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虹發布的停牌進展公告稱,目前公司正在策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同時正在論證公司等離子屏及模組資產和業務處置方案。這說明曾經叱咤風云的等離子顯示技術正式壽終正寢。
PDP已經走完最后一段路
長虹等離子項目07年上馬。長虹旗下虹歐公司PDP(等離子面板)項目工程,規劃總投資6.75億美元,年產PDP模組達到216萬片。按當時匯率計算折合投資人民幣近60億元。這也是國內在平板顯示時代第一個大尺寸顯示項目,開創了國內顯示產業向平板顯示新高峰進軍的新時代。但是,往往“第一個嘗試”的人,風險也更大。
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2013年營業收入17.4億元,凈利潤虧損3.47億元。2014年上半年營收3.1億,凈虧損1.3億。營收數據的變化已經說明該項目面臨最后時刻。據悉,最快從9月起,相應生產設施在最后一次掃線后,即將進入自然封存狀態。
全球等離子產業步入下坡路始自08年。這一年先鋒、日立先后退出等離子產業。等離子大王松下在剛剛完成12面取技術升級之后,已經決定投入巨資發展等離子的競爭技術:8代線液晶面板。此后,08-10年,全球8代以上液晶面板線量產速度加快,等離子在大尺寸產品上的優勢逐漸丟失。
11年和12年,松下等離子和液晶項目同時爆出巨量虧損。其中,松下全球最大也是最先進的等離子項目經歷了最后的生死時刻,并在2013年被證實即將全面關停。同期,松下還關停了6代線的液晶面板項目。
2014年前后,韓國彩電大廠三星和lg先后表示將放棄旗下等離子顯示產品。這一時期,長虹等離子面板廠也進入“完成最后訂單合約”的狀態。全球等離子電視銷售同時進入掃尾階段。
面對液晶PDP輸在“沒有獨特”的市場
等離子和液晶比較,其畫質好于液晶,作為家用產品觀看距離需求也更小,在同等市場規模下,大尺寸產品成本更低,這些優點是公認的事實。但是等離子也有燒屏、無法小尺寸化、大尺寸分辨率難以4K化和體積笨重的缺點。不過,這些優缺點的比較并不足以判處等離子和液晶任何一個死刑。
導致等離子產品消亡的本質原因在于:等離子能做的事情,液晶全能做;液晶能做的很多事情等離子都不能做。
等離子顯示主要用途有大尺寸電視機、大尺寸商用顯示器、拼接墻單元三個。這些領域液晶也有同類產品推出。此外,液晶還可以用在小尺寸顯示上,比如手機、電腦;液晶也可以制造高亮和超高分辨率的產品,比如戶外顯示液晶、8K級別的32寸醫療顯示器;液晶更可以制作曲面顯示、透明顯示產品,實現超薄和超輕產品;液晶也可以通過IN-CELL和ON-CELL技術實現內嵌觸控應用——這些應用都是等離子顯示所沒有的。
應用形式更多樣、市場更廣泛,客觀決定了液晶更易深入人心、液晶的支持廠商和陣營更多更強。液晶的這些特點造成了其與等離子競爭的整個過程中,液晶始終占據市場主導權,液晶產業陣營也始終更具實力。
OLED不會走等離子的覆轍
與昔日液晶、等離子的競爭比較,目前顯示產業又出現了一對路線之爭:液晶與OLED的較量。
單純的從畫質看,OLED更為漂亮。而且,OLED和液晶都屬于半導體顯示,都需要TFT背板結構,都是大小尺寸通吃的顯示技術。二者產品應用特性的相似性更為明顯。這就決定了OLED與液晶的競爭必然更為激烈。尤其是在目前液晶已經實現高度成熟的產業配套,產品價格低廉的背景下,很多人都為還處于技術爬坡、成本居高不下階段的OLED捏一把汗。
不過與液晶比較,OLED也有自己獨特的顯示特性:這就是最容易實現柔性顯示。如果將柔性顯示視作未來顯示產業的必然趨勢,那么OLED和液晶的競爭勝算就會增加很多。同時,OLED產品理論成本也將更低、產品厚度、節能和畫面效果優勢都十分明顯。
事實上,在理想的工藝條件下,OLED和液晶嘴比,其缺點僅僅是壽命這一個。但是,即便目前30000小時的壽命,也已經滿足主流顯示應用的需求。而在其他顯示特點上,除了高亮領域OLED不占優勢外,其它方面OLED都堪稱是完美獲勝。這也是為何在液晶已經非常成熟的背景下,廠商依然愿意大力投資OLED技術的原因所在。
那OLED、液晶的競爭,與等離子、液晶的競爭對比,可以發現從技術與應用角度看,OLED所處的位置更像多年前液晶所處的位置。因此,昔日殺死等離子的液晶,明天的確有很大的可能死于同樣的死法。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