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分層機制已正式運行一周,創新層并未給市場交上一份滿意的成績單,交投平淡,做市指數下滑。面對這樣的市場狀態,新三板的學霸們早就坐不住了。
據統計,截止6月30日,已披露上市輔導計劃的掛牌企業200余家,其中創新層有108家,基礎層94家。在創新層名單正式公布時,兩個準創新層企業新疆火炬燃氣公司和日懋園林竟然主動申請退出,其原因均是籌備奔赴IPO,這明顯是打創新層的臉!
這108家既被列為創新層、又申報了IPO輔導企業,著實做好了兩手準備。從輔導到證監會正式受理,少說也要一年半載。趁這個機會,先觀察一下創新層的動態,如政策支持、交易機制等改革措施何時到位,流動性是否有改善;再看看IPO排隊情況,預估一下企業實力與時間成本。進可攻,退可守,兩全其美。
不過有些學霸們是真的厭倦了,鐵了心要逃離新三板。但IPO這條路可沒那么簡單,個中辛酸難以言表!
一、執意要走IPO,學霸們是怎么想的?
盡管創新層如約而至,但依舊沒有打動學霸們的心。據Choice統計,今年上半年宣布上市輔導的企業已有近百家,而2015年全年僅有72家。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學霸們組團離家出走?他們是怎么打算的呢?
1、新三板三宗罪,學霸不愛了
第一宗罪:流動性不足,交投冷淡,融資環境惡化
這是引起學霸們出走的主要原因。當年之所以掛牌新三板,不就是看好其便捷的融資環境嗎?現如今,掛牌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可場內資金依舊有限,有時候整個新三板一天的交易量還不及A股某一只股票的交易量大。據統計,2016年第二季度定增融資規模已跌破300億,降至293億。五六月份恰是分層的好季節,但5月的定增發行次數降至225次,6月再度下降至206次。新三板的融資功能下降,學霸們不再愛了。
第二宗罪:政策紅利始終未至,改革步伐偏慢
喊了近兩年的分層,最近才正式落地,這僅僅是改革過程中的一小步。定增人數擴大、大宗交易制度、競價交易機制、雙向做空機制、降低投資門檻……筆者不想再重復了,說好的政策紅利,卻推三阻四、遲遲未至。而這些又間接影響著市場的流動性,學霸們看不到未來的曙光,只能說拜拜了。
第三宗罪:創新層標準高于創業板,交投環境卻差了不少
創新層的前兩大標準直逼創業板上市標準,而且對企業的治理結構、信息披露強度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標準、嚴要求,這本身是件好事兒,能為新三板市場篩選出優質的企業。但學霸們不樂意,你這要求、那標準,可交易、融資環境差得不是一點半點。學霸們在新三板既融不到資金擴大發展規模,也無法獲得應有的市場估值,還不如在IPO的路上放手一搏,不然怎么對得起數年來的“寒窗苦讀”呢!
2、學霸們的三大想法,小算盤打得不錯
想法一:新三板當情人,真愛在A股
有些掛牌企業把新三板看做自己的丈夫,將企業的一生托付于此,共發展共榮辱;而另有一些企業卻是把新三板當做情人,趁著情人風華正茂時,先融上幾筆錢,為自己準備好嫁妝,以便未來踩著新三板的跳板,嫁到A股市場中。從這兩年的情況來看,多數擬IPO的掛牌企業的掛牌時間都在一年以下,鉅泉光電去年5月3日掛牌公開轉讓,5月10日就宣布進入上市輔導期,這也太著急了吧!不過,恰恰表達了他們的真愛。
想法二:跨市場巨額套利,賺個盆滿缽滿
IPO路途艱辛,成敗難定,學霸們為何一個接一個奔赴戰場呢?說到底,仍是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A股市場流動性好、估值高、名氣大,一旦上市,躺著都能掙錢。比如轉板成功的合縱科技,摘牌前的最后交易日市值7.14億,市盈率僅有7.85億,而進入創業板后,市值已達66.8億。再如,康斯特,摘牌前的價格為1.47元,而上市首發價格為18.12元,股價最高一度漲到233.63元,總市值達45.32億。這么大的套利空間和股權溢價,老股東們半夜都會笑醒。
另一方面,按照現在A股市場的游戲規則,上市了就一勞永逸。就算估值不佳,就算戴上ST的帽子,A股的殼子也比創新層企業高幾十倍。而創新層還搞個動態考核標準,每年5月底集體考試,考得不好就被打回基礎層。相比而言,學霸們肯定偏愛A股市場,IPO再難也要堅持。
想法三:拿IPO輔導當幌子,圈投資人的錢
今年報上市輔導班的學霸們數量大增,他們真的有能力跨過IPO的門檻兒嗎?據券商抽樣統計,135家申請上市輔導的掛牌企業中,各方面完全符合上市標準的企業僅有20余家。不少“偽學霸”在充數啊!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筆者認為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企業實況與上市標準差距較小,而從申請上市輔導到真正上市,至少2~3年的時間,企業自認為這段時間足以彌補差距;第二種則是企業并非準備真正上市,而是打著上市輔導的噱頭,讓投資人參與到所謂的“Pre-IPO”,一套玩資本的手法而已,但能忽悠一筆大錢。溫馨提示:切莫跟風,避免套牢。
二、IPO三大攔路虎,學霸們,請珍重啊!
