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建設智慧校園法寶之一——小機器大作為,電子班牌

電子班牌是教育信息化區域發展進程中,與學校德育深度融合的一個嘗試與探索。電子班牌以班級文化建設為主,主要發揮其在中小學德育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電子班牌也是信息技術環境的一個應用載體,其更好的日常輻射、滲透功能,可代替班級黑板報、墻體宣傳等,可應用普及科學知識,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管理能力、探究能力和信息素養。

電子班牌顯示班級及教室基礎信息、當前日期和時間、以及由傳感器采集的實時數據,同時顯示當前課堂所處的狀態。電子班牌具有多樣性的交互功能,隨著教育廳關于義務教育階段進行課改,走課制的實施,電子班牌解決了眼下急需的到班考勤統計硬件問題。通過電子班牌,每個學生還可以刷卡看到各自的課程表,到相應的教室進行刷卡簽到上課。電子班牌以班級為中心,班級層級考勤統計、信息發布、多屏互動等全部實現信息智能化,避免了走課制后,學生流動性強帶來的安全漏洞,教師第一時間便能了解到學生的到課情況。同時,老師可以課件、習題、試卷、微課等多類型的教學資源上傳至智慧教育云平臺,學生課后可以通過云平臺進行預習和再學習,輕松實現翻轉課堂。

電子班牌是智慧校園環境下的一個很好的應用載體,深入打通智慧校園學生和教師、教師和家長、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將智慧校園建設落地生根。

電子班牌是智慧校園建設不斷發展的產物,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部分體現。它包含以往電子班牌優點的同時,針對教改需求和學校使用場景的綜合考慮融合了教學需求的方方面面,加入了更多的實用功能,讓電子班牌更加靈活豐富。比如:根據教育部新課改要求推出的“選課走班”、根據教學需求推出的“互動課堂”等這一系列功能,本來需要通過單獨平臺管理實現,而現在只需要通過電子班牌就可以輕松管理實現。電子班牌對課前、課中、課后各個環節支撐,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實現教育信息化建設,推動教育變革落地。

電子班牌是以云平臺、云服務器為基礎,采用區域實施管理,實現大數據、資源共享,有利于學校信息化建設和交流,也更易操作管理、數據更安全可靠,有效降低學校使用成本;平臺系統不斷優化升級,版本升級云端控制,更貼合學校教育改革需求。

建設愿景

1、通過建設電子班牌智慧交互系統,完善智慧校園建設;

2、成為教育部新教學改革“分層教學”“選課走班”的可實現學校;

3、實現校內、班班之間的資源共享,豐富教育資源內容,提升教育權利公平性;

4、實現學校、班級、學生、教師、成績、考勤等信息展示,豐富學生及班級文化生活,推進班級文化建設,加強學生集體榮譽感,促使學生個人發展,提升教育信息公開性;

5、實現優秀學校、優秀教師、三好學生、活動評選等在線舉辦、提高學校及班級組織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提升學校行為公正性;

6、實現課堂教學效果及時反饋,促進教育改革,方便老師掌握教學進度,加強教育局對于各學校、學科、班級的教學效果把握。

一、硬件系統

設備概述

班智慧交互系統分為硬件終端電子班牌、智慧教育云平臺及用戶端。電子班牌為市場上最新一代智能電子班牌終端,基于班級日常需求,圍繞班級主體,實現了多樣性的功能需求。

電子班牌系統

電子班牌概況:展示學校公告(新聞)、班級通知、班級名稱、班主任姓名、教師學生人數、課程狀態、課程內容、教室位置、班風班貌、班級榮譽、考勤統計等;

刷卡考勤:統計當天出勤情況、刷卡同時實時拍照、上傳并推送到客戶端;

學校通知:可實時顯示學校及班級各類通知信息;

當前課程狀態:顯示正在進行課程狀態、課程內容、教室位置;

教師信息:顯示本班班主任及各科教師信息,可分別顯示各科教師對應的頭像及姓名,客戶端支持自主上傳圖片;

今日值日:顯示當天值日學生信息;

軸裝課程表:以時間軸的方式顯示今日及本周課程表,課程信息顯示詳細的科目內容、是否選課、所在教室位置等,實時亮色顯示當時所在課程信息;

課堂簽到:可為選課科目進行課堂簽到,生成課堂到勤率;

班風班貌:展示班級風采照片,可滑動翻頁;

班級榮譽:展示班級榮譽獎項國

學生作品:展示班級學生作品圖片,包括優秀作文、優秀畫作等;

學校新聞:實時更新學校最新新聞動態,多方位展示學校重大新聞事件,教師、學生、家長可直接在終端上查看學校新聞信息;

班級新聞:顯示班級發布的班級新聞內容。

二、電子班牌智慧平臺、手機客戶端

基礎數據庫

基礎數據庫系統是按照教育行業編碼標準而設計的標準數據庫,包括學校信息、教師信息、教室信息、學生信息、課程信息、考試信息、考勤信息等,通過建設基礎數據庫系統可為教育信息化建設打造堅實基礎,減少重復性投入。

平臺基于互聯網,主要將貫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學生、教師、資產和管理等基礎數據,按規范格式統一保存在數據中心。在技術支撐服務平臺基礎上,統一建設各類教育信息化應用,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的統一數據管理,便于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進行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

