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深圳福田警方運用大數據打造智慧警務助力社會治理新格局

6月27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天安派出所,坐在勤務指揮中心前臺的群眾王先生正對著一部前后雙面顯示屏電腦,錄入丟失單車的報警信息。

王先生:民警可以在屏幕上同步看到我登記的信息,發現有疏漏能在第一時間補齊,效率提高了,我們也更加放心了。

天安派出所教導員計昕:往常市民到派出所報案,不管多簡單的案件,都需要辦案民警做案件筆錄,重復勞動,耗時耗力;如今,簡單案件市民均可在自助報警系統完成,只需按表格填寫案件筆錄后提交,便可馬上拿到報警回執。

眼前這一幕

只是深圳福田警方創新

打造智慧警務的小小一部分

近年來,在不知不覺中,福田區市民辦理港澳通行證簡單了,查戶籍檔案不愁了,城中村、出租屋安全事故也少了……群眾的這些切身感受,正是福田警方不斷創新基層基礎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所帶來的安全和便利。

福田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段廷杰

人民滿意是我們公安工作的追求。進入新時代,福田公安用信息化手段不斷強化管理、創新服務、提升效能,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不斷滿足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需求,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數據“跑”業務,智慧派出所應運而生

基層派出所是與群眾打交道最多的公安機關一線單位,各項工作千頭萬緒,是打防管控、服務群眾的重要基點,也是公安機關大力推進“四項建設”、創新社會治理的關鍵節點。

如何讓派出所生命力更加旺盛

便民利民服務真正落到實處?

福田公安集約基層公安業務,整合警務信息和警力資源,打造集勤務指揮中心、案件偵辦中心、案件管理中心、民事調解中心、戶政服務中心、警營文化中心為一體的“規范、智能、便捷、高效”的智慧派出所,率先探索信息化條件下基層警隊規范化運作的新模板,讓信息更暢通,執法更規范,服務更便民。 

王先生所用的自助報警系統包括扒竊、傷害、銀行卡盜刷等5大簡易案件模板,往常需要約30分鐘的案件筆錄工作現在已縮短至5分鐘。另外,勤務指揮中心的電腦中還同步顯示了對話文字。

天安派出所教導員計昕

這是個神器,叫‘語音云’,只要對著麥克風說話,電腦就會自動轉為文字。曾經的筆錄變‘口錄’,錄入準確率達90%,而且可以識別方言和外語,真正做到了向科技要警力,為民警減負。

對于市民來說,自己寫的筆錄往往更詳細;對于派出所來說,節省的警力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復雜案件上;利用智慧警務進行規范化執法,不僅節省時間和警力,服務群眾更加便民、高效。

此外, 智慧“感知云”、“大數據云”等則將現有的大數據信息研判與警情指揮處置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在對每日突出警情、階段性警情和綜合性警情深度研判的基礎上派單作業,全面提升了指揮調度的精確性和路面勤務警力接處警的效率。

理念至上,讓管理服務更加接地氣

深圳市民施華

“以前辦理港澳通行證簽注,我都是到辦證大廳排隊,很耽誤時間,自從街頭有了警務E站,24小時都可以來辦簽注,1分鐘就拿到證件,即辦即取,方便快捷”

▲出入境自助辦理一體機

 

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

是福田公安實現便民服務最大化的基本要求

針對群眾赴港澳出境業務量大、窗口辦證難以滿足需求的問題,福田公安整合相關業務數據、簡化辦事程序,把出入境和人口業務鏈接進入互聯網,群眾可以用網頁、APP、微信等形式,在網上提交申請、資料、打印回執等;

同時啟用24小時自助辦證大廳,并在街頭巷尾、人口密集區域布設全天候自助辦證設備,群眾在網上或家門口就可以辦理出入境、人口等民生業務,最多跑一次、立等可取,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居民身份證自助辦理機

福田公安將戶籍檔案電子化,轄區內700多萬份戶籍資料全部實現電子化存儲,并為市民提供戶籍檔案電子化查詢。市民如需查詢、調取戶籍檔案,只要到附近派出所戶政室自助查詢機一鍵式搜索,便可快速找到,高效便捷。

我們的改變就是要從老百姓的需求做起

從細節上改

從便利上改

從效率上改

警務工作“智慧化”的體現不僅限于科技手段,大到派出所的勤務指揮中心——集值班管理、警務調度、信息研判、視頻巡查、執法監督、服務群眾等,小到一個視頻檔案袋,都是警務“智慧化”的結晶。 

視頻檔案袋

這里的檔案袋不同于普通檔案袋,福田公安自創的視頻檔案袋封面內容“相當豐富”,包括視頻來源、文件提取地點、提交方、證明內容、提取民警簽名,甚至出警有效時間段都精確到分秒級別。

一個小小的視頻檔案袋

可以規范整個執法過程

計昕說:“民警出警必須詳細填寫檔案袋,調取監控錄像——當事人簽名,監控錄像損壞——當事人簽名,監控錄像丟失——當事人簽名,將執法過程做到透明化、規范化!

