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拼接可視化應用釋放顯示價值小間距LED顯示屏年總信號處理設備機遇與挑戰并存數字標牌行業變革加速中
為什么我們需要大屏顯示系統?答案非常簡單:因為要節約人力資源、要實現信息的遠程可管可控。這其實就是今天最為流行的“智能”和“自動化”技術。但是,作為大屏系統的核心命題,智能和自動化現在又有了新內涵。
工業生產,人越少越好的背后
在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提交給美國總統的2016年報告中,估計大約83%時薪低于20美元的工作將會被自動化技術替代。這個結論,對于已經處于后工業時代、工業門類主要集中在高端產品領域的美國而言,只意味著500萬個工作崗位。實際上,奧巴馬總統的“再工業化”計劃,幾乎不能增加低附加值就業崗位:因為,新工廠往往同等產能用工減半。2010年到2015年,美國新增的1600萬個就業崗位,1500萬個被大學以上學歷者占據,而美國的大學普及率不足7成——反差足以說明,崗位對技能需求的升級趨勢。
如果,按照勞動力可比價格計算,將這一趨勢分析用于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對于主要工業門類集中在中高端、中端和中低端的中國而言,則意味著數千萬個工作崗位會因此不保。
國內制造業,特別是電子產業對工業機器人的回報率數據的研究表明,過去5年內,平均一臺工業機器相當于人力勞動者1年薪資的倍數,已經從6倍左右下滑到1.8倍。這使得,2015年中國占據了全球工業機器人近半數的市場。專家認為,最晚在2017年中國市場的工業自動化設備購買規模,將與其工業總體規模相稱。2015-2017年,平均每年至少將有接近150萬個就業崗位被機器替代。
如果從百姓身邊最為熟悉的產品和廠商角度看,包括長虹、海爾、美的、聯想等大型消費類產品企業都已經建立“無人車間”——且這些無人車間建設的最早的也不過是4年內的事情。無人化自動制造技術的外溢速度,已經達到兩年翻一番的水平:當然,隨著這種制造模式的普及,其增速必然回落,但是那卻意味著一個真正“智能制造”時代的來臨。
工業自動化革命的前臺就是各種機器人,那么他的后臺又會是什么呢?答案是專業化的監控與調度指揮中心,即大屏幕信息化系統。
“無人工廠”脫胎于2013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提出的“工業4.0”概念,即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為基礎,以生產的高度數字化、網絡化等為標志的工業模式。這一定義已經足以說明自動制造技術對大屏信息系統的內在需求。但是,筆者愿意提供一個更為直觀的“聯系”數據。
先來梳理一下大屏系統在工業行業的傳統應用:石化企業、能源企業、礦產資源企業,這是傳統的三大行業。這些行業各有各自的特點,但是卻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高度自動化、重設備資產、輕人力密度。或者說,大屏進入制造業企業的關鍵指標是:勞動者密度的極大程度降低。
因為勞動者密度的下降、諸多生產依賴自動化過程、每個人員管理的設備范圍擴大化,這使得必須擁有一個集中的、可視化的指揮中心,來統籌整個生產過程和生產場所。工業自動化和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將使得很多傳統行業的“勞動者”密度極大降低,甚至大量出現無人化的制造車間、無人工廠、無人物流基地。
不過,自動化背景下的“無人”不是真的不需要人。而是改成了遠程統一的集中調度。這種基于制造基本單位:即車間的調度系統,未必像航天發射控制大屏幕那樣“壯觀”,但是卻也為大屏顯示提供了一個高附加值和持續增長的中端市場。同時,作為大型工業企業或制造企業,其必然需要工廠級別,甚至企業級別的可視化管理中心。這將為大屏指揮調度系統,提供一個可持續增長的高端市場。
來自街頭的游戲,眼皮下的無人服務
德國的快遞公司、快餐公司,已經實驗用送餐機器人替代傳統的“快遞員”。從目前的效果看,德國人的地面智能化快遞,要比亞馬遜的無人機更為可靠和穩妥。不過,無論是哪種方案,在外邊“玩!钡倪@些機器小朋友,都必須被時刻監控。
國內市場,2012年開始,曾經流行過一段“機器人餐廳”,“機器人端盤子”。但是,后來這些餐廳都無疾而終。這使得人們對服務業智能和自動化的發展產生了擔心。
