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觸控時代”已經到來,從手機、平板電腦,到銀行存取款、醫院自助掛號,觸控技術普及的速度越來越快。大眾在“觸摸”精彩科技生活的同時,也把地處內陸的江西推上“觸控時代”的潮頭。7月2日,記者了解到,短短三四年間,一個百億產業集群在我省快速崛起,每年
觸摸屏出貨量占全球市場約三分之一的份額,成為在全球都舉足輕重的
觸摸屏制造基地。
胡肅是深圳業際光電股份公司董事長助理,最近一段時間他都在忙著南昌生產基地開建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按照計劃,一期工程明年建成后要形成年產7500萬片
觸摸屏的規模,供應中興、酷派、聯想、TCL等國內主要手機廠商。
南昌是這家出貨量居國內前列的專業
觸摸屏制造商走出深圳的第一站。今年初敲定投資30億元在南昌高新區建設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后達到月產1000萬片
觸摸屏、800萬片顯示屏的產能,年銷售收入達100億元。
“沒想到短短三四年時間,江西就孕育出了一個如此龐大的觸控產業,甚至在全球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比ツ甑,在對江西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調研后,旭日移動智能終端產業研究所所長毛國鋒感慨道,江西觸控產業2012年左右才開始起步,崛起速度令人咋舌。甚至有業內人士戲稱:“如果江西的觸屏工廠停產,全球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產品的供應鏈都會亮紅燈!
按照省工信委的數據,去年我省6家規模觸控企業累計生產
觸摸屏2.51億片,同比增長38.1%。其中,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觸摸屏出貨量全球第一,達1.85億片。
而毛國鋒說,保守估計,江西觸控企業已有約50家,預計去年
觸摸屏產值約300億元,江西不僅已成為中國觸控產業基地,甚至在全球
觸摸屏市場都具有舉足輕重作用。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1.67億部,中國占全球
觸摸屏市場份額約七成,而江西與珠三角地區合計占國內
觸摸屏出貨量的七成。
江西觸控產業為何能在短時間里崛起?省工信委有關人士說,這得益于我省具有前瞻性地抓住了移動智能終端轉型升級的機遇。目前我省南昌、吉安、九江、贛州、新余等地都已形成了觸控產業集群,引進和培育了一批如歐菲光、聯創電子、合力泰等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觸控制造企業。目前一批新建和續建項目正在加速推進,項目總投資額近50億元,今后兩年陸續投產后,將使我省觸控產業集聚優勢愈加凸顯。
更為重要的是,江西觸控產業已經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和研發實力。省工信委有關人士介紹,我省觸控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密真空光電薄膜技術、半導體潔凈工藝生產技術兩大核心技術,已獲得30多項專利,產品已經成功進入三星電子、摩托羅拉、聯想等著名公司的配套鏈。
從造“屏”到造“產業鏈”
最近,江西聯思觸控技術公司生產的
觸摸屏開始批量向韓國三星供貨。江西聯創電子公司通過整合資源,成功打入了國際手機巨頭的供應商體系。
去年底,聯創電子與三星、LG的
觸摸屏主要供應商韓國美法思合資組建了江西聯思觸控技術公司,計劃總投資1.5億美元,在南昌形成年產8400萬片電容式
觸摸屏、7200萬片顯示模組及7200萬片全貼合產品的生產能力。最近,雙方又簽訂了合資設立模擬芯片專業公司意向書,這將使該公司的產業鏈更加完善,在觸控顯示業務上掌握產業核心技術優勢。
胡肅說,業際光電落子江西的主要原因,一是靠近華東、華南兩大智能終端產品核心市場,能大大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江西觸控產業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包括業際光電在內的企業在落戶江西的同時,也會引進一大批配套企業進來。
實際上,南昌高新區目前就已形成了以手機生產為終端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園區企業已能生產大部分的手機零部件,如液態鏡頭、攝像模組、
觸摸屏、主板貼片等,為手機產業集聚打下了扎實基礎。吉安市目前也聚集了觸控產業上、中、下游和周邊產品的數十家企業,主要產品涵蓋手機、
觸摸屏、液晶
顯示器、背光源、平板電腦和相關制造設備等10多種。
其實,江西圖謀的并不僅僅是
觸摸屏產業鏈,而是依托
觸摸屏制造基地優勢,打造智能終端產業鏈。今年我省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將達到1300億元,目前正全力推進智能終端整機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整機企業與芯片、元器件、軟件等企業相互協作,積極引進智能終端知名品牌企業和相關配套產品生產企業,重點扶持觸控(摸)屏和微型攝像頭等整機配件產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