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聯網+”工具助力智慧機場的打造
智慧機場的概念想要落地實現,并讓旅客實際感知到體驗的改變,需要“互聯網+”工具來推動。通過“智能終端化”、“萬物互聯化”以及“云端化”來實現機場運營和管理的技術的革新。
智能終端化:終端智能先決條件一個是數據在線,一個是傳感器。那么不僅手機、平板電腦可以聯網,手表、眼鏡、電視和汽車等也都可以聯網。經典案例既是,在機場部署iBeacon(一種配備有低功耗藍牙通信功能的設備),那么在整個機場都可以實現在線查詢位置以及獲取當前地理標識。在2015年的8月,北京智慧圖就與首都機場深度合作,推出全新互動感知平臺。讓旅客只需要在手機微信端“搖一搖”功能內即可實現在三座航站樓內隨時隨地查詢航班動態、周邊服務信息、機場出行提示等功能,并同步開啟了暑期“夢想旅行—我最搖擺”活動。而通過此次活動,首都機場也開啟了智能化發展的新階段。
萬物互聯化:兩臺電腦之間的連接為互聯網,手機之間的連接叫做移動互聯,汽車之間的連接叫做車聯網,各種物品的連接稱為物聯網。將來人人互聯,物物互聯,人物互聯,形成萬物互聯。
云端化:以往企業的習慣是在企業中有自己的服務器機房,現在的“互聯網+”帶來的另一個特征,即數據的云端化。除了安全性能高以外,數據儲存在云端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即只要有電腦,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提供持續性服務以及提取數據。
二、互聯網思維與數據推導商業決策
除了以上技術條件,“互聯網+”的思維幫助機場拓寬發展思路,而數據支持則讓機場再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有了應變的依據。
機場商業模式的本質是流量經濟,投資于飛行區、收益于延伸區是機場行業的經營特色。而機場商業模式的核心則是:航空主業不斷提升“流量”,努力延伸流量的“自愿停留時間”;非航主業轉化、提升流量價值。所以,創新非航業務挖掘流量價值對于機場商業模式的創新來說就尤為重要。機場只有通過互聯網工具連接用戶并將用戶數據化才能有效開發用戶價值并實現生態圈的建立。
擁有不斷整合與創新能力的北京智慧圖在經營方向和商業模式一直都緊跟市場前沿。在打造智慧機場方面,以獨有的通過WiFi+iBeacon技術,結合業界領先的空間大數據的儲存與分析,充分發揮互聯網模式先進性,把移動支付、互動感知、隨時隨地查詢航班動態、周邊信息、機場出行提示、反向尋車等服務在機場成功落地。幫助機場以建立生態圈為目標,在其“互聯網+”前行的道路上理性應對環境變化并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三、未來+
通過模式+技術+思維的創新,我們不難想象,未來機場通過智能平臺將航空公司、旅客、航空器、航班運營、地勤服務、安全防護、聯檢單位等有機融合,把所有單元進行聯通和互動,使各個運營單位在同一平臺上協同作業,真正打破邊界,實現“智慧”融合。
而作為用戶,將可以更加深入地沉浸到如此便捷的智能場景中,感受真正為自己而打造的獨特體驗。對于行業來說,這更將是由場景而生的全新商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