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大而全”企業和“細而!逼髽I目前的生存狀態,專題策劃小組兵分兩路,針對生產廠家和經銷商分別設計出一份調查問卷,通過客戶拜訪、市場走訪等方式完成了此次調查任務。
正如前文所說,此次調研的對象中,“細而!币庵改切⿲W⒂诩毞诸I域,產品在細分領域上更專業的企業,“大而全”意指那些企業規模較大,產品線較全,但在產品性價比和渠道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的企業。根據本次市場調查回收問卷的數據顯示,40%的受訪廠家屬于“大而全”范疇,60%的受訪廠家屬于“細而!狈懂。
通過調查,記者發現如今專門代理一個品牌的經銷商數量有減少的趨勢。在同一批經銷商中,過去專門代理一個品牌的經銷商達74%,如今專門代理一個品牌的經銷商只剩63%,由此可見,現今經銷商對于品牌的忠誠度有所下降,若“大而全”企業在性價比方面不加快提升,忠誠的客戶數量將有可能逐漸減少。
經銷商調查結果
據調查結果顯示,經銷商現在的主營產品種類比較多樣,沒有出現過度集中銷售某種類型產品的情況。但是,從他們主營的產品可以看出,經銷商銷售的多是市場上比較常見和比較受客戶歡迎的產品,那些“非主流”產品占的份額很少。
經銷商選擇某品牌產品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品牌上新品速度快、產品是其品牌的拳頭產品、產品性價比高是經銷商做出最終選擇的主要原因。經銷商表示,這三個主要原因對產品的銷售有很大的影響,作為經銷商,他們當然會選擇更好銷售的產品。
經銷商現在選購產品多數是專門代理一個品牌,不同品類的產品選擇不同的品牌的只占了4成不到。很多經銷商表示,他們以前就開始代理某一個品牌,合作久了也就一直在代理該品牌,雙方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信任,懶得去換其他品牌。
與現在相比較,以前的經銷商更多的選擇專門代理一個品牌的產品,而選擇分散購買的經銷商更是只占到了20%左右。經銷商表示,以前沒想那么多,只是看到哪個品牌的產品銷售得好就代理哪個品牌,即使其他銷售沒那么好的品牌有好的產品,也不會去代理。
廠家調查結果
從客戶購買選擇的產品品類調查來看,買1—2個品類的產品有35%,全品類購買的有20%,3—5個品類則是大多數客戶在購買產品時的選擇,比率有45%;從產品的利潤點來看,利潤為5%—10%有40%,利潤能達到20%以上的目前為止只是少數企業能做到。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燈飾企業生產把LED筒/射燈、LED吸頂燈視為拳頭產品的比例最大,其次是LED天花燈,上述三種產品已然成為燈飾企業生產的必需品,F代人對居家生活環境訴求不斷提升,大多數都主張住家環境能夠營造一種簡潔溫馨的氣氛,而LED整體家居照明近年來異軍突起,LED產品憑著簡潔的外觀和節能等優勢開始闖入萬家燈火,隨之而來的是企業抓住機遇,大力開發生產,以迎接消費者的需求。
記者在走訪市場調查中,還發現一種現象:生產產品越全面的企業,他的拳頭產品未必就多,當中有一家企業產品系列全面,拳頭產品也有4種;這是記者在做調查中看到的唯一一家,在回收的市場調查問卷當中屬鶴立雞群了!1種”拳頭產品是大多數企業的現狀,緊隨其后的是有“3種”的拳頭產品。據統計得知,銷量最高的產品,LED筒/射燈、LED天燈和LED吸頂燈則是三足鼎立,相較其他品種產品來說遙遙領先,這反映了整體家居未來市場前景具有巨大潛力。
記者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所得,無論在生產該品類產品的企業數量上,還是被視為拳頭產品和銷量最高的產品的比例上,LED筒/射燈、LED天花燈和LED吸頂燈都占據前三甲的位置。而這個結果與經銷商調查結果相符合:LED筒/射燈、LED天花燈和LED吸頂燈在經銷商銷售的前五強榜單內,其中主營LED筒/射燈的經銷商占比15%,主營LED天花燈和LED吸頂燈的經銷商各占10%。
受訪廠商的調查數據顯示,購買產品時選擇3—5個品類的客戶幾乎占了一半,占比45%,這個結果恰好也與經銷商調查結果相符合。即使是“大而全”企業,其客戶購買時也大多選擇5種品類以內,購買1—2個品類和購買3—5個品類的客戶各占40%!凹毝鴮!逼髽I遭遇的情況也與之相似。
在企業產品利潤方面,除了利潤在5%以下、20%以上等特別區域外,隨著利潤率升高,企業所占比例越小。利潤在5%以下的企業占比5%,利潤在5%—10%范圍內的企業占比40%,利潤在10%—15%范圍內的企業占比25%,利潤在15%—20%范圍內的企業占比5%,利潤在20%以上的企業占比15%。
當然,“大而全”企業和“細而!逼髽I產品利潤情況各不相同。在“大而全”企業里,利潤在5%以下的企業為0,利潤在10%以下的企業占比38%。反觀“細而!逼髽I,利潤在5%以下的企業卻占了30%,利潤在10%以下的企業占比60%,可見,很大一部分“細而!逼髽I的產品利潤非常低,由于“大而全”企業費用高、成本高,在售價上保障了一定的利潤。此外,不管是“細而專”企業,還是“大而全”企業,利潤在10%—15%之間的企業占比幾乎一致,“細而專”企業為24%,“大而全”企業為25%。可見,利潤率逐漸下滑已成行業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