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臺灣勝華集團向當地法院申請重整,整合產能,尋求重組。受此影響,其在東莞的兩家子公司于近期停工停產。
勝華的隕落,將觸摸屏的技術路線之爭暴露于聚光燈下。
GFF:憑借最佳的平衡性成為觸控方案主流
技術路線的不同是觸控屏企業發展狀況分化的主要原因。在高科技產業進入大規模商業階段時,各種技術路線的商業化過程將受到性能、成本、工藝等各種因素制約,最終在各方面最具平衡性的技術路線將成為主流技術。在平面顯示器的發展史上,LCD是個鮮明的案例。各項技術指標均不占優的LCD,經過數十年的不斷改進,最終完勝PDP和AMOLED,仍然居于消費電子顯示應用的主導性技術,憑借的是其在各個方面取得的最佳平衡。
觸摸屏作為目前人機交互領域主要媒介,其景氣度隨著智能終端產業的發展而持續提升,參與者眾多,技術路線類型繁雜。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中,最具平衡性的GFF技術成為最大贏家,大陸企業歐菲光(002456,股吧)近幾年業績持續增長,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正是憑借著GFF的技術。
然而,近日,臺灣相關媒體以極其不負責任的態度發布了歐菲光裁員上萬的未經證實的新聞。當然,如此駭人聽聞的說法隨后就被歐菲光相關負責人予以否認,該負責人表示,除正常的人員流動外,并沒有發生裁員事件。據筆者從接近歐菲光相關人士了解到,歐菲光近幾個月產量持續增長,11月份更是創出歷史新高,在觸摸屏行業的淡季尤為難得,凸顯出了強者更強的市場態勢。從此事件可看出,作為以GFF技術為主的出貨量全球第一、盈利能力第一、坐擁中國市場的歐菲光,也因此成為某些同行集中指向的對手。
依觸控面板結構區分,目前市場上有內嵌式和外掛式兩種主流架構。內嵌式架構即In-cell和On-cell;外掛式則包含了從電阻式到目前已成為主流、具備多點觸控功能的投射電容式技術在內,制作架構上包括兩片式玻璃(GG)、玻璃薄膜(GFF)和單片玻璃的OGS。從目前看,GFF憑借結構超薄、低成本、抗跌落性好、極佳的觸控效果、定制化等綜合化優勢成為外掛式方案的最主流技術。
近年來由蘋果和三星主推的內嵌式觸控技術今年開始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理論上,內嵌式觸控技術由于減少了一層觸控玻璃,因此能較傳統外掛式觸控面板更加輕薄,良率相同的情況下成本更低。In-cell技術的感測線路是直接位于顯示面板內部,而On-cell技術的感測線路則是做在顯示面板的彩色濾光片上或AMOLED的封裝玻璃表面。目前On-cell技術主要應用在AMOLED面板產品上,而In-cell雖然獲得蘋果等廠商采用,但仍存在著成本、良率和LCD驅動時的雜訊干擾問題,遠未達到理想狀態。
內嵌式觸控方案難成主流新技術助力GFF方案
從觸摸屏下游需求角度看,成本、用戶體驗將是影響觸控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從成本看,外掛式觸控方案早已憑借超高的良率和成熟工藝建立起價格優勢,而在厚度方面,最新的GFF和OGS等外掛式方案在厚度方面相比內嵌式方案已不存在明顯差距。用戶體驗上,目前主流的觸控方案都是經歷過持續改進后趨于成熟的技術,在感應速度等用戶體驗方面早已達到市場要求,反而是在顯示面板方面,不同的顯示面板之間顯示效果差距巨大。
目前內嵌式廠商大舉以低價殺入國內,本意不在觸控,真正看中是的價值占比極高的顯示面板部分,借由內嵌式面板搶奪國產手機訂單。目前內嵌式觸控技術主要掌握在JDI、LGD、夏普和三星顯示器等韓日面板巨頭手中,其基于自身在高端手機面板上面的產品優勢,順勢將觸控與面板方案整合,可以強化其在手機高端面板上的競爭力,提升其出貨量,拯救其岌岌可危的業績。
然而,內嵌式觸控方案的先天缺陷決定了其有限的市場前景。內嵌式觸摸屏是標準品,難以進行定制化的彈性生產,一旦定型,顯示面板規格就被固定,只適合蘋果這種款式較少的廠商。而外掛式觸控廠商特別是GFF廠商可以根據終端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化生產,全貼合產品更是可以根據終端客戶對顯示效果的要求挑選特定規格的顯示面板貼合觸控屏,靈活響應客戶需求。
在即將到來的大尺寸、可穿戴、車載、3D等觸控新應用方面,內嵌式觸控方案更是無能為力。外掛式觸控方案中的GFF可以充分利用納米銀金屬網柵、碳納米管、石墨烯等ITO替代材料提供柔性、大尺寸、3D觸控等功能化定制方案。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