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維康
2018年11月22日,深圳國際全觸與顯示展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聚集了國內外近1,000個知名品牌更有機會與超過36,000名來自36個國家地區的觸摸屏、顯示器、家電、平板電腦、手機方案設計和消費電子制造業買家前來參展。中觸電子,國內一流的觸摸屏企業,也攜帶其全貼合等系列產品前來參展,以其“產品最全,尺寸最大,效果最優”的特色吸引了來往的參展者,DS-360數字標牌網有幸采訪到中觸電子總經理董維康,為我們解讀中觸。
觸屏行業“老江湖”,引領行業發展
1999年成立,走過19個年頭,中觸可謂是觸屏行業的“老江湖”,而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其運營正如釀造著一壇美酒,在一切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越老味越醇。19年的中觸如今對于觸屏行業的發展以及常規技術的掌握也已經爐火純青。
總部位于深圳,在福建、云南擁有兩個生產基地,生產規模已達六萬平方米,主要觸摸屏產品從5寸至100寸有著全面覆蓋,涉及產品體系包含觸摸屏、全貼合、智能顯示等多樣化產品,應用以車載、教育、金融、新零售為主,進行全行業覆蓋,這是中觸如今的整體實力。
而在本次展會上,中觸主要展示了其行業首創的電磁、電容、全貼合的三合一產品。融合電磁的“為書寫而生”,電容的“極致觸控”以及全貼合的美觀,再次引領行業的新潮流
而據悉,在此類產品上,中觸已經花費了兩年時間來進行研發,實現了產品的穩定性保障,展會第一日就引起來大眾的興趣。
除此之外,據悉中觸在雙屏顯示、雙屏合一等方面同樣有著產品推出。
以中尺寸為核心,以大尺寸為方向
“中觸如今的主力產品還是聚焦于中尺寸,當中尺寸成為大眾潮流,中觸會選擇將重心向大尺寸偏移,我們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以及別人不能做的事!
據悉,目前市場主流產品應用形態均在“中尺寸”,即15.6-55寸,據了解,在65寸以下的產品而言,40%-50%的廠家均能在技術上實現。而在65寸以上,對企業則有著系列的挑戰。
一、從場地而言,中觸在大尺寸上有著三萬平方米的場地投入,引進大批先進超大尺寸設備。對于一般中小企業來說,想實現大尺寸觸屏的研發生產,并無足夠的生產場地以及超大設備。
二、技術選材難。于觸屏市場而言,ITO玻璃、ITO膜、納米銀、金屬網格、銅網等結構的觸控技術多樣化,導致新入企業難以選擇其一進行專注投入;
三、成本投入大。不同于小尺寸,大尺寸產品的成本投入多則上億,對于小企業來說,只能遠觀,而難以進入。
2013年涉入大尺寸,中觸同樣遇到了各類問題,所幸后期靠著扎實的基礎實力與強有力的技術團隊實現了技術突破與攻關。如今,中觸已配備了生產110英寸電容觸摸屏的生產設備。大尺寸甚至于超86寸的超大尺寸也成為了中觸的核心競爭優勢。
把握行業脈搏,競爭新機遇
舊市場接近飽和,新市場面向何方?中觸對數字標牌領域的發展較為看好。2018年,數字標牌呈現爆發式增長,電容顯示在數字標牌的應用受到關注,新零售的契機使數字標牌領域的觸控成為潮流。
“業界有言,數字標牌市場2018年有著800K的容量,中觸掌握著其中的50K。除此之外,在智能電子秤領域,是一個全新爆發點,明年,我們的出貨一定會成倍增加!
然而,觸控顯示作為精細化的技術領域并非能一蹴而就。以數字標牌而言,其對于美觀性、功能性、觸控性能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盡管三合一產品對于數字標牌行業的契合度較為完美,然而,這樣一個技術同樣充滿挑戰。如發熱問題、如電磁、電容一體將面臨的干擾問題。而中觸正是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完善自我,在創新創意中引領發展。
董總談到,在下一步的產品上,中觸將繼續在面向新零售、會議、教育的系列產品進行研發生產。
僅僅依靠技術自信,還難以形成品牌,沒有走向世界的企業,難以算得上是“一流企業”。中觸七年外貿,奠定了其在國外的實力和客戶認可,同時擁有著諸多優秀的代理商。而據董總談到,在下一步發展當中,還將繼續加大國際化步伐的擴張。
以國際化為方向,以世界名牌為目標,整合資源,與在納米銀、液晶玻璃等方面有著優秀成果的友商合作,實現產品價格的合理化以及產品質量穩定性,引領時代新潮流。中觸電子一直在不斷追求著自我的超越,實現從企業本身至于引領著產業升級,最終從而實現產業強國,科技強國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