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歐洲博物館行業聯盟發布《未來的博物館》報告

歐洲“博物館行業聯盟(Mu.SA:Museum Sector Alliance)”近期發布了一篇名為《未來的博物館:來自10家國際博物館的見解和思考》的報告。該報告由聯盟兩位會員辛博拉教授和梅爾廷教授撰寫,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博物館行業聯盟會員之一),以及盧浮宮、普拉多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荷蘭國家博物館等10家博物館一起為報告提供了案例。

一直以來,歐洲項目“博物館行業聯盟(Mu.SA:Museum Sector Alliance)”關注博物館從業人員數字化技能和可變通能力(transferrable skills)不足的問題,力圖彌補正式教育和培訓與工作需求之間的差距。歐盟通過“伊拉斯謨”項目為博物館行業聯盟提供資金支持,現有來自歐洲4個國家的12名成員。

該報告對參與調查的博物館提出了以下問題:(1)當數字技術發展成熟時,博物館會發生什么變化?(2)未來博物館會呈現哪些特征?如何抓住數字創新帶來的機遇?(3)這個行業需要繼續保持哪些能力特質,以保證現在的博物館與20世紀的博物館一脈相承?

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樣地,數字技術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當數字技術充分發展起來之后,將會對博物館帶來怎樣的影響?未來的博物館將會有哪些特征?博物館如何抓住數字創新帶來的這些機遇?博物館行業需要什么樣的能力來保持當下的博物館與20世紀的博物館一脈相承?為了解數字技術在博物館行業現代化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報告針對10家著名的歐洲博物館展開問卷調查,向它們提出上述這些問題。

與20世紀的博物館不同,21世紀的博物館不再是封閉的系統,而是科學、文化和區域關系中更廣闊系統的一部分。觀眾不再只是文化產品的消費者,還是內容生成和傳播的積極參與者。未來的博物館將會是集體性創作的產物,否則它將難以生存。它將由其所在的大社區來推動發展。在這個轉型期,數字創新提供了許多便利,促進博物館與其所在社區之間的交流,提升可及性以及公眾參與。

在過去,博物館僅展出藏品。如今,在同樣的藏品基礎之上,公眾衍生出不同的觀點和新的知識,博物館則負責把這些觀點和知識聯系起來。現在,博物館的職責是在館內以及網絡上廣泛分享其藏品以及基于其藏品而產生的各種內容和信息。

未來的博物館將會走向何方?

數字文化為博物館領域帶來了很多新鮮議題。

未來博物館的關鍵詞之一肯定包括“分享”:分享藏品和空間,與新觀眾建立聯系;分享潛在的發展機遇,它就猶如一種間接的營銷方式,擴大了博物館的觀眾群體!耙怨姙楹诵摹钡睦砟钭兊萌找嬷匾。

第二個關鍵詞是“講故事”,這是現代學習方式的主流,觀眾將會被博物館講故事的能力所吸引,他們由此而產生共鳴。博物館通過真實且引人入勝的視角來講述故事,不僅通過思想,而且還要通過情感來影響觀眾。博物館講述自己的故事,另外觀眾來講述博物館的故事,并且鼓勵公眾以及員工來創建他們自己的故事,以及把博物館與其所代表的歷史聯系在一起。

第三個關鍵詞是“與公眾一同創建”,博物館需要滿足社會的真實需求:在不同學科和不同類型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公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文化內容和信息的制造者,博物館的社會價值在于為公眾提供平臺,讓信息傳播開來。博物館不再是致力于展示過去的一座神殿,而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充滿生機的機構,它鼓勵觀眾的參與和創新,它將成為一個激發靈感之地,它將激發觀眾在此產生新的意義。

數字技術正如何改變博物館?

數字技術是實現博物館使命的一種方式或途徑。它影響著博物館生活的方方面面。

•“遺產的數字化”。對藏品信息的獲取變得更加快捷。這種變化影響著檔案管理員、藏品保管員、甚至典藏研究員。互聯網藝術日益興盛起來,有些博物館已經開始提供在線的藏品庫。

•“溝通交流”也變得越來越數字化。大數據分析和用戶檔案使得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獨特和個性化。博物館能夠了解觀眾的想法和喜好,從而提供更加針對性的服務和體驗。

•創造新的數字化工具,產生新的內容。這適用于許多工作:準備展覽的展廳、讓參觀體驗更加引人入勝、組織活動等等。有些博物館設置了“音頻和視頻制作部門”。增強現實技術和游戲設計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給觀眾帶來巨大的吸引力,從而產生深遠影響。

•應當杜絕技術工具的庸俗化(嘩眾取寵)。技術是為了方便觀眾與藏品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而不是為了轉移或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和思考。

•數字化工具還可用于營銷和觀眾關系管理,而不只是局限于溝通交流和娛樂方面。

•數字化創新能夠提升博物館生活的管理流程,比如創新型的存檔系統。數字化創新是的各種“衡量(或評估)”變得更加高效和標準化,從而改進博物館的管理和行政程序。

如何助力博物館應對數字化挑戰?

