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普被鴻?刂疲瑬|芝也將出售存貯半導體業務后,作為全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技術博物館的JapanDisplayInc(以下簡稱JDI),也在近日傳出難以支撐下去的消息。有媒體表示,在對高端手機顯示屏業務做出風險評估后,撤回了去年提出的重建計劃,開始考慮引入外部資本。不過已經被鴻?刂频南钠眨Sharp)卻因《反壟斷法》法律條文所限,加上鴻?刂葡钠蘸蟮母鞣N動作讓日本業界不能接受,無法與之進行資本合作。
2017年6月7日,夏普再次公開表示希望能籌組日本聯盟,稱雙方可以進行技術合作,并稱日本政府或經濟產業省應該居中協調,再次引起日本業界反感,而JDI的大股東產業革新機構(INCJ)就是由經濟產業省直接負責。去年鴻?刂葡钠蘸笠苍硎疽M建日本聯盟,共同開發OLED面板與三星及大陸廠商競爭,不過當時JDI對于做技術外勞并不感興趣。
在液晶顯示技術產業化方面,日本廠商曾是全球技術領先的典范。但隨著面板的尺寸越來越大,分辨率越來越高,液晶顯示器的生產對技術勞工的要求越來越低,影響液晶顯示器生產成本和效率的關鍵因素,更多的是依賴于固化了工藝參數后的自動化設備。
這跟當年的白色家電產業也基本類似,在技術開發初期和技術進化階段,日本企業可以依靠研發實力和技術勞工,在相近的成本下生產出技術代數領先一步的產品來保持市場份額領先,但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高性價比的產品性能,幾乎完全能滿足市場應用需求時,產品的性能實現生產工藝,很快就會被業界固化在設備里面,讓技術勞工的技術優勢不再明顯,反而養活大量技術勞工,以及落后產能帶來的低效率等,這些傳統影響生產力因素所引起的成本居高不下劣勢會越來越明顯,而最終日本白色家電企業也終于退出了與當地本土市場企業競爭。
液晶顯示技術則更甚,事實上,自從液晶顯示的原理被實現后,在全球的技術擴散速度主要受限于生產設備的成熟度,而不是技術研發的速度。在這方面,美國業界的認知明顯比日本強得多。當美國顯示行業發現液晶顯示的發展速度主要由設備和材料來決定后,美國快速從這個市場退出,轉而從設備與材料上扶持韓國和臺灣,讓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化,不但讓美國避免了參與低層次的產能競爭損失大量的投資資本,而且讓美國能采購到成本十分低廉的液晶顯示產品。
而美國自身則把更多的資源投向了設備與材料研發上,當液晶生產技術成熟到一定程度后,美國甚至連設備市場都主動放棄,專攻更賺錢的材料技術。相信材料技術成熟到一定程度后,美國企業同樣會毫不猶豫的放棄,轉向更高層次的原理實現與新材料研究。
日本業界固執的想振興競爭力已經不再了的液晶顯示行業,早已經證明了是徒勞的,這從蘋果一個對液晶顯示技術十分外行的公司,輕易的利用資本和市場實力,就可以把困擾日本液晶顯示界近十年都沒能克服的LTPS和IGZO量產化難題解決掉,就充分說明了其中的問題。而現在,蘋果再次動用了同樣的招數,把日本液晶顯示業界同樣視為技術不成熟的OLED顯示產品,快速的實現全球量產化。
當年日本業界拿著全球最多的液晶顯示技術積累,滿懷信心的想吃整個市場的LTPS和IGZO顯示器市場大餐。然后這么多年過去了,夏普不但虧空了顯示業務,還把整個夏普集團都給搭了進去,被鴻海吃得渣都沒剩。同樣,JDI到目前為止也連續三年巨虧,過去的兩個財年中分別虧損318億、316億日元。今年同樣極不樂觀,僅第二季度就可能要從從預虧的34億日元提升到了預虧150億,這樣下去,連續虧個上千億也指日可待。
在LCD時代日本顯示企業虧得一塌糊涂,到了OLED時代,日本僅存的顯示企業JDI就能改變之前的市場趁勢嗎,李星認為很難!
目前全球中小尺寸領域應用最廣、出貨量最大、產值最高的就是智能手機。而在智能手機市場中,除了三星與蘋果外,其它的市場幾乎全部集中到了中國企業手里。三星和蘋果的高端機型轉向OLED已經不可避免,現在市場能夠正常供貨的,也幾乎就三星一家。
雖然中國的手機品牌在產品發布會上還會以使用夏普、JDI的LCD屏幕為賣點,但是中國手機品牌廠商的高端機型市場份額十分有限,并且這些廠商的手機產品中,大部分中低端機型的面板訂單都下給了中國本土的面板企業天馬、京東方,即便還有部分中高端手機機型,除了也積極向OLED面板升級外,臺灣面板廠商的LTPS產能也要比JDI的更具性價比。
盡管JDI也說動了大股東INCJ投資OLED產線,但從上游產業鏈相關配套信息來看,除了鴻海拿到了可以量產的OLED蒸鍍機給夏普用外,JDI的動作還只是停留在紙上。而同一時間里,中國的面板廠商京東方則已經開始點亮了量產產線上的產品。如果OLED的量產技術跟LCD一樣,也全部固化在了量產設備里面,JDI還有什么量產優勢來參與競爭呢。
難道用上月底展示的全球首個RGB印刷工藝的OLED面板,這可是連實現量產技術都還沒開發出來的實驗室產品,而這種產品在JDI的顯示技術博物館里相信還有大把,比這更先進的產品JDI都可以在實驗室里造出來,問題是暫時還不能拿來換錢,JDI也不一定還能虧到這些產品可以實現量產那一天。
當東芝都把半導體業務對外出售的時候,日本顯示業界就該一次性讓JDI死掉,全部賣掉或直接關掉,而不是重復以往那種不痛不癢的出售部分業務,裁減一些人員來茍延殘喘。甩掉了顯示器件的產能運營包袱后,日本顯示界專心研發新型顯示器件量產設備或材料,守住這個占了整個產業鏈利潤五成以上的部分,不會被后端顯示器件產能運營虧損所吞沒,或許才是整個日本顯示業界當下的正確選擇。
否則的話,即便是建了再豪華的顯示技術博物館,技術量產實現還要被蘋果這樣的資本和市場左右才能實現,并且自己還不能從中獲益,只能虧本運營,那么終有一天,整個日本顯示產業界的積累,終將快速耗盡。
實際上,當任何一個產業快消品化后,日本的產業界都應該放下埋頭苦干的姿態,站起身來觀察一下市場戰況。當全球三分之二的面板投資和一半的半導體投資,都全部跑到綜合成本比自己低數倍的臺灣、韓國、中國等地時,日本業界是不是可以學習一下美國前輩,把自己的賺錢位置,也稍微往比現在更快、更多的地方挪一下。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