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觸控產業高成長、高獲利,在電子產業中一枝獨秀,吸引各方人馬競逐。除了既有廠商宸鴻、勝華大舉擴產之外,還有大陸觸控面板廠、TFT面板廠加入戰局,供給量劇增,價格競爭愈來愈激烈。
觸控龍頭宸鴻憑借著高良率、穩定的交期,成為系統廠觸控面板供應商首選,但是“很硬”的報價,卻也讓客戶恨得牙癢癢。不過,經過這幾年的時間,大陸觸控面板廠良率拉升,傳統TFT面板廠加入戰局,讓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也讓觸控面板高成長、高獲利的時代成為往事云煙。
過去幾年觸控產業高成長、高獲利,在電子產業中一枝獨秀,吸引各方人馬競逐。除了既有廠商宸鴻、勝華大舉擴產之外,還有大陸觸控面板廠、TFT面板廠加入戰局,供給量劇增,價格競爭愈來愈激烈。
以面板廠為例,挾著TFT面板產能作為后盾,集成了TFT面板和OGS觸控面板,以公板的概念,推出低價的觸控方案。
以友達eTP觸控面板為例,較傳統全平面OGS單片式觸控面板便宜了20%;而群創所推出的Innotouch,讓14寸觸控NB模塊價格從50美元降價至30美元,年底報價還下探20~25美元。就連LGD近期也開始推廣集成型觸控筆記本產品,包括13.3英寸、14英寸以及15.6英寸,搭配其積極推廣的IPS面板出貨。
至于大陸觸控面板廠殺價更是毫不手軟,歐菲光、萊寶高科都積極搶單,不僅直接來臺成立辦公室,直接向臺灣NB廠爭取訂單,報價則是鎖定一線觸控面板廠的價格再砍10%~20%。積極的報價策略奏效,成功地爭取到雙A的觸控筆記本訂單。
由于觸控接口愈來愈普及,觸控面板產業雖然在未來幾年仍維持兩位數的成長,但因競爭者愈來愈多,產能持續開出,每年動輒20%以上的價格降幅,讓觸控面板產業向高獲利說再見。
一、觸控面板半年內掀價格戰
面板雙虎積極搶進觸控面板市場,友達eTP整合型觸控方案成功搶進觸控筆電市場后,群創Innotouch解決方案也在本季量產,據了解,韓廠樂金顯示器與三星顯示器也準備推觸控解決方案,預期未來3~6個月觸控面板價格戰將開打。
隨著大型面板廠加入一步到位的觸控面板解決方案,將導致專業觸控面板廠壓力更大,由于今年觸控筆電滲透率低于10%,不過友達eTP將14寸面板報價壓低到100美元以下,強大的競爭力一舉拿下宏碁、惠普與聯想等一線品牌廠訂單,目前單月出貨上看40~50萬片,第3、4季可搶下25%市占率。
由于臺系面板廠積極進攻觸控面板解決方案,韓廠也躍躍欲試,目前樂金顯示器也準備導入類似臺廠觸控一條龍的模式生產觸控面板,而三星也在研究是否要導入觸控領域。
野村證券看壞專業觸控面板廠未來,直指最壞情況恐怕還沒到來,尤其是目前的觸控龍頭F-TPK,未來競爭將加劇,在廠商以低報價搶市的惡性循環下,市占率將大舉流失,預期未來3~6個月,觸控面板價格戰將開打。
WitsView副總張小彪指出,觸控面板市場是屬于百家爭鳴的競爭局面,但臺廠已領先拿下約48%的市占率。除臺廠積極搶進筆電觸控面板外,就連中國的歐菲光等都相當有競爭力,積極導入中。
友達總經理彭雙浪先前指出,目前友達有1條4代線及1條5代線約5成的產能,投入觸控面板的生產行列,接下來對于客戶在觸控面板的需求增加下,再調撥部分5代線產能,投入做為生產觸控筆電用。
二、觸控面板景氣遇冷:設備廠相繼退出
觸控面板業景氣吹寒風!觸控設備廠映相科技及觸控面板代工廠商久尹,由于經營策略考量,加上營運獲利下滑,4日同步宣布退出興柜市場。
映相表示,基于目前營運狀況及未來整體營運規劃考量,經董事會決議向柜買中心申請終止興柜買賣,并對投資人表達歉意。2012年合并營收為3.13億元,每股則虧損3.93元;2013年上半年合并營收為2.76億元,每股則虧損1.23元。
映相指出,公司不會放棄在臺灣上市柜的機會,日后將持續投入研發技術提升及加速大中華地區業務推展,規劃布點或策略聯盟方案,未來將視公司整體營運效益顯現后,在適當時機重新規劃股票掛牌事宜。
久尹則在大客戶美國泰科(TYCO)因出售觸控業務,而新經營者也將訂單轉移,致公司營收、獲利下降;同時考量目前景氣,因此董事會決議撤銷興柜掛牌買賣。
久尹成立于1974年,過去主要從事陶瓷電子元件暨設備之設計制造,并于2003年1月登錄興柜市場,2004年接獲美國泰科(TYCO)集團觸控面板代工訂單,營收、獲利也開始大幅提高。但去年泰科(TYCO)集團將 所屬觸控事業出售予另一投資者,新投資者基于策略考量,將部份訂單轉移至另一供應商,使得久尹營收、獲利也大幅下降。
