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BOCT中銀科技:信息化技術創新 重塑教育新生態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等現代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給教育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教育信息化在現代社會備受關注。自從李克強總理在兩會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以后,“互聯網+”已經上升到國家的戰略高度,在這個背景下,“互聯網+教育”的未來,讓中國教育進入信息技術的變革當中。昨天,以“互聯網時代的教育變革與教育2030年議程”為主題的2016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在青島開幕。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的教育機構、教育信息化領域的教育官員、專家學者、校長和教師及信息通訊技術行業、非政府組織代表等580余人參加會議。

此次會議圍繞2030年教育發展目標,探討落實《青島宣言》,分享交流ICT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探索建立有效的國際合作平臺與長效機制,致力于實現“確保包容、公平的優質教育,促進全民享有終身學習機會”的教育目標。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教育行業轉型勢在必然,但轉型的總體思路不外乎,一是以信息化的方式讓教育資源公平化;二是繼續由應試教育向素質、能力教育轉型,讓學生所學能夠更多在實踐中應用,而一個全新的教育生態,也將在這樣的趨勢中逐漸浮出水面。

這樣的趨勢,將給教育行業以及教育裝備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呢?對此北京電教館主任趙保和表示,“首先影響我們的是思想,影響我們教師的是行為,影響我們學生的是學習方式;ヂ摼W+會給我們帶來的深刻變化,是我們一兩句話說不清的,起碼我們認識到,它給我們帶來最具影響力的東西,就是創新!​

而作為傳統教育裝備企業,又該如何順應互聯網發展的新浪潮?作為深耕教育裝備領域的知名企業,BOCT中銀科技總裁饒旭東表示,首先應堅持以用戶實際需求為根本,在互聯網發展的浪潮中不斷自我提升,如在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下,中銀在之前的服務和傳統的教育模式上做了很多探索,包括結合老師的使用習慣和學生的上課體驗,對交互式的教學設備做了大量技術改進等。

其次是對整個學習環境的跟進,實實在在提升用戶體驗,“用戶有需求的時候,我們竭盡所能改變我們的產品,以互聯網開創我們的視野,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去和教育緊密結合,服務于我們的學生和教師,以及課堂上乃至課前和課后,對整個學習環境的跟進。

目前,互聯網+教育,已成為教育的主方向。在這個基礎上,中銀科技研發團隊旨在建立一個以學生、教師和家長為核心土壤,生活環境中充斥著中銀移動式的設備,包括移動式的智能設備等。同時,移動式的方案、個性化的學習模式,以及先進的基于互聯網資源的生成和分發為生態部分的自我學習型社會。

在前期,中銀教學設備已經實現了教師、學生和家長的互通互聯。下一步,中銀將全面深化推廣以多媒體設備遠程互動教學等解決方案,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真正實現全面的智慧化教育教學,助力整體提升中國的教育水平和質量。

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到來,并不是對教育行業的一次顛覆,而是一次升級換代。教育裝備行業,只有順應這一時代的發展,持續不斷創新,真正解決教育用戶的痛點,才能真正滿足教育市場的需求。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