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在青島舉辦的“2016年國際教育信息化創新產品與應用成果展”,陽谷縣教育局被省教育廳選拔為優秀教育信息化區域試點案例進行了參展,將陽谷縣的教育信息工作思路推向了世界。陽谷縣教育信息化建設及應用水平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主要得益于“五弦齊奏”。
一、加大投入,完善硬件配備。2012年以來,陽谷縣已累計投資8400余萬元,為中小學一線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5260臺,觸控一體機2569臺,在聊城市率先完成了專任教師“人手一機”和“班班通”的配備任務;完成了12座高標準錄播教室的建設;完成了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人人通平臺的安裝部署工作;網絡建設已達到“校校通”的指標要求。
二、創新培訓,注重實際應用。自2013年初開始,陽谷縣實施了以“抓應用”為核心,以“全員培訓、督導考核、活動提升”為抓手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為了使多媒體設備真正應用到課堂上,陽谷縣教育局在實際調研的基礎上,創新培訓模式,把培訓內容制作成微視頻教程下發到學校,每段微教程3-10分鐘的時長,教師可靈活利用課余閑散時間段學習,可反復觀看,直到真正掌握為止。通過多媒體應用、計算機基礎知識全員培訓、專遞互動課堂等活動,增強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的能力,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
三、激勵熱情,鞏固培訓效果。近年來,為鞏固培訓效果,進一步激勵教師主動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陽谷縣教育局先后舉辦了兩屆教師信息技術暨教學應用技能大賽,大賽設置了上機操作考試和課件制作展示兩個環節。在課件展示環節中,參評教師要現場制作課件并運用觸屏一體機進行演示操作,評委進行現場打分并當場公布分數。兩屆大賽共計470名選手參加,大大提高和鞏固了教師的電教綜合應用能力。每屆大賽結束后陽谷縣教育局均對成績優秀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同時,各學校每次階段性考核和技能大賽成績,均計入學校督導評估成績。
四、開展互動,推動均衡發展。自2015年5月份開始,陽谷縣開始了專遞互動課堂的嘗試,經過近一年的試驗,對互動課堂的技術要求有了比較準確的把握,確定了互動課堂教學模式。從今年3月份開始,陽谷縣從兩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開展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一對一結對子,同上一堂課,同步聽課互動,讓農村孩子接受優質教育;二是以鄉鎮為單位,鄉鎮中心小學負責對本鄉鎮教學點的同步教學教研活動,確保教學點開足開齊課程。目前,城區與農村結成對子的學校,都制訂了專遞互動課堂實施方案,規定了具體的時間和課程,每周都開展互動課及網絡教研活動。隨著城區學校錄播教室的建設,陽谷縣將進一步擴大專遞課堂實施的范圍,大力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2016年5月18日,省教育信息化專項督導組仲紅波主任一行在陽谷縣李臺聯校觀看了“專遞互動課堂”后,對陽谷的專遞互動課堂模式和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五、提升水平,開發資源平臺。經過近一年的論證,陽谷縣于2016年2月份完成了云平臺軟件和硬件招標工作,目前,陽谷教育云平臺已安裝部署完畢,將致力于開展陽谷縣本地優質資源的建設工作,開展基于網絡空間下的教學模式的嘗試。陽谷教育云平臺建設目標是:建設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并實現區域共享;實現網絡空間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創新;通過建設統一標準的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的大數據管理。陽谷教育云平臺的基本要求為:平臺整體架構技術先進,使用、升級更方便,符合網絡發展趨勢,設計和開發基于同一平臺;同一平臺各功能及頁面同時支持Windows、蘋果、安卓系統設備終端直接使用,支持各移動終端屏幕自適應瀏覽;導航清晰條理,操作便捷、直觀易用,功能模塊化,結構、流程組合設置靈活合理,適合教學實際,,便于管理;保證資源建設、教學教研應用及數據存放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保障數據安全;保證資源質量,注重資源的生成和審核過程合理性和實用性。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