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需要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無人便利店興起,這無疑是對傳統的便利店的一個沖擊,面對無人便利店越來越多,傳統的便利店的營業方式也似乎趕不上了。
無人便利店購物基本上要經過四個步驟:1.掃描二維碼智能識別開門;2.進門后選購商品放在指定收銀檢測區;3.多種方式在線付款;4.取走商品后系統控制大門自動開啟
說到技術手段,無人便利店需要用到的黑科技非常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應該是最基礎的應用,包括對商品的分類、標簽、識別和支付,另外AI信息技術,人臉識別等等,但最關鍵的技術之一還是智能安防,畢竟魚龍混雜難免會有心懷不軌的消費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人為造成的損失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這樣依靠人工智能技術和后臺管理系統構建的無人便利店極大地減少了人力成本,而且門店擴張可快速批量復制,邊際成本也隨之遞減,單位面積盈利能力達到最大化。
無人便利店正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青睞,當然也還有處于觀望中的,畢竟創業風口太多,商業模式還有待驗證。不可否認的是,無人便利店解決了傳統便利店的痛點,如租金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市場競爭激烈等等。
事實上很多傳統小型的便利店已經走在淘汰邊緣,逐漸被連鎖品牌便利店所取代,若無人便利店成為未來商業零售趨勢,傳統便利店將無容身之所。
無人便利店的前景到底怎樣?
2016年底,亞馬遜首次推出線下實體無人超市Amazon Go,無人零售的概念賺足了眼球,并對國內的新零售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ヂ摼W大佬們紛紛試水線下無人零售領域,爭先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阿里率先提出新零售概念,并宣布將落地無人零售計劃,首先呈現為“淘咖啡”快閃店;京東隨后落地無人超市,并在會議上表示今年京東便利店每周新開1000家;蘇寧也不甘落后,推出了自家無人超市品牌“蘇寧體育Biu”,專營體育用品。
隨著消費升級、產業結構調整、人口結構變化催生出來的“便利”需求,便利店在我國正處于快速成長期。據《2017年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規模預測》顯示:便利店銷售額三年以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其增長速度跟超市、百貨的銷售增速嚴重放緩形成了鮮明對比。
近三年資本迅速涌入該行業,2017年就有多家無人便利店創業項目獲投,融資金額超過20億,其中紅杉中國、紀源資本、啟明投資等投資機構已經入局無人便利店項目;乳業巨頭伊利計劃在2000多個社區內推廣,和深蘭科技合作推出的無人便利微店;“未來說無人超市”在上海、廣州、杭州、安徽等地多家門店即將開張;娃哈哈宣布3年內開10萬家無人店……從一系列資本涌入無人便利店領域的動作來看,無人便利店的優勢不再贅述,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在無人零售的藍海里,老板們真能躺著賺錢嗎?
一些“入局者”給自己算了一筆帳。智慧點無人共享商店主要將自己的 “盒子”落在社區,該項目負責人表示,大概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回本:
“與傳統店相比,其實無人便利店更像是一個搭建起來的無地基玻璃盒子設備,而無人售貨機則根本就是一個裝置。因為無人店是一個搭建的玻璃盒子概念,所以并非傳統便利店那樣是一個物業,無人便利店是不需要租金和店內人工的。
我們開店是基于與合作伙伴的商談,比如盒子(無人便利店)進入社區開店則需與社區物業、開發商等達成合作,經過他們允許再進入。在無人的模式里,沒有租金和固定鋪位,通過和小區物業深度合作,雙方一同維護設備,并實行利潤分成——物業方將得到銷售額的5%~8%!
“一家無人便利店的投資額在10萬元左右,以我們目前營業來看,單店每天的營業額在2000元左右,即一個月有6萬元收入,毛利率在35%左右,再去除分成等,我們估測單店8個月~1年可以回本。且因無人店沒有進場費之說,所以供應商更愿意和無人店合作!
香港廣業集團旗下的智慧點無人共享商店項目負責人周總監則表示 ,智慧點的成本大概是在10萬元左右,客單價大致在22元~24元,每天的營業額能達到2000元,同樣采取與社區合作分成的模式,沒有租金成本。似乎,“盒子”類的創業者,都將單店投資回報的年限定在了1年左右。
無人便利店收益案例分析
人工、租金成本降低成為無人便利店最直觀的亮點,因此許多人認為經營無人便利店更賺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采訪到了一位的無人店的經營者,了解到他的盈利模式。劉先生是智慧點浙江的加盟合伙人。今年3月,劉先生的第一家店在地鐵站順利開業了,開業當月就賺錢,這家店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旺季的時候月利潤達到5萬多,而淡季的時候也有將近2萬的月收入,讓他那家不到14平米的小店,一躍成為智慧點的明星店鋪。
問及五萬利潤怎么來的,劉先生簡單算了一下賬:旺季,每天的銷售額大概在9000元(他補充道:今年破萬應該很輕松)。9000乘以30天乘以大約0.31的毛利率,減去幾萬房租,水電5000元,包材報廢5000元,人事15000元。
如今,劉先生在智慧點的日子已經有幾個月了,他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可能不到年底,他的第一家店就可以回本了。
而智慧點公關負責人回復我們稱,一個15平米的盒子,可售賣商品數量和40平米便利店相比,約800個SKU(單位庫存量),同城搬運費用不超過2000元,投入成本和試錯成本都較低;每月運營成本僅需2500元,投放當月即可實現盈利。從經營者的回復看來,經營無人便利店總的來說是盈利的。
一位業內人士則從投入成本、試錯成本、運營成本以及運營流水等方面向我們算了一筆賬。
他舉例,從投入成本看:無人便利店需要10萬左右,傳統便利店需要40萬;試錯成本:無人便利店可移動,若不賺錢可以遷移到別處,同城遷移費用需要2000元左右,傳統便利店遷店費用在10萬元以上;運營成本:無人便利店每月2500元,包括場地費、電費、維護費等,傳統便利店每月至少需要1.5萬元。盈利方面:無人便利店日盈利可達到300元以上,傳統便利店在2000元左右。
他認為,對于商家而言,無人便利店大大減少了資金的投入,成本會低一些。傳統便利店運營成本高,移動不方便,且受無人便利店新型消費方式的沖擊,收益大不穩定,F階段社會的發展趨勢是讓我們從傳統零售向無人零售轉型。
結束語
在無人便利店創業這一圈子里,大多數玩家都認為,無人便利店只是零售業無人模式的一個簡單型態,“無人”模式真正的目標,是把服務和商品從“最后一公里”推向“最后一米”。物聯網相關的智能方案也隨著無人便利店的火爆迎來又一個藍海。面對來越多元化的消費模式,無人零售正在改變城市人生活方式。無人便利店已經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風口,相信站在這個風口中的無人便利店,也會隨著這個風口飛的更高,走的更遠。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