1、排隊周期長,時間成本高
截止至6月30日,IPO首發申報企業800余家,學霸們,你們排在幾百后呢?目前為止,從新三板成功轉板到A股市場的企業一共12家。歷時最長的是合縱科技,從新三板掛牌到正式登陸創業板一共7年9個月;歷時最短的是久其軟件,從2016年9月7日掛牌新三板到2009年8月11日登陸創業板,一共2年11個月。12家企業平均排隊時間在2~3年左右。
按照上市的流程,掛牌企業申報上市的材料被證監會正式受理后,企業要在新三板暫停股權轉讓。這意味著2~3年的時間里,學霸們不能在新三板市場上繼續獲取融資,而資金與企業穩定發展是影響上市的重大因素。
另一方面,為了保證股權架構符合上市標準,企業在這期間基本不會對外并購擴張,這很可能導致企業錯過最佳的發展時機。
三年的時間,資本市場足可以產生不可想象的變化。想一想,若三年后的A股市場有了注冊制和完善的退市制度,A股企業的估值模型和市場業態將有大變,學霸們撈錢未必輕巧。
2、政策變動大,隱形門檻兒高
前不久,關于新三板企業上市監管的傳言頗多。如新三板企業IPO存在200人股東限制,有資管類、信托類股東的企業,證監會只受不審;凈利潤規模小、盈利能力弱的企業將會被清理。這種傳言多不是空穴來風,大多是從券商實務操作中感受的政策寒風。
對于IPO的政策力度,即使是資深券商也不能完全把握。監管部門的審批節奏時而忽松,時而忽緊,有時甚至直接“關閘”,暫停新股發行。
而政策變動對企業的IPO之路有致命影響。中概股就是個例子,前兩年監管部門還向多家中概股拋出橄欖枝,這變臉變得真快,分分鐘收緊回歸入口。很多企業私有化進行了一半,進退兩難,損失慘重。同樣,對于正在攀登IPO大山的新三板企業,任何一個政策變動都可能把你們砸到谷底。
最近有些企業更倒霉,碰上保薦的券商出問題,如西南證券和興業證券被立案,各自保薦的17家和20家企業被暫停,城門失火,殃及池魚,IPO又是遙遙無期了。
除此之外,中國IPO體系背后是各種政治利益的平衡,學霸們不僅要付出“明成本”,還要打理好各個關系戶,隱形門檻高得很!
