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視角為何出現
如果說從顯示設備的發展來看,視角的問題只是階段性的問題,在CRT時代由于顯示設備是采用電子槍轟擊屏幕熒光粉來實現成像的,所以其也是自發光設備的一種,并沒有視角的問題,位于畫面的上下左右,都可以看到不錯的顯示效果,曾經的等離子顯示設備也是如此,其利用氣體發光,也是沒有視角的問題,未來的OLED顯示設備也不需要進行視角的優化,可以說視角的問題僅僅是液晶顯示設備的獨家弊病。
在液晶顯示設備剛剛出現的時候,都是采用TN屏幕,這種屏幕并不能自身發光,而是采用背光來給畫面提供亮度,光線經過液晶分子后,是有方向的,因此當用戶位于屏幕側面的時候,光線不能直接進到人的眼睛之中,所以就會看到色彩不準確的畫面。這是液晶顯示屏幕有視角問題的根本原因,為了改善液晶屏幕的這種表現,廣視角產品才應運而生。
廣視角面板沒有色彩漂移的問題
TN液晶是所有液晶分子都向一個方向排列,因此視角有限,廣視角面板則是將液晶分子切割成復數的區域,形成不同的的復數配向區域,比如在一個區域讓液晶分子互相對稱,液晶分子的傾斜方向也互相顛倒,這樣的做法就有效的提升了視角的效果。目前廣視角的面板基本都采用這種方式,不光是常見的IPS還是新興的PLS,都沒有例外。
其實廣視角的技術都差不多,只不過由于專利、價格以及推廣方面的原因,導致了有些廣視角面板并不出名,但是就廣視角的效果來講,其實人眼來看,難以發現太多的差別。對于現在的面板行業來說,實現廣視角并不難,一個產品是否配置廣視角面板,還是看產品定位,技術并不占據主導。那么廣視角技術的發展軌跡到底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來共同探討一下。
高端定位新市場
液晶顯示設備剛出現時,基本都是TN面板的產品,因此廣視角作為差異化,成為了高端產品的標志,很多廠商都是推出了高端廣視角面板,比如三星的PVA面板,以及早期的IPSPro等,都是經過改善的廣視角面板,其不但具有廣視角,畫面的灰階以及顏色準確度等表現,都是非常的不錯,可以說廣視角只是一個明顯的標志,其是定位全面高端的顯示面板產品,價格自然也是非常的昂貴了。
如今已近很難見到這些高端面板產品,三星基本不再推廣PVA面板,而是轉產普及化的PLS廣視角面板,IPSPro等面板也是只應用在極少數的產品之上,在IPS面板過渡到LGDisplay時代之后,新東家也不再宣傳這種面板類型,由此可以看出,以廣視角為基礎的高端面板策略,如今在各大企業都不成為主流,只有LGDisplay供應給蘋果顯示器的高分辨率IPS面板,還算是這種策略的延伸。
其實廣視角的優勢,也還是比較的單薄,用這個來區分高端產品與入門產品,在液晶顯示器剛剛發展的時候還是可以的,但是伴隨著顯示行業的不斷發展,廣視角越來越變得一個附加的功能,比如高分顯示器,帶有廣視角的優勢,大屏顯示器帶有廣視角,因此用廣視角區分產品定位的時代,就告一段落了。
LG大力普及了廣視角顯示器,此外高端廣視角面板的策略,可以說并非真正的失敗了,如今高端液晶顯示器的市場已變得非常的小眾,廠商面臨著從顯示器更新換代的強大需求,只有價格合適的廣視角面板才能開拓市場,因此廠商們的精力更多放在如何壓縮成本之上,這樣才能打開銷量的大門。
韓系積極的轉變
高端走不通,那么將廣視角普及化,就成為了面板廠商的新策略,這里面代表廠商要數韓系的三星和LG最有代表性。IPS屏幕就是這種轉變的很好證明。如今的IPS屏幕有高端的,也有入門的,很多售價不足700元的液晶顯示器,也是帶有IPS面板,還具有21.5英寸的屏幕尺寸,以及1080P的分辨率,由此可見LG在成本壓縮上,已經很見成效了。
如今的廣視角顯示器非常的優惠
從開始繼承自日立的S-IPS后,LGDisplay一直對IPS面板進行改進,最重要的是推出了H-IPS,并且這這個基礎上,推出成本可控的E-IPS面板以及AH-IPS面板,如今這兩種面板覆蓋了大部分的市場,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IPS顯示器,基本都包含在這兩種屏幕之中,IPS屏幕也成為廣視角的主要代名詞之一,是用戶選購顯示器的重要參考標準。
