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昆明跨入智慧醫療時代

年逾六旬的昆明市民鄭大媽,最近為牙疼鬧心。

9月1日一大早,鄭大媽早早地就出了門,往醫院趕,8點多到了位于金碧路的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部大樓后,一下子有些不適應。她發現,自己原來熟悉的那一套看病流程,現在發生了大不一樣的變化,像銀行一樣,門診大廳里擺放了多臺自助終端設備,看病掛號,不需要再排隊人工辦理了,完全可以在這個終端上自主操作。

一個終端,真正實現了智慧醫療

在一臺自助終端機旁,記者遇到了一位名為劉杰的患者。這個年輕的小伙子一邊操作一邊告訴我,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這個終端機,用起來很方便,只需要把自己的身份證放上去,像在機場打印登機牌那樣,按照提示說明,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掛號、就診、繳費就可以了。

這便是現在被廣大昆明市民譽為的“指尖就醫”,其實也就是現在剛剛興起的智慧醫院。

早在2016年9月,年均總診療達200多萬人次的三甲醫院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與聯想智慧醫療合作,共同成立了“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聯想智慧醫療研究院”,本著患者第一的宗旨,以信息化為抓手,重塑醫療服務流程,顛覆了傳統就醫模式,為患者做到院前、院中、院后全程關懷,通過手機或網上預約門診;醫生開出處方后,信息自動傳到藥房,實現藥等人而不是人等藥的就醫環境;提升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實現醫院業務流程的優化和再造,攜手打造“互聯網+”醫療服務。今年6月2日,這套為省第一人民醫院量身定做的“智慧醫療系統”正式上線。

有了這樣的智慧終端,有看病需求的人可以通過自助機,或一部智能手機、一臺電腦,在辦公室,在旅途,在家中,隨時隨地進行預約、掛號、繳費,而無需再起大早到醫院里去排隊掛號等候,把一次門診時間從原來的3—4個小時縮短到現在的1個小時以內。醫院還考慮了老年人、特殊病人的實際,保留了個別人工服務窗口及綠色通道。

在院門診部工作的劉超告訴我,患者可以通過滇醫通、云醫在線App、微信、自助機、電話、現場提前8天隨時隨地方便地進行就診預約。所有號源采用分時段預約,患者在預約的時間點簽到后,直接進入診室通過刷卡就診。

據了解,自去年11月起,昆明市衛生計生委與某信息技術公司合作,建設了全市公立醫院統一預約掛號平臺——滇醫通。目前,昆明市、縣33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現了患者預約掛號、電子病歷的互聯互通及醫療數據全覆蓋;颊咴诶ッ魇谢蛟颇鲜炔环謺r間、地點,可以在一個公共平臺上快速便捷地進行就醫預約操作。

一張就診卡,包辦看病的全部流程

以前人們到醫院看病,需要起早貪黑辦理排隊掛號、購買病歷本,到診室排隊等候叫號,待醫生診斷開完處方后,又要去排隊繳費、拿藥,這個過程十分地漫長,往往要耗費患者的許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就是人們經常抱怨的“排隊3小時看診3分鐘”。

如今在這里,只要你擁有了一張就診卡,一切都變得十分簡便。

“預約可以精確到分。我們在每個環節上優化,努力讓患者少跑一趟路,讓大量病人只跑一次。”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信息中心主任謝穎夫介紹說。

為了讓記者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劉超還帶著記者到門診部現場進行了體驗。

原來,這張就診卡和銀聯卡大小相仿,在醫院的自助終端機上插卡使用,擁有患者基本信息、就診記錄查詢、檢查單打印以及支付、繳費等諸多功能。

其辦理過程十分簡便,患者只需要在終端機上把身份證放到讀卡器處進行掃描,識別身份證號碼后輸入手機號,點擊免費獲取驗證碼,然后再按提示進行操作,需要繳納五元建檔費,即可辦成一張就診卡。自助機分別與不同的銀行終端相連,可以自主選擇,付款使用現金、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均可。患者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就診卡預存、支付、補退所需醫療費用。

就診卡辦理成功后,患者即可插卡按提示辦理,在自助機上選擇就診科室、醫生及就診時間,預約就診時間可以精確到幾點幾分。

與以往不同、讓人特別滿意的是,患者在門診看完病,在醫生的診室里就能刷卡結算,而無需再跑到繳費處去排隊交費;如果是住院病人,則可以直接在住院部的護士站進行刷卡結算。

在八樓的遺傳診斷中心,一位滕姓孕婦在醫生診斷后,當場進行了刷卡結算。主治醫生李倩微笑著對記者說:“使用智慧醫療系統后,就診環境好了,等待時間大幅縮短,程序簡化且更加規范,醫患關系更加和諧,還可以多看幾個病人。醫生再不用手寫病歷,多了時間溝通,病人通過系統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方便以后的繼續治療!

一個遠程診斷中心,可以共享中外的優質醫療資源

9月1日下午,記者又來到了另外一所有名的三甲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只見,其門診部掛號大廳里同樣沒有了以往排長隊的人群,多了一臺臺自助機。

2點半,記者來到六樓遠程可視醫學診療中心,現場觀摩了醫生的一次遠程醫療診斷過程。

滿頭銀發的楊昆勝教授,這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端坐在電腦旁,正在對臨滄鳳慶的一位患者進行遠程診斷治療。這是一位34歲的男性患者,因大量飲酒等原因造成了意識障礙,已經處于昏迷狀態。

楊教授通過電腦終端一邊查看其病史,一邊同遠在鳳慶縣人民醫院的一位主管女醫生開展對話,詳詢患者的病情,經過與主管醫生和患者家人的詳細了解,楊教授認為對這個患者可以下一個“代謝性腦病”的診斷。

隨后,楊教授又來到另一個診室,坐在大屏幕前,與保山市人民醫院遠程診療中心的2位醫生開展了另外一個病例的遠程會診。楊教授告訴記者,他從2004年就開始遠程會診,平均一個月有十例,本周就已經進行了四例。

該中心的主管護師劉林告訴記者,醫院遠程診療中心依托昆明醫科大學,成立于2006年,現在通過“好醫友”又建立了中美會診中心,具有十年以上臨床治療經驗及良好聲譽的美國?漆t療專家博士定期坐診。針對各種疑難雜癥、危重病、罕見病患者,開展多學科專家會診,與腫瘤、肺病、肝病、眼科、內分泌、神經內科、心血管等方面的一批著名醫療專家開展了遠程醫療合作,實行“1對1”全流程協助,不僅經濟、高效、便捷,還全面、專業、權威,受到了患者的好評。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