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國大陸面板的出貨面積首次超過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面板生產國?v觀面板行業發展,從1970年顯示技術開始商用至今走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顯示技術的開創及小規模應用,從以CRT為主導技術到向LCD技術過渡并實現小規模量產;
第二階段,20世紀初,韓國、臺灣廠商依靠逆周期投資實現彎道超車,在產能規模上反超日本企業,并迅速由規模優勢進階到技術引領;
第三階段,近年來,依托得天獨厚的電視整機產業鏈資源,以及產業投資的政策驅動,中國大陸面板企業的投資布局快速擴張,以京東方、華星光電等為代表的企業,僅用了十余年時間就完成了追趕、反超韓日臺企業。
但經歷以產能擴張拉動的高速增長之后,中國大陸的半導體顯示產業將如何建立持續的競爭優勢?
以5G技術為契機
孕育顯示應用新需求以加速產能去化
半導體顯示產業從發展之初,由于獲利性好、參與玩家眾多,具有明顯的周期屬性。近幾年,伴隨全球高世代線產能的投產擴張,加劇顯示面板行業的周期性波動,2018年、2019年是面板產能集中釋放的高峰期,供需關系隨著面板廠策略的改變(如關廠轉產、新產能釋放、淡旺季備貨、產品結構調整等)出現不定期的持續波動。如何走出周期困境?
長期來看,2020年后基本沒有新增產能。同時,全球5代線以下的低世代線使用壽命將逐步到期,開始關廠或轉換產能周期,三星顯示今年下半年即將關閉1~2座8.5代線工廠,LGD的轉產計劃也已提上日程?梢灶A見,供給側將由高增長轉為逐步下降。
需求方面,市場一直缺少量化分析,但華為的入場為行業打開了顯示應用的想象空間。智能大屏將以何種方式呈現,我們無力推測,但終端產品形態和應用場景的日益豐富,正在走入每個人的生活。
根據奧維睿沃和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商顯整體市場規模達到745億元,同比增長32.2%;車載顯示面板2018年出貨總量約1.6億片(不包含后裝),預計2019年出貨1.7億片,車載屏幕大尺寸化以及滲透率在不斷提高;隨著5G技術的發展,交互白板、拼接屏、廣告機以及電子競技等細分領域都將進入井噴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