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與起因
電子班牌是當今校園文化建設、數字化建設的系統之一,是學校日常工作、班級文化展示和課堂教學管理等實現智慧校園的應用載體。常規的電子班牌均是安裝于教室門口,顯示班級信息,當前課程信息,班級活動信息以及學校的通知信息,實現了學校日常工作與環境美化的完美融合,為全方位培育和打造校園文化環境提供了一個窗口。
然而,對于現行的公辦中小學校,由于學校均處于大班額,學校和班級的大量信息與資源呈現在班級門外學生有限的活動區域,其實更多的是基于校內學生之外的觀瞻群,對于服務學生及學校內部管理和文化影響就顯得資源不對稱,未能做到深層次的物盡其用。
二、做法與經過
1.了解班牌功能,實施布點移位
常規的電子班牌可由班級自行管理,也可學校統一管理。其功能可顯示年級、班級、班級徽標;班級風采展示,如班級活動、師生風采、班會視頻、學生發言、學生評比、作文展示;電子課程表,可實時從校園系統中采集課程信息,也可手工錄入課程信息,包括課程名稱、任課老師、當前課程、下節課程等;公共信息顯示,時間、天氣預報;通知信息顯示,例如放假通知,學校新聞,調課信息、尋物啟事等;考場公示,所有教室集中聯網統一發布考場名稱、號碼、考試時間、考場注意事項等;觸摸互動展示及考勤記錄等情況。
如此強大功能性的電子班牌,放置在教室門口有限的廊道空間,很難使其效能普惠到班級每一個學生,對于課間班級的學生出入亦是一種不合理、缺乏安全考慮的設置。因此,將班牌分布點由室外移至室內教室后墻,與班級后面黑板融合的設想成為我校班級管理的一大創想。
2.分析班級特質,定制班牌硬件
我們將橫式的班牌改為縱式,安置在后面黑板報的左側,便于與后面黑板報和諧布局?紤]到大班額學生安全,將觸控式屏幕改為普通顯示屏,屏蔽互動功能,減少人員外力觸碰。
由于學校是大班額公辦學校,開放、實用、簡易的使用決定了我們需要甄選電子班牌的功能,為學校和班級管理與服務提供便利。并在后臺終端設置機器的自動開、關機時間(即工作日8:00-17:00),同時也支持管理員遠程在線關閉指定的智慧班牌,以節省電量、方便管理。班牌在教室后墻,處于學生的身后,屛閃不會影響課堂學生聽課。
3.實現私人定制,提升平臺共贏
對班牌功能的私人定制,是本著能為學生和老師提供新穎的師生交流及校園服務而建立的智慧平臺。學校信息中心會同教學、德育、總務等部門負責老師共同學習、分析、敲定班牌的功能界面。最終形成以下幾大平臺功能模塊:周工作安排、通知公示、圖片視頻、學科作業、每日一讀等五大區域。
“周工作安排”:每周一由校長室發布一周校園教育教學活動安排,屬于班級群發模式,在班級告知師生周工作;
“通知公示”:由學校部門發布當天重要通知,學校師生群體事項公示,以及班級學生各項常規的公告和提醒;
“圖片視頻”:主要由德育部門展示學;顒印n}教育的APP及視頻資料,設置有聲和靜音兩種模式;
“學科作業”:本窗口是基于班級的點對點發布。設置了“語文”“數學”、“外語”三個欄目,供本班授課老師發布作業要求和評價有關內容,供學生及時獲取信息與要求;
“每日一讀”:可以讓班級的師生發布每日閱讀、一日名言、每天一詩等讀書指導性要求。
三、成效與啟示
1.電子班牌一定要能面向全體師生
教育技術裝備一定要能在校內發揮便捷的管理與服務,尤其要服務于全體師生,便于學校智慧化管理,電子班牌也不例外。我校在了解電子班牌強大功能的基礎上,有所選擇的定制實用、便捷的布點和功能,是在尊重校情的基礎上將現代化裝備最大化發揮效用,是理性地配置,科學的使用,是教育裝備為師生一次接地氣的學習和生活的改良。
2.電子班牌一定要成為“基于人”的平臺窗口
電子班牌作為教育裝備萬千設備的一份子,需要裝備管理團隊、后勤信息部門深入分析、理性選擇、科學配置。忽略安全,不顧實效,缺失師生認同,甚至一味地追求面子效應,是教育裝備和后勤信息化建設的禁忌。只有提升學校和師生智能化服務,為全員帶來便捷,才能成為有效的裝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