天安派出所案件管理中心民警 

以前案件檔案、案件證據較為傳統,“智能化”程度較低。隨著案卷逐漸增多,民警查找卷宗時需要一份份去翻,比較麻煩,如果保管不善,還會有遺失的風險。

而案件管理中心建立后,案卷材料統一管理、辦案流程全程監控、嚴格交接登記手續、及時組織執法考評,通過規范化管理,民警調閱卷宗更加快速便捷,也能防止檔案、證據遺失。

 “深云平臺”系統

首屆全國公安機關改革創新大賽金獎獲得者、福田分局八卦嶺派出所教導員盧懷農

福田公安充分運用深圳市公安局“深云平臺”系統,民警通過社區警務APP,可隨時隨地利用大數據資源作為有效數據支撐。

福田公安的路面盤查模式已經由過去“手抄回派出所錄入”模式,升級為“現場盤查、拍照、采集”新模式,社區民警80%的警務工作可以通過“深云系統”在警務手機上完成,使“腳板警務”向“指尖警務”跨越,讓基層基礎治理“精細化、信息化、規范化”變為現實。

塊數據“壓“責任,社會治理重心持續下沉

新型社會治理不僅是政府治理,還需要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市民群眾自身發揮作用。針對城市消防安全隱患,福田公安自主創新研發“城市安全隱患排查系統”,通過數據集中和共享途徑,變“條數據”為“塊數據”,壓實塊責任、主體責任,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福田區水圍社區居民馬女士:“我們生活在水圍村真的很幸福,因為這里很安全。ㄘQ起大拇指)”

這個有600多年歷史的水圍社區,地理位置優越,常住人口多,外來人口多,管理難度大,治安、消防工作壓力更大。

居民莊先生:“曾經的水圍村,環境比較差,消防隱患不少。近年來,在政府大力主導下,公安部門加強整治力度,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水圍社區的環境的確不輸于其他高檔社區,地面墻面干凈整潔,路面街面秩序井然。

消防‘水圍模式’ 

福田消防監管大隊于代斌政委:

“福田公安創新消防‘水圍模式’,理順消防責任關系,一棟一檔案責任層層下沉,轄區治安、消防基礎得到明顯夯實!

‘一棟樓一檔案’ 

水圍社區每家每戶都有一份檔案,里面涵蓋建筑責任名片、房屋詳細登記資料、商鋪資料、消防安全責任書等一系列文書,具體而細致地錄入了每一棟建筑責任人、使用情況、消防安全設備配置等內容;

檔案中還存有安全檢查表,記錄了每一次的檢查、整改、完成整改的信息。

水圍社區消防中心還對社區業主、居民、商鋪經營者進行定期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在模擬消防事故的體驗中心、急救培訓室等場所內完成。

福田區水圍社區居民馬女士:“社區居民都會被邀請參加安全培訓,所有的租客來到水圍村的第一課也是消防安全。人人都是消防安全員,大家都會在日常生活中自檢自查,我們的安全感日漸提升!

福田區所有社區、樓宇網格員、樓管員的手機里都有“城市安全隱患排查系統”,樓管員定期將每棟樓檢查情況拍照上傳,由網格員進行審核;網格員審核、檢查的情況通過網絡上傳交由消防辦核查;消防辦將檢查情況上傳后,由消防民警核查。

福田公安分局福強派出所所長羅海濤

民警不再像過去每天疲于在大量樓宇之間奔走檢查,而是通過“系統”APP由樓宇管理處、房東業主按要求自主排查隱患、主動整改、及時上傳,分局消防監管大隊通過系統隨時監管建筑物消防隱患排查情況,把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壓實到管理處、房東。

2018年上半年,福田區火災事故同比下降47.1%,先后探索“水圍”、“玉田”等城中村治理新模式,為城市治安消防安全,尤其是城中村安全治理提供了參考。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