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智能手機漲價的消息不絕于耳。先是1月3日,魅族罕見的將已上市的魅藍Note5售價上調一百元;春節過后又傳來小米4價格上調一百元的消息;此前華為CEO余承東也放話2017年將對其盈利能力做更大調整;錘子科技羅永浩也表示今年要進軍高端產品,因為隨著智能硬件成本的不斷上漲,會讓低端拖產品質量。
2017年智能產品價格的上漲引起了人們對于智能硬件成本的關注。智能硬件成本緣何上漲?近日,中國POS機網專訪了商米科技供應鏈及研發負責人,從專業角度為大家解答智能硬件成本上漲的原因。
1、原材料成本上升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圍繞著“屏幕、處理器、內存、閃存、攝像頭、各類識別模塊”這些智能商用硬件的核心基礎元器件的關鍵詞就是漲價與缺貨,而高清屏內存條漲價幅度更是令人咋舌。諸如內存價格,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經過了兩輪漲價,漲幅已經超過了20%。2017年,元器件的供應狀態依舊不容樂觀,有行業預測稱:顯示屏、內存、閃存等零部件今年依舊供應緊張。
2、匯率波動
2016年下半年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就基本處于持續上揚狀態,對于通常以美元作為款項結算的智能手機行業而言,帶來的自然是成本的上升。
原材料成本的上漲與美元走強,讓智能商用硬件與智能手機一樣都面臨著不可逆的價格上調和行業洗牌。給智能硬件廠商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讓漲價有了現實基礎與急迫感。
商米相關負責人說,現在各類智能商用硬件也在追趕著智能手機市場,面臨的競爭將更為激烈,靠賠本賺吆喝的燒錢戰爭將是一個無底洞,任何一家理性的廠商都不會做出這種損人不利已的事情。
新零售環境下,傳統實體商戶急需提高效率,專業的智能商用硬件(軟件)需求大
商米負責人表示,智能商用硬件的發展需要依靠創新驅動,靠服務支撐,而非一味靠低價。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支付格局也不斷發生著變化。據調查顯示,2016年有22.8%的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另有數據表明,2016Q2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支付寶占比42.8%,財付通占比20.0%,銀商占比10.9%……種種數據都表明線下支付市場依舊在不斷壯大。對于傳統商戶來說,線下服務、持續服務、及時更新及接軌各類互聯網應用是抓住線下支付市場、轉型新零售的關鍵點。這就需要商用硬件設備具有“硬件軟件化”的特征,因此需要商用硬件廠商更多的研發投入與創新。
無論是創新還是服務,都需要合理的利潤空間來支持。商米負責人透露,商米所有的產品定價都是基于成本,但商米堅持將利潤給予最能接觸到商戶的服務群體及能提供好的應用軟件的合作伙伴中,因為他們最接近終端商戶,干的活是最累,最辛苦,投入最大的。因此保證他們合理的利潤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商米則將更好履行自身使命“為普及全球智能商用硬件做出卓越的貢獻”,在17年投入億元在物流,售后,技術支持,服務商培訓等,并加大商用硬件產品及sunmios的研發,創新力度及全球推廣,打造新國貨品牌。
小編認為,智能商用設備低端走量路線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了,2017年應該在品牌價值提升方面做文章。像商米這樣給終端消費者與合作伙伴提供優質服務、合理利潤空間的廠家才能在品牌戰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