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華北工控強“芯”讓飛機WiFi高處可勝寒

如今WiFi隨處可見,當然此“見”,絕非俺們的眼睛可見,而是我們的智能手機等終端可見。君不見在酒店、車站、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場所都能搜到WiFi,還有些人特意到這些地方去蹭WiFi。不過這都無甚驚喜,如今在很多城市的公交上都能用上WiFi,還有就是今年年初,“鐵老大”都信誓旦旦地表態了,高鐵WiFi都在規劃當中。是不是讓我等“手機黨”大有三叩九拜之沖動呢?

既然鐵路上都快有WiFi了,大家是不是也很期待飛機上也有WiFi呢?可是轉頭一想,這不是癡人夢話嗎?我等小輩,當然你是大輩也罷,坐飛機,都會要求我們閉了手機。既然手機都閉了,還會讓你暢游WiFi嗎?不過此是一般情況,那就有非一般的情況。是的,如今國內的國航、海航等航空公司的部分線路上開通了WiFi,不過據傳體驗不佳。是的在國內飛機WiFi技術有待完善的形勢之下,飛機WiFi僅能連接局域網,和真正的互聯網WiFi還是有距離的。但是隨著更為成熟與完善的Ku-band技術得到應用后,真正的互聯網WiFi充斥飛機也是指日可待。

那么飛機上的WiFi究竟是怎樣得以實現的呢?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

1)飛機通過與地上的3G/4G網絡基站,進行網絡信息交流,然后將這些網絡信號轉換成WiFi信號,不過這樣的WIFI是給整個飛機的,不是每個乘客,因而WiFi的帶寬較低,無法實現看視頻等想法。而且還有一個弊端就是飛機飛到海面上或者離地面基站太遠的空間位置,網速基本中斷。

2另一種方式就是飛機連接衛星信號了。采用更高頻率的Ku-band (12-18GHz) 衛星是主流,相對而言更經濟、性能更好。因而現在飛機WiFi主流采用的是此種方式。使用此種方式接入的WiFi,供乘客上網,無卡頓之感,相當流暢,亦處于相當領先的水平,是未來飛機WiFi的主流方式。同時Ku技術也是我國批準的民航互聯網接入技術,這對于國內的航空乘客而言亦是期待與福音。

 

對于飛機而言,其WiFi設備對控制硬件的要求就相當嚴苛。選擇工業級的嵌入式電腦硬件,才能為WiFi的流暢與穩定保駕護航。顯然在充滿速度激情的飛機之上,要想做到WiFi信號的高效與穩定,必然會面臨挑戰。選擇WiFi系統的控制硬件必須考慮更具市場影響力與號召力的品牌,這樣的品牌所提供的硬件更有品質保障。華北工控正是這樣的品牌,20余載的工控機征程成就了華北工控工控機在行業內“鐵軍”的名號,其奉獻市場的各種嵌入式主板或準系統等硬件經受住了時間與市場的檢驗。

如今ARM架構的嵌入式計算機硬件產品在工控領域走熱,究其根本在于,在滿足控制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其優勢顯著:1.體積小;2.低功耗;3.高性能;4.低成本。這也極大地迎合了當前市場對此的技術要求。因而華北工控,對飛機WiFi設備的控制硬件,優先提供基于ARM架構的嵌入式工控機產品。在ARM處理器的選擇,華北工控歷來注重產品的品質與影響力。在華北工控的各系列ARM架構嵌入式主板或準系統上,選用的是行業領軍品牌飛思卡爾(Freescale)、恩智浦(NXP)的芯片產品。除了在采購端,嚴把關、守好第一道關口外,在研發端,有實力研發團隊掌舵;在生產端,有領先的工藝生產線護航;在品控端,有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保駕。因而,華北工控有能力為市場前景大好的飛機WiFi提供嵌入式主板或準系統等智能控制硬件產品方案支持。

WiFi的作用在現代社會毋庸置疑。對于航空公司而言,在飛機上提供WiFi,不僅可提升乘客的用戶體驗,更重要的是航空公司征戰市場的利器。畢竟在如今并不是每艘航班都有WiFi,誰率先殺入,誰就贏得先機。相信未來在更優質WiFi技術的助推下,必將有更多航班會裝備飛機WiFi。當然“高處不勝寒”,普通的控制硬件只能讓WiFi設備“出師半道身先死”。華北工控,行業領軍者,精工鑄精品,愿以強“芯”助飛機WiFi高處可勝寒。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