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07日消息,近年來,隨著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崛起,京東方、華星光電都斥巨資建設了10.5和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未來2到3年國內的液晶面板產能預計將會集中釋放,未來新增的巨大產能將如何消化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12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從TCL集團方面獲悉,11月30日,在TCL集團旗下華星光電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器生產線正式開工之際,海信集團與TCL集團在深圳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TCL和海信雙方企業負責人均表示,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電視液晶顯示面板深度合作的基礎上,還將共同推進手機顯示面板的合作。這或許意味著,國內液晶面板企業客戶爭奪戰已經提前開打,同時國產面板替代進口面板正在加速。
國產面板替代進口面板
在11月30日華星光電11代線開工儀式上,TCL方面介紹稱,11代線總投資538億元,設計產能140K,占地103萬平米,計劃2019年初投產,主要產品為43、65、75寸液晶顯示屏,OLED顯示屏,超大型公共顯示屏等。產品重點聚焦以8K為代表的超高清、超大尺寸、OLED三大技術領域。同時,11代線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全球最高世代、投資金額最大的面板生產線,進一步擴大我國在TFT-LCD產業中的市場份額,完善不同尺寸產品的覆蓋范圍,彌補我國在大尺寸、高端顯示產品的市場空缺。
據TCL方面透露,此前不久,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曾帶隊到華星光電就雙方進一步深入合作進行了充分交流并達成一致意見,確立了雙方全面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電視液晶顯示面板深度合作的基礎上,還將共同推進手機顯示面板的合作。
對于雙方的合作,在家電分析師梁振鵬看來,中國本土彩電企業只有TCL一家擁有液晶面板生產線,而海信必須向面板生產商采購液晶面板,二者最重要的合作肯定是面板業務上,“同時也可以看出來,二者雖然是整機彩電的競爭對手關系,但合作更像是各取所需,因為近年來中國政府也在通過關稅的調節來鼓勵中國彩電企業采購中國本土生產的液晶面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12年4月1日起,我國對32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組的液晶面板進口關稅暫定稅率從3%上調至5%,國內彩電整機企業對內采購的比重明顯增加。
此外,國產面板替代進口面板正在加速,同時全球液晶面板巨頭三星在2016年開始關閉一些液晶面板生產線,這也促使國內彩電企業必須未雨綢繆,改向國內面板企業進行采購。
2019年面板產能全球第一
2016年,中國面板顯示行業頻現重磅投資,國內面板巨頭紛紛下重金擴張自身版圖:一是京東方宣布投資465億元在四川綿陽建設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二是華星光電宣布斥資465億元建設第11代線。此前在2015年底,京東方也投資400億元建設LCD10.5代線。
此前,華星光電研發中心副總裁廖炳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整個全球面板產線分布來看,到2020年中國大陸將擁有7條8.5代線,3條8.6代線和2條10代線!耙阅壳暗慕◤S速度,我們預測2017年中國大陸可以超越臺灣地區的產能。加上11代線的投資,預測2019年就可以領先韓國,產能面積供應將會是全球第一!
“我國投的這些面板廠的量產時間基本上都在2018年,比如說京東方在福建的8.5代線,量產在2018年上半年,他們投的咸陽8.6代線,還有在成都的一條8.6代線,量產也在2018年,TCL投了一條是11代線,這些行業投的產線放量都在2018年以后!痹趧摼S數碼的半年報解讀會上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表示,對于新增面板的產能消化不必太擔心,隨著電視平均尺寸快速上漲,每上漲一寸就可以消化掉一條8代線的產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在對于面板產能的消化上,目前國內電視平均尺寸正在快速擴大,平均尺寸為46寸,高于全球平均尺寸。再過4年,全球平均尺寸達到45.6寸,而中國預計達到50寸,未來三、四年55寸、65寸甚至75寸會成為市場的主流。另外一些公共服務如政務、機場、教育以及廣告,都會催生大量的大屏需求。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