但是,具體分析一下“端盤子”的機器人,就會知道這個一開始就不靠譜。餐廳的工作不僅是端盤子,還有收拾殘局、點餐、照顧老幼用餐者、講解菜品,這都需要服務員來完成。與此相比,端盤子的機器人,只是增加了硬件投入,卻難以降低真實的用工量。更何況菜品都沒有包裝、菜湯可能外溢、餐廳里人來人往,這些都增加了端盤子機器人的開發難度,并降低應用效率。
但是,如果場景和需求變得簡單。比如唐山曹妃甸國有農場里的聯合收割機。這個機器大朋友的工作非常簡單:車庫、加油、上路、下田、田地里收割跑圈、運回谷物。幾乎就是兩點一線的工作。所以,這類產品的嘗試效果非常好!ツ,國家已經把智能農機列為十三五百項科技創新專項之一。
同樣的道理,快遞員機器人,需要做的就是到達送貨地、打一個電話、能夠自動分揀取件。更為重要的是,這類機器人的體積可以稍微大一點,不用局限于餐廳的狹小空間。這給開發者提供了更多的技術空間。包括順豐、申通、圓通、中通等主要快遞品牌的菜鳥網絡(阿里巴巴主導)內部已完成了有關末端配送機器人、倉內揀貨機器人等多個項目的研發,并將在今年陸續投入使用。
既然,聯合收割機器人能上崗、德國的快遞機器人能成型,那么環衛部門的掃地機器人、園林部門的澆水機器人、網絡和電力部門的巡線機器人、安保部門的巡邏機器人……這些單功能、車型化、標準場地作業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就都應當能大量普及。
面對這么多社會服務性機器人的應用,“老板”們如何管理呢?如果說自動化、無人車間,還可以隨時溜達著看看,采用傳統方式管理;那么這些自己就在外邊溜達的、甚至就是為了節省在外“溜達”的人員數量的機器人,那就必須依賴于“中心化”的指揮調度系統了。
未來,一個快餐廳、一個快遞點都可能成為大屏調度指揮系統的用戶,更不要說園林綠化主管單位、大型安保機構了。這類應用,將可以為大屏行業提供一個具有智慧化色彩附加值的中低端市場。雖然單位工程的投入不會很大,卻社會總需求量不小、前景規模巨大。咨詢公司羅蘭貝格的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同城O2O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張,有望于2020年破萬億元;社區O2O市場規模將在5年間增長近15倍。這些增長都需要“快遞機器人”!
與自動化技術結合,大屏企業新機遇
有哪一個企業的設備采購是以“一臺”為單位進行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在自動化、智能化制造時代,企業采購都必然是成套組合體系。同樣的道理也適合于服務業的自動化產品。
這也就是說,從控制中心到前端設備的一體化方案,可能是“工業4.0”時代,大屏行業的重點方向。大屏企業必須與工業自動化、服務機器自動化解決方案企業構成緊密合作伙伴關系,為客戶提供打包化的一體解決方案。
目前,大力發展自動制造、自動服務產業,已經成為全球的趨勢,不可阻擋的生產力進步方向。也是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核心內容之一。大力發展基于機器人、信息化和自動化技術的新型生產和服務設備與產品,將對于在人力資本成本不斷提高、老齡化加劇、適齡勞動力減少的背景下,保持我國的制造大國地位與優勢、構建新型創新型的工業體系,具有事關民族命運的戰略意義。
在大屏領域,行業領導品牌威創指出,大屏的未來就是“可視化”。不僅是傳統的“現場可視化”,更包括“信息可視化”、“規則可視化”“預案可視化”、“調度可視化”等等多重的、廣域的可視化過程。業內專家指出,大屏產業每一次發展高超都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某種意義上,大屏行業的可視化,就是其他行業的智慧化、自動化、無人化的“映射”。綜合調度與指揮可視化系統,將是工業互聯網+和服務業互聯網+的重要節點,是未來重要的產業升級趨勢。
智慧化、自動化這是大屏行業的古老命題。但是,工業4.0的出現已經使得這一命題煥發嶄新升級。制造和服務自動化,將是未來大屏行業最顯著的增量點之一。尤其是對于全球第一大的制造業國度——中國,這一意義將更為顯著。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