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Mini LED背光成本仍是最大痛點!廠商是如何應對的?

2019年,Mini LED依舊熱度不減,在各大顯示展上一直都是一大熱點,備受行業關注。

目前,Mini LED的應用分為兩種:背光和RGB顯示應用。 

根據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2019 Mini LEDHDR高端顯示器市場報告》,Mini LED背光技術經過近3年的開發后,2019年將正式在顯示器領域與OLED直接競爭。 

可以說,Mini LED背光正處在一個蓄勢待發的時期,擁有無限機會和可能。

誰應主導Mini LED背光的發展? 

Mini LED產業鏈涉及各個環節,從材料、設備、芯片、設備、封裝到終端應用等。由于Mini LED背光還處于技術發展的前期,需要克服的障礙還是有的,在目前產品路線未完全定型的情況下,誰應該主導Mini LED背光的發展? 

第一種觀點認為,一個產品從概念到走進現實,需要產業鏈從上到下的協同努力才能提供具有性價比的方案,沒有終端的驅動,產品很難走進現實。由于Mini LEDLED封裝行業的一個新興技術,各家都在研發確認,因此在產業發展的前期,終端的主導特別重要。

第二種觀點認為,因為Mini LED并不是全新的產品,與常規直下式滿天星LED背光原理相似,作為制造業從業者,認為主導Mini LED背光發展的關鍵仍是芯片和設備。 

第三種觀點認為,Mini背光的發展,目前初級階段應該由封裝和終端應用聯合主導,整個Mini背光的解決方案一定是封裝和終端應用聯合開發的結果。 

第四種觀點認為,為了提高顯示器產品附加價值,薄型化、高亮度、多分區、高對比度,需上下游供應鏈共同合作開發,每個環節都很關鍵,唯有共同提高產品性價比,才可讓大量導入,讓所有消費者享受。

 業界各抒己見,反映出業界同仁對發展Mini LED背光的熱忱,旨在協同全產業鏈積極拓寬Mini LED背光的應用領域,尋找新的行業發展契機。

應對未來價格走勢,各廠商有妙招

Mini LED目前最大的痛點就是成本。業界普遍認為,目前Mini LED背光在未放量的情況下,從原物料、芯片到封裝,實際價格都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因此,目前Mini LED背光主要針對價格不太敏感的應用領域。但隨著產品技術路線的成熟,配套材料、設備能力的提升,Mini LED背光未來的價格將會穩步下降,逐漸導入到大眾消費品中。

面對未來的價格走勢,各家在控制成本上都有做哪些努力?

華燦光電

一方面會從研發著手,不斷提高芯片的性能,變相地帶動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公司會進行生產成本持續下降的優化管理。

國星光電

國星光電在Mini LED起步比較早,具有先發優勢,這在成本控制上也會體現,設備、生產效率、BOM成本均會表現出來,產品高精尖的技術含量也會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另外國星也是在整個產業鏈上布局,芯片、封裝、背光模組均有一定規模,這將使得國星在Mini LED背光成本控制方面具有優勢。

晨日科技

作為材料廠商,晨日率先推出EM-6001錫膏,填補國內在這塊的產品空白,晨日的定位是材料方案解決商,以錫膏作為供應鏈入口,把自主研發的硅膠及環氧膠帶入Mini LED、Micro LED產業鏈。

鴻利智匯

隨著產品技術路線的成熟,鴻利智匯在封裝過程中會從效率、良率幾個方面大力提升,從源頭上降低因為效率、良率導致的成本高的情況,同時隨著產品的量產,也會對主要原材料進行相關優化,積極控制產品的成本。

瑞豐光電

瑞豐規劃了項目的路線圖,不斷優化產品性能,提高產品性價比。同時在內部生產管理等制程技術上也在積極步局提升效率以降低成本。

兆馳

公司自成立至今一直貫徹的理念是‘好產品,做出來’,產品研發保持領先,同時產品工藝也在持續優化,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全員參與生產的效率提升;同時依托江西半導體,在未來將輸出極具優勢的‘兆馳芯’品。

隆達電子

在相同混光距離(Optical Distance)下,隆達可提供最佳化顆數設計的Mini燈板以提高價格競爭力,并且和上下游供應鏈共同合作開發,期許能將好產品大量導入消費性產品。

Mini LED背光發展面臨不少挑戰

現階段Mini LED背光產品的發展主要挑戰在于成本,背光價格仍較高,這也成為業界的共識。

此前,業界原本期待的Mini LED背光高端智能手機預計在2018年底推出,但是由于制造商大幅降低了用于手機產品OLED的價格,導致其競爭力下降,缺乏價格優勢,智能手機廠商一直不愿意采用Mini LED背光技術,并且暫緩了Mini LED背光的高階手機開發進度。因此,假如Mini LED要抗衡OLED,就需要達到一定的性價比,方能突顯Mini LED的優勢。

除了成本之外,現階段,各廠商Mini LED背光產品、方案等存在差異,基本處于“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其中,鴻利智匯認為,目前Mini LED背光,各家對產品的定位不一,終端應用方向也不一致,工藝也需要不斷的優化;瑞豐光電認為,應用產品定義還沒有共識,技術路線還沒有確定,轉移、修復和拼接還沒有解決好;兆馳認為,由于終端需求差異化,導致產品方案差異化,目前Mini LED背光方案、方式存在差異。

Mini LED背光產品讓終端廠商有了更多的選擇,能否長期立足需要接受時間的考驗。TCL認為,與傳統LED背光相比,Mini LED背光使用的LED數量大大增加,對于整機,理論上講,LED出現問題的幾率會成幾何基數的增加,但由于驅動電流較小,這個問題有待于市場的檢驗。

此外,對于Mini LED背光來說,與之相配合的設備以及材料不能使用常規設備,間接地提升了整個產品的研發成本以及周期。再加上Mini LED能耗部分尚未優化,讓續航力跟視覺效果無法兼顧,這也是較為挑戰的部分。

盡管目前Mini LED背光發展面臨了一部分阻礙和限制因素,但是業界非?春闷湮磥淼陌l展。

國星光電認為,Mini LED 背光已經發展非常快了,阻礙和限制因素也越來越少了,相信隨著封裝設備的效率提升,將大大降低Mini應用的成本,Mini LED背光的滲透率將會不斷提高。此外,兆馳認為,未來Mini LED背光的最終產品成熟以后,會逐漸統一為1-2Mini LED背光類型,屆時各家會有針對性地降本增效,使Mini LED顯示產品大眾化、被更多的用戶所接受。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