久尹為節省經營成本,及考量目前業務、財務之規劃,及整體經營策略,因此董事會決議,撤銷興柜市場股票掛牌買賣。
三、觸控面板競爭白熱化 產業鏈上下游走向融合
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觀察指出,進入2013年以來,盡管市場面臨著高階智能手機日趨飽和、平板電腦同質化等困擾,然而觸控技術作為智能設備人機交互的重要介面,依據保持成長動能;該機構預測,2013年觸控面板出貨量將達到1.57億片,較去年成長19%。
NPDDisplaySearch表示,自Apple引領觸控潮流以來,手機(特別是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一直是觸控面板的主要市場,而隨著相關產品及產生態的日漸成熟以及消費者觸控行為習慣的養成,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拓展。
2012年手機及平板電腦用觸控面板出貨量占據整體出貨量的85.9%,預估2013年將進一步成長至86.3%。而隨著觸控筆記本電腦的逐步推廣,2013年觸控筆記本電腦用觸控面板出貨量占據比例將達2.3%,成為第三大需求市場。
手機因其兼具通信功能及行動計算功能,成為最重要的智能設備,而觸控功能已逐步演化為手機的重要配置,尤其是智能手機市場,觸控功能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功能。2013年智能手機將首次超越功能機市場,占據整體手機市場出貨量55%,并將推動手機用觸控面板成長至近11.3億片,同比成長16%。
同時,由于智能手機顯示器大尺寸化趨勢明顯,2013年4英寸及以上尺寸手機用觸控面板出貨量比例將成長至59.5%,尤其是5吋及以上的大屏幕手機用觸控面板出貨量比例快速成長至12.9%,帶動手機用觸控面板年成長率達到29.6%。
相較于手機市場,平板電腦市場成長更為快速。2012年7吋左右低價平板電腦市場快速崛起,推動平板電腦市場整體出貨量達1.59億臺,而2013年平板電腦市場依舊延續快速成長趨勢,預期出貨量將達到2.32億臺,較去年成長46%。作為平板電腦市場的標準配置,觸控面板將繼續受益于平板電腦市場的崛起,2013年整體觸控面板需求比例將成長至14.8%。
2012年下半年Windows8正式發表,但由于觸控筆記本電腦售價昂貴且消費者對Windows8的操作體驗接受度較差,致使該類產品人氣冷清。而步入2013年后雖然觸控筆記本電腦市場發展依舊低于預期,但隨著觸控筆記本售價的逐步下調、消費者對Windows8操作體驗的逐步學習、微軟對觸控要求的適度調整,并對部分小尺寸機型減少授權金以及IntelHaswell平臺的發表,都將推動觸控筆記本電腦市場步入初期發展階段。
NPDDisplaySearch預期,2013年觸控筆記本電腦滲透率有機會達到18%。由于筆記本電腦尺寸較大,對觸控面板的出貨面積影響更為明顯,2013年筆記本電腦用觸控面板將占據整體出貨面積的11.9%,遠高于出貨量2.3%的比例。
競爭激烈引發產業鏈上下游融合
而雖然觸控面板市場需求進一步發展,由于高階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低價平板電腦市場的競爭也將愈發激烈,NPDDisplaySearch認為2013年觸控面板市場將面臨進一步壓縮成本的需求,觸控產業鏈相關業者也將進一步向產業鏈上下游融合,推動產業整合以因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以中國大陸業者為例,早期觸控產業鏈業者分工明確,例如萊寶高科制作觸控傳感器,透過宸鴻組織為觸控模組,并最終于富士康將LGD等業者提供的面板,藍思等提供的保護玻璃及其他零部件一起組裝成Apple的iPhone產品。隨著產業競爭的加劇,為了達到更好的成本掌控,觸控模組廠宸鴻已自行生產觸控傳感器,使得萊寶高科一度面臨沉重的營運壓力,并逐步增加觸控模組產能,以吸收消化前段產能。2013年萊寶高科引進DNP位于三院市的五代線彩色濾光片鍍膜及光罩設備,并于重慶設廠改造為OGS生產線,積極布局觸控筆記本電腦觸控模組產能。
