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青島地鐵13號線建設搭起“智慧云”

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的一條重要交通線、經濟線,地鐵13號線的建設備受市民的關注。建設施工全程監控,施工人員、設備實時定位,軌道車臨近施工區就提醒、超速就報警,借助軌行區管理智慧云平臺,13號線實現了智慧化管理。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島軌道交通13號線工程軌道工區項目部項目工程師郝利東正是該平臺的建設者與引路人,通過他的探索,實現了地鐵13號線建設施工的遠程化調度指揮管理,提高了軌行區施工安全。

多方“取經”主導平臺建設

昨日,記者來到13號線項目部。郝利東利用休息時間為記者講述了智慧云平臺的“前世今生”。2015年,郝利東被公司抽調到青島西海岸新區參建地鐵13號線。“公司與地鐵各參建方工作常常是同時進行,一期工程中有將近一萬名工人,建設施工與人員管理常出現紕漏。”正因如此,他萌生了在地鐵施工現場加裝監控設備,保障施工安全的想法。礙于公司在這個領域并無經驗,所以他就自己上網查資料、向有經驗的老師傅請教,初步設計出了地鐵施工現場加裝監控的工程規劃。接下來他或是搭火車或是乘飛機,來來回回七次前往西安一家科技公司“取經”,在他的“軟磨硬泡”下,科技公司接手了為地鐵施工現場加裝監控設備的工程。接著他又“磨破了嘴皮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打消了與郝利東所在公司無隸屬關系的各參建方的顧慮,終于推動了在地鐵施工現場加裝監控系統,形成了智慧云平臺的雛形。

投入使用后,通過平臺終端顯示器,各參建方可監控各自建設工程的進展,并指揮工人工作,云平臺得到了各參建方的認可。后來郝利東又借鑒外地安全事故的教訓,并學習外國地鐵修建經驗,設計出了在工程中加裝定位報警裝置的方案。通過在軌行區安裝定位基站,給作業人員、運輸機具配發定位裝置,平臺監控中心可實時查看在施工現場各單位工人的數量和位置分布,這大大豐富了智慧云平臺的功能。在此之后,郝利東又推動了在所有進入軌行區的軌道車安裝臨近報警裝置,避免機車相撞和追尾。

引入新技術平臺將更智慧

智慧云平臺的“智慧”之處不僅在于能實時“看”,還在于能隨手“看”。在智慧云平臺各主要功能完備的同時,郝利東還將智慧云平臺移植到手機等移動終端,并在軌行區加裝通信終端,實現隧道內無線信號全覆蓋,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機實時了解現場狀況和工作動態。

智慧平臺不僅讓青島13號線的建設施工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建設進度,還讓前來參觀學習的佛山地鐵、烏魯木齊地鐵等建設方豎起了大拇指。可是郝利東對智慧云平臺的規劃并不局限于此,“這是一個兼容開放的平臺,它應該更智慧。”郝利東說,現在他與工友們正在籌劃著將BIM技術引入平臺,將來平臺也可實現在地鐵建設施工前,通過電腦3D模型預先進行施工推演,規避建設錯誤,更可實現所有建設施工信息的記錄。現在智慧云平臺正在朝著“過去”建設施工信息可溯源,“當下”建設進程與管理可監控,“未來”建設施工可推演的方向發展。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