基礎數據管理

平臺統一管理各級單位、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基礎數據信息,實現基礎通用數據的維護一致性,以及對教育管理部門核心系統提供接口服務,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管理各級單位、學;A信息,包括單位名稱、編碼、負責人、聯系方式、類別、區域等,可以對所有單位信息單個新增、修改、刪除,或者進行批量導入新增、刪除操作;

管理單位和學校內所有教職工數據,包括教師姓名、身份證、手機、職稱、職位、部門、編號、卡號等,對區域內教師信息逐個進行新增、修改、刪除,或進行批量導入新增教職工操作;

管理學校內所有學生數據,包括學生姓名、學號、入學年份、學校名稱、卡號、家長姓名、手機號等,對學校內所有學生數據逐個進行新增、修改、刪除,或進行批量導入、刪除數據操作;

管理學校內所有教室數據,包括多功能教室,分別對應的教學班及課表。

身份認證管理

身份認證管理從產品理念、功能、性能、易用性以及性價比等方面完善平臺;而且在研發、實施、市場、營銷服務等方面進行專業化分工,為學校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身份認證管理平臺采用全新的認證機制。

三、管理平臺、客戶端功能(角色:學校管理員、教師)

信息發布

教師通知:平臺可支持發布教師通知,可自主選擇單個或者全校通知,通知可以平臺消息、微信消息及短信的形式送達;

班級通知:學校教師可登陸平臺發布家校通知,可按個人、班級或全部發送,班級可分為常規班和教學班,更適合新課改的要求;

班級榮譽、班風班貌:學校及班級管理人員可登陸平臺,上傳班級或者學校的風采照片,包括班級活動照片、班級榮譽、優秀作品、杰出師生等;

新聞:學校及班級管理人員可在云平臺上進行相應權限的學校新聞、班級新聞發布,及時更新學校動態;

活動:學校及班級管理人員可在平臺中發布學校及班級活動,活動可設置活動時間,是否投票,是否報名等一系列自定義功能。

考勤到課管理

考勤規則:系統平臺根據角色權限的不同,開放相應功能,學校管理員角色可以在線設置學生的考勤規則,包括周一到周日的多個時段,進行細化統計;

刷卡考勤:學生可在電子班牌終端刷卡區域刷卡,終端上的內置刷卡器則會實時讀取刷卡考勤數據,上傳至后方云平臺;

考勤統計:電子班牌終端實時上傳考勤數據,平臺將自動進行記錄統計,相應角色權限的賬戶,可登陸平臺,查看年級或全校的學生考勤記錄及考勤統計;

到課管理:系統可設置選修課到課考勤,學生在上課區間刷卡,平臺自動實時統計到課情況,方便教師知曉。

選課走班

添加課程:學校管理人員可在系統平臺里設置學校課程庫,該課程庫為全校所有課程信息的匯總,添加課程時需添加課程名稱、授課教師、課程分級、是否簽到打卡、是否開啟選課等;

設置課表時間:添加課程信息后可設置對應課程作息表,課程作息表支持每天十二節課的作息設置;

調配教室:學校管理人員在系統中需先新建教室,注明教室所在位置,然后新建年級班級信息,在調配教室功能下將教室與班級一一匹配。

選課設置

在新建選修課程時,選擇開啟選課,則學生就可以在電子班牌上直接進行選課報名,任課教師可審核學生報名是否通過,數據實時與電子班牌終端交互呈現。

 

教室課程表

學校管理人員可在系統中設置每個教室的教室課程表,課程表的課程內容可以直接找到課程庫里的課程信息進行添加。

走班管理

完成選課后,學生即可以在個人課表及教室課表中看到相應的數據,包括課程信息、任課教師、到課學生、在相應的時間段會自動顯示對應的班級信息。

課堂簽到

在這節課開啟課堂簽到功能后,學生可進行到課考勤,平臺自動統計到課考勤數據,實時更新至電子班牌終端,使教師更能把握課堂信息。

課堂反饋

學生在課后可在電子班牌終端上進行本節課的課后反饋,電子班牌終端數據實時同步至云平臺,平臺自動進行統計,以便教師及時了解課堂教學成果,調整教學節奏,提高學習效率。

作業布置

教師可平臺作業布置模塊下布置關于本節課的課后作業,學生可在電子班牌終端該模塊下點擊查看,避免作業消息遺漏。

四、用戶客戶端功能(角色:學生或家長)

評選回復:教師、家長、學生可在客戶端參與活動,支持點贊和評論回復;

展示反饋:平臺實時顯示統計結果,教師、家長、學生可隨時查看實時結果;

個人信息:登錄個人帳號,可查看個人信息、班級以及考勤歷史記錄、已報名活動、已報名選課等信息;可查看今日及本周課程表,并可點擊查看各科目詳細課程內容,包括課堂詳情、課堂簽到、翻轉課件、課后反饋、課后作業,形成學生的學習成長檔案;

選課報名:登錄個人帳號,可報名已開放選課報名的課程,選課報名功能下可查看已開放的選課課程、已選報名課程、未開放選課報名的課程等信息。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