3、內在不足,企業自身問題頗多
很多人都認為新三板企業經歷了一整套掛牌流程后,無論是從企業治理還是財務規范化、信息披露等,都要比普通企業優質很多。筆者同意這個說法,但你們忽略了——新三板企業已經經歷了一個資本市場,在這期間,企業的股權結構、業務主體要比普通企業格外復雜,學霸們也不例外,這反而會成為阻礙IPO進程的絆腳石。
比如,上市標準中普遍要求企業的股權不能存在重大權屬糾紛。而不少掛牌企業在定增無果下,采取股權質押的方式融資,將來一旦無力償還貸款,勢必會引發股權糾紛。截至目前,已申請IPO輔導的掛牌企業中有30余家參與股權質押,這顆定時炸彈很危險。
新三板市場相對自由化,對企業沒有硬性指標;而A股市場采用的是核準制,企業稍有瑕疵就被擊斃。很多擬上市的掛牌企業并不熟悉A股的玩法,動不動就變更主營業務及實際控制。,新三板允許你這么任性,A股可不這樣,三年內存有重大事項變更的企業會被直接趕回去的。
三、轉板?別鬧了!這還不是時候
從筆者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學霸們一面不滿于新三板的市場環境,一面又要面對IPO的各種刁難。很多人會憤憤不平,為什么不出臺轉板制度,讓優秀企業直接轉板到A股市場呢?
轉板!兩個不同體量的資本市場建立轉板關系,你知道這背后將要牽扯著多少利益平衡和權力分配的復雜關系嗎?若是轉板失敗,將給兩個資本市場及大量優質企業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甚至會撼動整個國民經濟體系,這個責任誰敢承擔!
1、香港市場轉板失敗,血一樣的教訓
十多年前,香港監管部門為了刺激企業上市發展,打通了創業板向主板轉板的通道。2004年,港交所放寬主板上市條件,只要企業市值達40億港元,最近一個財務年度收入達5億港元,股東人數超過1000名,即使沒有三年的盈利記錄也可以上主板。
一場浩浩蕩蕩的資本大遷徙開始了,創業板的優秀企業逐年流失。截止去年底,創業板僅剩222家企業,整體市值僅有2580億港元,不足蘋果公司二十分之一的市值,而香港主板的市值高達24.43萬億。
曾紅極一時香港創業板一去不復返,如今的創業板“仙股”遍布,180多家企業股價低于1元,還有近30家企業低于0.1元。
兩個資本市場相當于兩個不同的生態系統,貿然地打開結界,會直接打破市場的獨立性。而其中處于弱勢的一方,自然而然地演變成“跳板”、“階梯”,眼睜睜地看著學霸們走向遠方。
2、市場定位,決定了新三板未來能走多遠
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多個地區都經歷了轉板失敗的教訓,未來的新三板會不會遭此劫難呢?
筆者對此持樂觀的態度。盡管近兩年來,大量掛牌企業被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選秀池”論廣泛流傳,但從監管層的整體運作思路上看,始終是將新三板定位于獨立于上交所、深交所的新型資本市場。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同樣都是大學,主板傾向于傳統重資產產業,新三板傾向于高成長性的新興產業,服務對象不同,而不是服務級別不同。今年出逃新三板的學霸們,近八成是來自制造業、信息技術和建筑業。因為新三板市場的融資定位并不適合這些傳統企業,有些企業掛牌以來一分錢也沒融到,所以他們只能去抱A股的大腿,找一個“懂”自己的市場。
新三板的定位應是大學,而不是高中。因此,學霸們想選擇其他類型的大學,必須先在新三板市場上“休學”,然后再按照其他板塊的游戲規則進行排隊等待。直接轉板,不僅傷害新三板市場,而且對于其他排隊的普通企業也不公平。
但板塊間的升降,可以在一個獨立的資本市場內部運行,如近日新三板運行的分層機制。內部分層同樣要本著公平、平等的競爭原則,創新層和基礎層好比實驗班和普通班,市場給成績好的尖子生們提供更好的師資力量,形成自由競爭、優勝劣汰的格局,逐步向納斯達克市場看齊。
結語:
學霸們結伴逃離新三板,走上艱辛的IPO之路。未來,會有多少企業繼續出走?筆者不敢妄斷,僅從上周冷清的交投動態來看,不少創新層企業和投資者倍感失望。
市場的流動性關系著交易、融資的活躍度,而活躍度恰恰決定了市場的有效性。在一個有效性不足的市場中,很難展現企業真正的價值能力,這對于優質企業是極大的不公,也正是企業出逃最大的誘因。
筆者希望,監管部門盡快推動各項改革制度,切實改善新三板的流動性,否則不僅是學霸選擇逃離,連學渣們也會不屑于此!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