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顯示器大廠元太科技今年第一季受到傳統淡季影響,營收下滑、本業續虧,每股稅后虧損0.24元新臺幣。第二季因電子書客戶推出新產品、帶動電子紙出貨增加,加上電子貨價標簽有新訂單到位,預估第二季營收可望較上季明顯增長,稅后并有機會轉虧為盈。
元太為全球最大電子紙顯示器供應商,擁有E-Ink微膠囊型電泳式電子紙及SiPix微杯型電泳式電子紙兩大電子紙技術,市占率達9成。受到產業結構改變及景氣修正影響,元太于2014年開始進行內部組織改造,2015年持續改善經營體質,一方面優化產品組合、降低傳統TFT-LCD面板出貨規模、加強開發電子紙新應用,一方面縮編產能及精簡各項成本費用、并且關閉韓國Hydis產線。預計2016年將持續朝穩定獲利目標調整。
早期元太電子紙以電子書閱讀器應用為主,比重達9成以上,隨著電子書閱讀器市場趨于平緩,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組合,2015年電子書應用比重降至70%,LCD營收比重約10%-15%,電子貨價標簽(ElectronicShelfLabel,ESL)比重約10%,其他如雙屏幕背蓋、穿戴設備等比重約1成內。
預估2016年電子書應用比重將維持7成水準,LCD比重將會下滑,包括電子貨價標簽、穿戴式、雙屏幕比重將上升。其中,電子貨價標簽2015年出貨量已經超過6,000萬片,目標2016年要挑戰1億片規模。
權利金仍是今年主要獲利來源。目前元太FFS專利授權對象包括LGD、夏普、華映、友達、群創等面板大廠,2015年權利金貢獻約近30億元新臺幣。不過,受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成長力道趨緩、平板電腦持續衰退影響,公司評估,今年權利金收益可能比2015年小幅減少(5%-10%)。法人估今年權利金收入約26-28億元新臺幣左右。
元太2015年營收約133.1億元、毛利率達31.2%,本業持續虧損,但業外權利金收益貢獻多,全年稅后凈利5.4億元新臺幣,每股盈余約0.47元新臺幣。2016年第一季因淡季影響營收下滑,雖然毛利率提高,但費用也上升(投入新產品研發),導致單季本業虧損擴大,業外權利金收益挹注3.3億元新臺幣,首季每股稅后虧損0.22元新臺幣。
繼4月營收回落,5月營收又增至12.6億元新臺幣、月增24.79%、年增10.87%,累計前5個月營收約47.7億元新臺幣、年減0.25%。法人估第二季營收有機會接近35億元新臺幣,季增挑戰4成左右,稅后可能轉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