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前幾日,小米就開始為電視發布會造勢,不忘揶揄競爭對手樂視,稱自己發布的“不是一臺’PPT’電視”。
昨日發布會正式開始,雷軍把舞臺交給了電視業務負責人王川,跟負責內容業務的陳彤一起坐在臺下為王川打氣。
小米發布了兩款電視,一款是定價1799元的43英寸超薄金屬電視,另一款是定價8999元的65英寸曲面電視。
內容上,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將統一為愛奇藝會員制,即199元/年。與另一家互聯網電視品牌的490年費相比,小米電視設定的199元價位顯然要低很多。
這背后顯然是與愛奇藝深度融合的結果,2015年,小米斥資3億美金入股愛奇藝成第二大股東。
一開始,王川回顧了加入小米的原因,被雷軍的一個夢打動,那就是“把產品做到極致,做世界上最牛的產品,但是用成本價賣給消費者”。
加入小米之后,他跟雷軍又確立了小米電視的夢想,“只有兩個要點,做全球最好的電視,讓大家都買得起。具體這個夢想到底怎么落地?只做高端旗艦電視!
43英寸是個很小的數據,但是個很大的市場,小米統計了一下,在40到43這個尺寸段,去年的市場份額是31.5%,也就是說去年每三個人買電視有一個人就買到了這個尺寸段。
不過,對于這么大一個尺寸段的市場,其實并不重視,“很簡單,大家每年要做200款產品,主要精力都花在做那些大尺寸、高端、高毛利的產品上。這個小尺寸價錢低、競爭非常激烈、非常殘酷,毛利也非常低,大家基本上不賺錢,只是賺個銷量,所以都沒用心!
小米找了一些目前市面上國際大品牌的最高端43寸電視,都是塑料的,都非常厚,也非常難看。在這里,找不出一臺很漂亮的電視。
于是,小米把這個尺寸的電視做成了鋁合金邊框,背面工整,底座薄,屏幕10.9毫米厚,整體重量非常的輕,9.32公斤。
王川還特意提到這臺電視的插頭,聯合為蘋果公司做電源線的廠家,研發一年半時間,經歷了12次重做設計,插到墻上不會影響電視的安裝,保證插在每一個插線板上以后,不會干涉到旁邊的設備。
這樣一臺電視,該定到什么樣的價錢呢?小米采集到的數據顯示,目前在這個尺寸段的全高清的智能電視最低價是1999元,最高價3699元。不過,小米努力將這款電視的價格壓到了1799元。
說到65英寸曲面電視,王川認為是最美的小米電視,金屬機身,純鋁合金底座,采用原裝的三星4K曲面屏,屏幕非常薄,比iPhone 6s還薄17%,iPhone 6s7.1毫米厚,這臺電視5.9毫米厚。
“跟新發布的43寸電視一樣,這臺機器也已經量產了。所以,今天不光是帶來了PPT,還帶來了幾十臺真機!
盡管三星方面跟王川說,目前這款曲面屏幕的良產率不夠40%,成本還很高,但小米用最大的努力來控制價格,最終售賣8999元。“市面上主流的65英寸4K曲面電視的價錢,康佳的11998,LG的38999,均價18216!
不過,跟樂視去年推出的65英寸曲面屏超級電視要貴2000元,當時發布會顯示售價為6999元,盡管至今未上市。
在王川看來,高科技和高成本其實是沒有關系的,實際上很多高科技會降低成本。所以,越先進的科技不一定成本越高。
傳統電視廠家就是這樣利用這種概念去賺錢——科技越牛,成本越高。王川舉例說明,一個電視廠家做55寸這一個尺寸下的型號,做了10款,實際上還有更多的,有做15、16款的。這些型號分為低端、中端和高端,價格從3499到9999元,以電視中的技術含量來劃分高端、中端、低端。
“剛才看到從低端到高端價格差距很大,大概接近三倍的差距,但是成本是不是也有這么大的差距,成本是不是也差三倍?我告訴大家,其實成本差距是非常小的!
他斥責了這種商業行為,傳統電視廠家的商業模式是什么呢?低端機拉用戶,高端機賺錢。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體驗,我們的消費者要去賣場買一臺3000塊錢的電視,甚至在網上都查好了型號。但是到了賣場之后,就會發現無數的型號、無數的名詞,一下子就暈了。通過導購一步一步引導,最后轉了一圈出來以后買了一臺六七千的電視!
王川說,他痛恨研發人員千辛萬苦做出來的科技成果,被廠家用作牟取暴利的工具。“問題是什么?我們的問題是科技到底為誰服務?是為廠家的利益服務,還是為用的體驗服務?”
與傳統電視廠商不同的是,小米電視不分尺寸大小,且每個尺寸只選擇專注地做一款電視。自2013年小米發布電視以來,已擁有43、48、55、60、65和70英寸電視。
不過,就在王川認為當時發布的小米電視2S 做得最好的時候,問題來了,發布會后有市場部的同事跟他說有些媒體不太相信,不太相信一家只有三年的公司能做出一臺電視,比國際頂級品牌的頂級型號還要好。
為了證明不差,小米做了大量的比較和證明。
比如說當時為了證明這臺電視的音響好,把市面上所有的電視音響都買了,對比著去測試,最后發現一款價值13600塊錢的BOSE 音響是市面上音質最好的,拿它跟電視音響做了比較,當時還請公證處,隨即抽取路人做盲聽測試; 為了證明畫質好,把各家國際頂級品牌同尺寸的頂級電視拿來放在一起比。
不過,還是引來負面報道,王川很郁悶,搞不清楚到底怎么能讓大家相信做出一個好的電視?
后來,一個好朋友給了他答案,他說小米電視什么都好,就是價格不好,定價定得太低了,什么叫做高端?不是小米認為的高科技、高品質和好設計,這是工程師思維,一般老百姓不是這么想問題的,大家認為的高端是什么呢?是買不起。
怎么變得高端賣到高價呢?就是取個洋名。他覺得朋友說得真挺有道理的,確實國內很多大品牌真是這么做的。
不過,在王川看來,這不是小米的路數,小米天生傲嬌,怎么能做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