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雙創”力量如何助推中國經濟發展?
為期6天的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向世界給出了答案,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87位頂級創客云集深圳,超過200家創新企業展示出400余項科技成果,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勁顯創新動力。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創客領軍人物和專家認為,創新機構、人才、產業和技術向縱深發展,全面拓開,而創新廣東、創新深圳正是“雙創中國”的典型代表。
新舊動能轉換趨勢凸顯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中國應運而生,一年來已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雙創周”期間,李克強總理在粵視察時說,“雙創”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體現,是培育新動能的有力支撐。創業與創新結合,會使發展動力更加強勁。李克強總理充分肯定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尤其是在轉型升級和培育新動能等方面呈現的喜人勢頭。希望廣東發揮標桿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爭做“雙創”領跑者。
“雙創周”期間,深圳灣創業廣場人潮涌動,輕型單軌車廂、互聯網概念車、精密模具和超材料技術、激光全息技術產品……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在此集中展示,“雙創”成果超出預期,創新活力令人難以想象。“雙創”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新技術引領新需求、創造新供給。
主會場上,重量超過1噸、科幻感十足的光啟“旅行者”2號主艙“賺”足眼球。創始人劉若鵬來到深圳不足七年,如今光啟全球創新共同體已聚集的超過2400名人才遍布5大洲18個國家與地區,超材料領域專利申請量占全球86%。
26歲在深圳白手起家,汪滔用十年時間將大疆打造為全球無人機行業的領頭羊。
“雙創”不僅限于小企業創業,大企業也紛紛通過搭建平臺、鼓勵原創性創新等方式積極介入。深圳大族激光以激光切割替代傳統的剪切沖壓,將精密激光加工與3D打印技術結合,助力“中國制造2025”再添創新含量。
這些誕生于深圳的全球化創新企業,正是“雙創中國”的一個縮影,也代表著創新的未來。
數據顯示,本屆“雙創周”累計參觀總人數超過50萬,參與的創新企業超過200家,其中九成企業為首次參展,這些企業展出的各類科技成果展品超過400項,涉及全國26個省市地區,意向交易額超過100億元。
深圳特區引領“創未來”
“雙創周”首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深圳宣布:“蘋果將在深圳設立中國第二家研發中心”。與庫克一起齊聚深圳的,有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德國iF設計大獎組委會主席拉夫·威格曼等在內的12個國家和地區的87位頂級創客。
年輕的深圳,何以吸引全世界的“最強大腦”?
高度的市場化、完善的產業鏈條、豐富的人才資源、濃厚的創業氛圍成為世界選擇深圳的主要原因。正如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所說,深圳作為全球創新鏈條上的重要城市,依靠高效的市場轉化能力和低廉技術轉化成本,已經形成了全球科技公司的重要戰略資源。
作為全球創新鏈上最為獨特的創新之城、中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不斷探尋新的經濟增長動力,發展為最適合全球創新者“折騰”和“得瑟”的舞臺。35年間,深圳GDP年均增長達到25%。2015年城市綜合競爭力指數評價首次超過香港,位居全國第一。2015年,深圳的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4.05%,僅次于以色列、韓國。今年1至8月,深圳的PCT國際專利就超過全國的50%,達52.6%,且申請量增速驚人,同比增長58.7%。
創新發展中,政府、市場、企業著力的邊界在深圳厘清。為全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活力,深圳出臺《關于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關于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若干措施》《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三大文件,精準政策供給助推創新新動能。
從“改革開放的窗口”到“硬件硅谷”,深圳不斷融入全球消費市場,在多個領域從“跟跑”轉為“領跑”。華為、騰訊、華大基因、大疆、光啟、柔宇等年輕的知名企業,以及超過100萬家中小企業形成了頗具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梯隊。
“創想美麗中國,我們浪頭弄潮。”六天來,《創響中國》主題歌在深圳時時響起,而“雙創”的脈搏也早已在廣東大地有力地跳動。爭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領跑者,廣東深圳將以“雙創”的信心之火,引來全國“雙創”的燎原之勢。
“加油,廣東!加油,深圳!”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