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板產能過剩趨勢仍在延續。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規模為1.4億片,同比增長3.6%;同期,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產能面積同比增長12.2%。出貨的增速低于面板產能增長的速度,行業庫存逐步走高。在此環境下,今年上半年我國又有三條高世代面板產線陸續投產,它們分別是華星光電(CSOT)深圳10.5代線、惠科(HKC)滁州8.6代線以及富士康科技集團投資的超視堺廣州10.5代線。市場釋放產能過剩信號情況下,仍有新的產線不斷投產,各大面板廠商是否應該及時調整產能結構,以面對供過于求帶來的市場風險呢?
新增產線提升我國面板廠競爭力
2019年上半年投產的三條面板產線,其產品主要是大尺寸電視機面板,也算迎合了近年來彩電市場偏愛大尺寸的消費趨勢。因此,分析師們認為這三條產線投產對于提升我國液晶面板產業的競爭力有積極作用。
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劉暾告訴記者,上半年量產的兩條10.5代線,其目標定位是4K、8K等高分辨率電視產品。群智咨詢(Sigmaintell)研究總監張虹分析認為,不同世代線的產品布局有所差異,G10.5代線主要聚焦65英寸及75英寸大尺寸面板生產,G8.6代線主要生產50英寸、58英寸及70英寸面板。前幾年量產的面板產線主要為G8.5代線,今年量產的G10.5代線和G8.6代線對G8.5代線的產品有一定的補充。
奧維睿沃高級分析師曹媛也認為,新增的三條產線在尺寸方面各有側重,華星光電10.5代線以切割43英寸、65英寸、75英寸面板為主,HKC 8.6代線以切割32英寸為主,還可切割50英寸和58英寸面板,超視堺廣州10.5代線則主要切割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前期以65英寸爬坡。
在曹媛看來,10.5代線的建設也提升了我國在大尺寸產品上的競爭能力;隨著彩電的平均尺寸逐漸上移,6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產品市場逐漸增大,高世代線的建設有利于我國面板廠進入并擴大高附加價值產品領域內的競爭力。但是,她也指出,相比全球需求市場的緩慢上升,超高世代面板產線的陸續建設投產提升了供應能力的同時也有可能加劇供過于求的情況。
IHS分析師吳榮兵表示,新的產線其技術核心與已有產能沒有太大差別,未來將提升43英寸、50英寸、65英寸和75英寸等產品的供應量,或將引發更激烈的競爭。
全球面板產能供過于求情況堪憂
當今液晶面板產能過剩的情況,不僅影響到面板廠商自身的獲利甚至對下游整機廠商盈利情況造成了較大程度的影響。群智咨詢(Sigmaintell)指出,需求增長動力不足與不斷增長的面板產能之間矛盾日趨激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供需嚴重失衡,電視面板價格在經過2018年下滑后繼續向下探底。在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面板價格降幅擴大,不少尺寸面板價格已接近現金成本,使得面板廠承受巨大的虧損壓力。此外,2019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出貨數量占全球總量的45.8%,占比近半,規模優勢凸顯。
曹媛認為,整體液晶電視面板市場都處于產能過剩的情況,其中50英寸、55英寸、65英寸等大尺寸面板產品的供需情況較為嚴重。隨著新增產線的增加和面板價格的下降為了更高利潤率面板廠更愿意生產55英寸及以上產品,但需求市場的增速遠不及供應端的增長速度,加速了產能過剩。因此在原有5條8.5代線基礎上,2017年起我國面板廠商又陸續量產了1條8.5代線、4條8.6代線和3條10.5代線。盡管各家面板廠出貨計劃已有意調整,但新增產能過多并分散,整體仍有增長。
張虹認為,近年來電視面板產能增長過快,造成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供需失衡。其中,中高低端面板供應過剩情況均比較凸顯,但高端產品主要由韓國和我國臺灣廠商主導,供需情況相對較好。
面板產能過剩對下游整機廠商的影響,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將降低下游企業的盈利能力。曹媛認為,上游產能和下游企業績效有較大的關系,即產能過剩導致面板價格下降,從而給下游企業更多利潤空間,但是目前下游需求市場的疲軟和終端價格的持續下探導致下游企業利潤率也不斷下降。張虹也表示,面板產能過剩,價格波動加劇,加大了下游品牌廠商對面板庫存管控的風險,最重要是帶動終端顯示產品價格形成低價促銷,對下游品牌經營獲利形成較大的壓力。吳榮兵也指出,液晶面板產能過剩將導致產品價格下降,產業盈利能力減弱。
協同創新優化面板供應結構
緩解面板產能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吳榮兵分析認為,預計隨著韓臺老舊產能關停和改造,供需狀況可能會有所緩解。想要緩解產能過剩局面,需要面板廠商加速老舊產能退出,合理調配資源。
劉暾分析認為,面板廠應積極調整生產結構,在LCD手機、顯示器等面板市場已經飽和的情況下,應當適當減少中小尺寸面板產能,關閉舊線;增加55寸以及以上大尺寸面板生產,通過增加面板尺寸可以消化增加的產能。此外,面板廠商也應該看到產業的新希望,隨著5G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將刺激智慧端口的增長,帶動液晶面板需求。
而在緩解產能過剩這一問題上,張虹認為,面板廠若要改善獲利艱難的窘境,需要調整經營策略,在擴充產能的同時也要積極推動技術不斷革新、優化產品結構。
曹媛則認為,液晶面板產能回歸到合理水平,相關部門應建立起重大項目投資風險評估機制,通過市場競爭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產能過剩或將導致產業出現惡性競爭、“價格戰”,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讓液晶面板領域的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在競爭中淘汰落后的產能、產品和企業。
此外,面板上下游企業應協同創新,開發新技術、提升產能利用率、開拓消費市場。比如,上下游企業可以抓住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東風,著重發展4K、8K消費級電視,一是8K電視多集中在65英寸超大尺寸,可以幫助面板廠消化超大產線產能;二是可以借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等全球體育賽事的來臨的契機,掀起新一輪的換機潮。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