三星在PVA屏幕淡去之后,也推出了PLS屏幕,也同樣具有優秀的廣視角效果,其成功的降低了成本,成為三星2014年顯示器主力面板,其具有畫面通透,色彩明麗的特點,在消費級市場還是很有實力的,加上三星的品牌好戰力,成為廣視角市場的新勢力,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
三星的PVA顯示器拼接
可以看出三星和LG在廣視角面板的策略上,走的道路還是差不多的,都是注重成本的優勢,從而讓顯示器的整體價格下降,增加自己產品的競爭力當然其他地區的廠商也是不能看著韓系獨大,內地就推出過ADS屏幕,臺灣地區更是主推MVA屏幕,從而和韓系抗爭。
新角色也來攪局
內地的面板企業京東方在IPS屏幕的基礎上,研發出了ADS屏幕,取得了自己的專利,這種廣視角的屏幕在顯示效果以及視角的寬度上,和E-IPS屏幕的差距并不大,ADS與IPS面板一樣,也屬于“硬屏”技術的一種,即屏幕表面相對TN和VA類面板而言比較堅硬,擁有相對較快的響應時間(黑白5ms),這種面板是內地面板企業打破韓系廣視角一家獨大的局面而推出的產品。
京東方的實力還不夠
但是這種嘗試難說成功,如今采用這種屏幕的產品非常的少,即便是內地的顯示器企業,也很少使用ADS屏幕,原因還是京東方的綜合實力和三星以及LG有差距,在面板的宣傳上,難以成行勢均力敵的態勢,所以ADS屏幕一直發展不起來,量上不去,價格優勢自然也不會特別的大,所以對于顯示器廠商的采購,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臺灣地區則是推出了MVA屏幕,一直都是IPS屏幕勁敵,其來自友達,這是一家規模較大,發展較快的面板企業,因此實力還是非常的強悍的,對于面板的推廣以及價格的壓縮上,都還是很有實力的,MVA面板的產品普及相比于ADS,還是非常不錯的,三星曾經使用過這樣的屏幕,明基的顯示器則一直是MVA屏幕的擁躉。
友達對MVA屏幕的推廣也顯乏力
但是近期明基顯示器也開始使用IPS屏幕,三星也是很少有產品使用這種屏幕了,這是一個信號,說明MVA的陣營開始搖擺,在和IPS以及PLS競爭了很久之后,MVA陣營顯得有些乏力,這還是顯而易見的,盡管該種屏幕在廣視角以及對比度上絲毫不弱于競爭對手。
韓系靠優勢獨大
經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內地的面板企業,在廣視角的爭奪上,還沒有什么話語權,臺灣地區也是顯得有些乏力,MVA屏幕的陣營正在縮小,而LG的IPS屏幕和三星的PLS屏幕則是繼續拓展自己的疆域,廣視角市場韓系已經成為了主流。那么韓系為什么能做到這些?其到底有什么優勢呢?
和蘋果合作是IPS屏幕的一大優勢
首先就是三星和LG都是綜合性的企業,其涉及的產品線多,應用面板也較多,品牌的拉動能力強,不像京東方和友達沒有自己的終端產品,話語權方面就沒有韓系的優勢。其次在合作廠商的選擇上,三星和LG可以選擇世界頂級的廠商,比如LG就一直給蘋果的產品提供屏幕,其IPS屏幕只所以可以快速得到認可,和iPhone使用IPS屏幕有不可分割的關系,這反過來也促進了韓系屏幕的發展。
使用IPS屏幕的產品非常多
第三就是價格的優勢了,由于策略的正確,韓系的廣視角產品逐漸霸占了市場,不論在顯示器領域,還是手機以及電視領域,韓系面板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這都是價格優勢的好處,再加上上述的兩條優勢,自然讓韓系的廣視角面板如魚得水。
全文總結:
廣視角雖然只是液晶顯示技術的階段性產物,但是在液晶顯示如此普遍的今天,廣視角產品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曾經日系企業掌握了廣視角的先進技術,LG的IPS技術就來自于日立,但是由于策略的問題,其并沒有日系的手中發揚光大,韓系的LG和三星則是分別推出了價格合適的IPS屏幕和PLS屏幕,逐漸開始霸占廣視角的市場,內地的京東方和臺灣的友達也是不斷的應對,但是ADS屏幕和MVA屏幕都顯得后勁不足,尤其是ADS屏幕幾乎是銷聲匿跡。如今的廣視角真正,IPS、PLS和MVA三家有較強的聲音,其中兩家都來自于韓國,韓系面板企業的策略,是值得思考和借鑒的。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數字展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