與之相似,長信科技為大陸ITO導電玻璃的主要供貨商之一,并曾經以3代線為宸鴻提供11.6吋筆記本電腦用觸控感測器。然而隨著宸鴻及達虹在原有線體基礎上規劃新線投資,長信科技亦開始調整策略,公告向德普特光電定向增發中國大陸A股3324萬股購買其持有的贛州德普特100%股權。德普特為大陸主要觸控模組廠之一,投射電容產品以GG和PG架構為主,客戶涵蓋紐曼、昂達、步步高、諾亞舟等本土企業,將有助于長信科技拓展下游出?凇
此外,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GFF供應商,歐菲光亦在2013年增加觸控傳感器和模組產能同時,亦向ITO導電薄膜,保護玻璃及TFT液晶面板模組方面強化布局,以提升產品競爭力。而傳統保護玻璃廠藍思、伯恩則開始向下布局OGS產能。
除傳統觸控業者,2013年面板廠向觸控產業整合的進程亦明顯加速。JDI4.7吋in-cell產品已成功導入華為AscendP6旗航艦機型上,而Innoluxon-cell(TOD)產品亦導入酷派智能手機產品。中國大陸業者天馬微電子和京東方的on-cell產品亦有機會在下半年導入本土品牌的市售機型。而友達、Innolux的SSG(StrengthenSensorGlass)低成本方案及BOE六代線OGS規劃亦會加劇筆記本電腦用觸控面板市場的競爭。
NPD DisplaySearch指出,隨著產業鏈融合的加速進行,觸控產業的競爭將會愈發激烈,產業整合現象亦會持續。對觸控技術及市場的選擇,以及如何布局產業鏈并籍此控制成本都將成為觸控業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四、觸控面板宸鴻危機四伏
如果你常覺得,我比對手、同行更優秀,所以我比較有競爭優勢。那么,你可能跟觸控面板龍頭宸鴻光電(TPK)陷入同樣的競爭迷思。
2013年8月6日,宸鴻召開第二季法說會,由總經理孫大明領軍,公布成績單。第二季合并營收較上季減少逾兩成,僅剩新臺幣383億元,第三季還會更不妙,預計營收將再衰退15%到20%。第二季營業利益率更腰斬至6.7%,創下掛牌以來最低紀錄。
營收、獲利不如預期,翌日宸鴻股價重挫,降到一年來新低點,只剩新臺幣302.5元,比起4月時的最高價635元,股價大砍超過一半。2013年開春才榮登2012年臺股每股獲利王的宸鴻,究竟怎么了?
低價機種翻轉局勢!靠高品質技術,不再吃得開
簡單地說,宸鴻最大的優點——高品質技術,在客戶眼中已經沒這么值錢了。“2013年最大的挑戰就是產品快速低價化!狈ㄕf會上,宸鴻財務長劉詩亮直言。宸鴻仍然很優秀,相較于友達、群創等面板廠,良率約6成到7成,宸鴻的良率卻逼近9成,這是2012年底它在觸控筆記型電腦擁有逾九成占有率的關鍵。
但是,2013年起,隨著低價手機與電腦開始普及,友達與群創也進入此領域,并推出低于宸鴻兩成價格的解決方案,即便宸鴻有再好的技術,也很難遏止客戶愿意用較低價格拿對手產品的意愿,在比價效應下,造成現在營業利益率狂降的狀況。
先前宸鴻碰過的蘋果抽單危機,是單一客戶事件。這次,宸鴻面對的是客戶消費口味的改變。這是一個產業的典范轉移,也形成比前者更巨大的危機。
現在,價格取代技術,成為新戰場的王道
隨著各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吹起低價風,全球智能手機平均價格從2011年的443美元,下滑到2013年的372美元,跌幅達16%;Google、三星也紛紛降價,推出比蘋果iPad便宜100美元以上的平板電腦;品牌廠殺價求生,連帶壓縮零組件廠商獲利空間!艾F在的TPK就像喬丹(MichaelJordan)當年跑去打棒球,即使有一身籃球絕技,也無法施展,因為場上沒有它發揮的空間!比疸y證券亞太區下游硬件制造產業首席分析師謝宗文形容道。
產業的競爭焦點轉移,宸鴻又遭遇來自面板產業的對手友達、群創搶下索尼、惠普觸控筆記本電腦訂單;此外,中國觸控大廠歐菲光也來勢洶洶,祭出更比市價低約3成的價格搶單,緊咬宸鴻不放。
面對殺價競爭,劉詩亮坦承,低價化趨勢的確比想像中來得快。但對宸鴻而言,要從高階產品轉做低階,就像是倒吃甘蔗,現有的技術、產能規模都足以應付,不害怕對手會追上來。
不過,一位本土券商分析師認為,向來被譽為“touchpanelking”(觸控面板之王)的宸鴻,現在才算是看清事實:“之前NB廠要求降價,它不愿意,認為技術比別人好,客戶用一用不滿意,還是會回來,沒想到后來卻一去不回頭!蔽磥,它想收復失土,推出的低價“單片式玻璃觸控方案”(簡稱OGS),至少得比現有報價便宜兩成,才算有競爭力。
只是,先不談獲利能力,如果宸鴻推出低價方案,是否能保證,它還能維持過去超高的市占率?
