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夏普集團宣布已接受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3888億日元(約合253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注入,鴻海將獲得夏普66%股份。至此,這場長達4年的交易終于正式落下帷幕。日本白電三巨頭兩家正式易主,而中國海內外企業能否在“啃下”昔日日本家電巨頭之后順利“消化”,頗為引人關注。
日本白電三巨頭兩家易主
繼6月底美的集團宣布完成取得東芝家電業務控股權的交易后,日前鴻海收購夏普的交易正式達成。鴻海發表聲明稱,已接獲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行文通知,不予禁止公司出資夏普。隨后,夏普發布公告表示,獲得鴻海3888億日元的現金注入,鴻海將獲得夏普66%的股份。
其實早在2012年,鴻海就希望以入股夏普的方式獲得高性能IGZO液晶面板技術,但由于不希望管理權旁落,夏普拒絕了鴻海拋出的橄欖枝。2015年,夏普由于液晶面板業務銷售不佳,而連續兩年面臨巨額赤字,危機來臨促成夏普接受鴻海注資提案。不過,鴻海的經營狀況也不樂觀,受蘋果手機銷量下滑影響,富士康第二財季凈利潤同比下降31%,合并收入下降5.2%,不及市場預期。
有分析人士認為,鴻海之所以執著于對夏普的收購,或與其積極尋求轉型有關。長久以來,富士康一直處于生產鏈的最底層,難以分享技術的進步與品牌的價值。而夏普所擁有的品牌、技術與資源恰好符合其轉型需求。拿下夏普,不僅能進軍日本市場,更能在技術層面上一個臺階。
至此,日本白電三巨頭中,除了夏普被鴻海收購,東芝白電業務則被美的收購。而早在幾年前,海爾就收購了另一大巨頭松下旗下三洋電機在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的洗衣機和家用冰箱業務。
并購后如何贏得未來?
日本家電曾以技術優勢領先全球,但隨著中國制造的崛起,不管是量產還是成本,都比不上中國企業。競爭力下降、成本增加等因素,讓日本家電不得不縮減規模,而中國企業則趁勢掀起并購、整合熱潮。
然而,雖然鴻海收購夏普、美的收購東芝順利完成,但是一直被熱議的“收購是否值得以及如何消化”等問題,并不會就此停歇。據悉,盡管面臨夏普數千名員工離職、營收大幅下降和液晶面板產能過剩等困難,但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對重整夏普很有信心。郭臺銘表示,鴻海將在全球建工廠,銷售夏普的家電。據悉,鴻海希望借助夏普,在OLED屏幕和大尺寸面板市場上取得突破,并規劃了夏普物聯網、健康生活、智能家居、高科技和潔凈能源五個業務方向。
而美的與東芝聯姻之后,則選擇了基本不插手東芝生活方式部門自主經營的道路。據了解,東芝生活方式將與美的共同采購零部件,開發人才及設備、設計方面進行聯手。
不過,究竟哪種道路會贏得未來,收購方的承諾及愿景能否達成值得留意。此前,美的方面表示,旗下的東芝白色家電,擬在2017年度實現扭虧;郭臺銘則表示夏普預計在2年到4年的時間里可實現盈利。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