博物館員工需要能夠制作不同的數字內容:視頻、照片、社交媒體或博客所需的文本。這不只是涉及數字化通信領域的員工,而是涉及館內全體人員——從接待人員到典藏研究員。

關于數字化世界,必須要給全館人員灌輸自信心,這一點至關重要,尤其是那些從事非管理職務的人員以及與新媒體方面接觸較少的人員。為此,鼓勵員工通過工作坊、培訓項目、跨學科和跨部門的活動來提升這方面的能力。

最后,應當讓員工接受培訓,不斷學習館內和館外的最佳實踐做法。博物館應當與館外機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比如軟件和硬件的開發商、大學、或技術創新中心。

影響數字化戰略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博物館的數字化戰略取決于諸多因素:財政資源、開放性的觀念、以及能夠勝任的領導層。必須告知全館員工數字化技術給機構管理能夠帶來的益處。

必須開展廣泛且持續性的市場研究,從而決定何種數字化產品值得機構去投入資金。與此同時,開展大數據分析來評估機構行為所帶來的影響,從而了解博物館服務的質量,并不斷改進。

任何數字化戰略的成功秘訣是:通過館內展廳和網絡在線兩種方式,不斷增加博物館藏品的可及性。對于在線藏品的可及性而言,一個巨大的限制性因素是版權問題。

就網絡在線方面而言,對數字化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至關重要:首先是博物館的官方網站,第二是博物館的社交媒體平臺。

給小型博物館帶來的機遇

數字化技術給小型博物館提供許多新的解決方案,且成本不高。比如,許多小型博物館缺乏資金,無法創辦和運營自己的官方網站;但是社交媒體的傳播,大大削減了數字通信的障礙,從而使得小型博物館可以創建更多的聯絡網,接觸到更多的公眾。

數字化技術使得小型博物館能夠進入全球市場。如果它們建立起穩固的關系網,那么還有助于提升其自身的知名度。

最后,合理的資源規劃是極其重要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小型博物館應當重點關注幾個合適的活動,而不是開展各種活動,集中資源,辦好合適的項目,從而提升服務質量。

促進博物館實現人員和技能的數字化轉型

博物館行業需要多種能力的整合:藝術史、數字通訊、在線營銷、文化管理、信息技術等等。行業內不同的專業人員要相互交流觀點、分享各自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為了跟上當今時代的變化,所需的數字化技能涉及4個方面:通訊、大數據分析、內容制作、以及用戶體驗。

第一、就通訊方面而言,高級的社交媒體專業人員需要戰略性地利用社交媒體。

第二、數據分析員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能夠讀取和分析從用戶那里搜集而來的信息,然后協助博物館制定重要決策。

第三、博物館需要專業人員來制作數字化的文本編輯、視頻和照片等等。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所有內容應當與博物館的情境息息相關,而且必須對公眾而言是有意義的。

第四、開展任何數字化項目或推出任何數字化產品,都必須關注用戶體驗。開發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互動技能、數字化技能和平面設計技能。

博物館在開展數字化藏品和藏品在線的時候,還需要版權方面的專家。

博物館領導層還需要一些“軟技能”,因為開展一項數字化變革規劃,往往會遇到館內人員的某些阻力。

博物館的全體人員應當對變革持開放的態度,另外還應當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自主能力。博物館人員應當對那些與經濟和社會相關的問題抱有興趣,而不應當僅僅埋頭于狹小生活范圍的一隅。他們要了解當今時代的各種變化,各種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包括數字化領域的發展趨勢。

要促進變革,關鍵在于激發人員對數字化技術的興趣和熱愛。

在這個轉型期,博物館需要這樣的“人員”:他們能夠把傳統和創新結合在一起。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與其雇用新的人員(尤其是財政資源緊縮的情況下),博物館最好還是培訓現有的工作人員,讓他們掌握新的數字化技能。

如今,在推動博物館數字文化方面的一個關鍵人員是:“文化信息通信技術顧問”(Cultural ICT Consultant)。有些博物館已經設置該崗位,由其負責博物館的數字化戰略以及技術資源方面的財政規劃。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