觸控技術走向分歧!決策壓錯寶,只能分食訂單
目前看來,難度很高。原因是,觸控技術現在已經走向分歧化,也就是說,宸鴻很難再如過去一般,靠領先技術呼風喚雨。
細數市場現有的觸控方案,從過去宸鴻主導、技術難度高的玻璃貼合,到2012年蘋果iPhone5改采的內嵌式工藝(incell),還有成本、技術難度較低的薄膜式觸控等,2007年蘋果與宸鴻合作,推出首臺有觸控功能的iPhone至今,這門還不到7歲的新技術,并未隨著時間過去,逐步統一,反而日趨分歧。
2013年2月,宸鴻董事長江朝瑞接受專訪時,面對蘋果變心,力推新研發的TOL(TouchonLens)技術,試圖走出新路。但,“除了LG和中國的魅族,幾乎沒聽到有什么大客戶用它!盬itsView研究部協理邱宇彬分析。因為TOL采取小量工藝,無法大量生產,加上重視玻璃強度,切割后需要一片片電鍍,成本難降低,當價格成為客戶的第一考量,這樣的技術很難受到青睞。
觸控技術一分歧,只要決策沒壓對寶,就容易流失訂單。例如,蘋果最新的iPad5采取更輕薄的“雙層ITO薄膜觸控方案”(簡稱GF2),面板交由夏普、JDI等大廠供貨,薄膜觸控感應器則是日本寫真負責,宸鴻從主角變配角,僅和鴻海旗下的英特盛分食貼合訂單,重要性大不如前。
話題再轉回來。如果宸鴻穩守高價戰場,不去殺價,以高獲利率去回應市占率流失的問題,難道不行嗎?為何16家券商要聯手下調宸鴻的目標價,摩根士丹利甚至從320元砍到只剩275元新臺幣,下調逾14%?
還有硬仗要打!撐住榮景,得找獨門新應用
關鍵,就在于宸鴻在半年前砸下的新廠,所帶來的高折舊成本,逼得它勢必要加入殺價戰場。半年前,觸控筆記本電腦還是微軟旗下最有號召力的新產品,筆記本電腦廠期盼藉此拉抬買氣,連宸鴻也向微軟靠攏,其砸下約新臺幣150億元,在福建平潭興建5.5代廠。喊出新、舊產能每月共達360萬至400萬片的目標。
沒想到,如今觸控筆記本電腦第一季全球出貨量約450萬臺,僅占筆記本電腦市場一成。以宸鴻拿下其中近半數訂單來看,換算下來,每個月僅生產不到75萬片觸控面板,與原先預期相差甚遠。因此,宸鴻宣布將平潭廠每個月120萬片產能,下修至50萬片,2013年資本支出,也由300億元砍到250億元新臺幣。
然而,廠房的高折舊成本,從2014年第一季起,平潭新廠每季還得攤提新臺幣4億元,也逼迫宸鴻必須去填補產能。邱宇彬說,以前宸鴻只須要服務好一個A級大客戶即可,但是現在還有許多B級、C級客戶得拉攏,“價格要先釋出一些善意,才有機會靠技術成為客戶的firstchoice(優先選擇)或secondchoice(第二選擇)!
“觸控筆記本電腦是一條不會回頭的路!边@是宸鴻總經理孫大明在第二季法說會上的論述。未來的宸鴻,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雖然前景蒙塵,現在外資對宸鴻的評等仍維持在中立,只有摩根士丹利建議客戶減碼。巴克萊資本證券分析師葉婉屏指出,宸鴻比起對手,在技術、品質上仍有一定優勢,未來,就看它能否靠“物美價廉”的產品搶回市占率。但是,宸鴻要維持過去獨大的榮景,就只能等觸控產業又出現非宸鴻不可的新應用。
2010年10月,宸鴻經營團隊首度接受專訪時曾說,苦熬出的技術優勢,能確保領先對手3年之久。但,當時大家都忽略了,最后決定成果的是客戶,而非對手。當客戶把價格放在技術之前時,你先前的所有優勢布局,就可能一夕間被翻盤,即便再努力,也難以扭轉全局。而這,就是真實的商場。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廣告機報價 |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立式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