稱,當地幾乎所有的政府醫療機構都安裝了先進的電子診療信息搜集系統。醫生每人都擁有一個輕薄的電子觸摸屏,隨時能夠調閱病人的各類信息,幫助完成診斷。不過,州醫療主管機構的大廈里,依舊保留著一個完整的檔案館,里面充滿了錄有病人信息的資料副本,而醫生們也更愿意翻閱紙質病歷診療。
為什么醫生們不愿放棄傳統的紙質病歷呢?
施第里爾州一家大型醫院的調查顯示,使用電子系統的效率并不比紙質病歷高。醫生在短時間內要作出診斷、承擔責任,這種工作特點要求他們采取更加習慣、順手的資料查閱方式。而電子屏幕的翻頁、分類等操作并不適宜需要迅速翻找材料和記錄病情的醫療工作。還有醫務工作者有著“另類”的理由,他們認定紙質病歷拿在手上的手感比屏幕好得多,在病人面前還能顯得更“專業”。
調查者得出結論,“紙屏幕”的發展前景并不僅僅取決于技術的進步,更要看特定職業的工作習慣和環境。有時候,先進技術無緣市場就是緣于“高科技的笨拙”。類似的調查結論在不少其他行業中也存在。
一些科技新聞分析師認為,盡管“紙屏幕”代表新技術發展前沿,但遠非完美。新技術關注于發掘特定材料、改進生產工藝,但對人類使用習慣的分析理解還不夠。
漢斯·斯坦利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家研究中心從事信息技術研究。他說:“雖然從事相關研究,但我本人還是無法想像有一天使用完全輕薄如紙的電腦來工作,這種東西感覺不對。人類使用紙張的方式歷久彌新,‘紙屏幕’想要徹底改變生活習慣,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于紙屏幕
在平板電腦正大行其道的時候,一種薄如紙張,可以隨意彎曲而且不會摔爛的新型屏幕即將出現在大眾面前。該屏幕由加拿大女王大學和Plastic Logic公司以及英特爾實驗室合作研制,預計將給人們使用電腦的方式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未來的辦公桌上,擺放的或許將是各種“紙張”,而不是電腦顯示器。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廣告機報價 |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立式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