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產能過剩效應“凸顯”!LCD顯示模組公司被上市母公司賣了
2019-08-16

814日晚間,宇順電子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在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以公開掛牌的方式出售其持有的全資子公司長沙顯示的100%股權,掛牌價格4435.64萬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不再持有長沙顯示股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仍為液晶顯示屏及模組、觸摸屏及模組、觸摸顯示一體化模組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本次交易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結構,減少公司虧損,降低公司負擔,推進業務轉型,改善公司資產質量,增強公司的持續發展能力。

公告顯示,長沙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1-4月的凈利潤分別為-7134.37萬元、-7079.20萬元和-824.44萬元,處于虧損狀態,本次上市公司將長沙顯示100%股權進行出售,將降低公司合并報表凈利潤大幅虧損的風險,提升公司經營業績。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總體盈利能力將改善。

不過,公告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長沙顯示100%股權出售,可減少主要虧損來源,但公司經營規模也將出現明顯下降。上市公司將繼續穩定生產,尋求利潤增長點,同時尋求業務轉型機會,但仍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

此次宇順電子將全資子公司長沙顯示賣掉,只是當前LCD產能過剩,產品利潤大幅下滑,企業難以維持利潤被迫賣掉的冰山一角。

液晶面板產能過剩擔憂

其實,中國顯示產業界早在為液晶面板產能過剩擔憂了。尤其是在當惠科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分別投建鄭州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和綿陽第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后,業界人士更加擔心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發展有些失控,國內液晶產業有序健康的發展之路將埋下多重隱患,還不僅僅產能過剩一項。

據統計,2013年我國大陸自產面板全球市場占有率為11.4%,電視面板自給率超35%,到2016年接近翻番,出貨面積約5700萬平方米,全球出貨量市場占有率超30%,居全球第二位。到2017年底,中國大尺寸液晶面板產能將占據全球35.7%的份額,超越傳統大尺寸液晶面板制造大國韓國,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面板產業的重心。

中國雖然成為全球面板產業的重心,但本土面板企業競相上馬高世代液晶面板產線,一哄而上的結果是顯而易見,就是產能過剩。據行業協會和第三方調研公司的統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實際有效供給將大于需求12~13%。201775英寸全球TV面板出貨156.7片,占到全部市場的0.6%,預計201875英寸全球面板出貨將達260萬片,同比增長超過50%。

以當下京東方合肥10.5TFT-LCD生產線為例,前期主要生產65/75英寸的8K超高分辨率液晶顯示屏為主,設計產能為每月12萬片玻璃基板,10.5代線(玻璃基板大小2940mmx3370mm)相比8.5代線,切割大尺寸電視優勢明顯。比如切割65英寸,8.5代線僅可切割3片,而10.5代線可切割8片,且切割效率可達95%之高。70英寸或75英寸,10.5代線都能切割到6片。

經過統計得出,僅京東方一條10.5代線,年產65英寸的液晶面板1152萬片;70英寸或75英寸液晶面板864萬片。以目前合肥京東方官方公布10.5代線70%的良率計算,分別達到了800多萬片和600多萬片,以正在產能爬坡的合肥京東方10.5代線今年的良率目標90%計算,則產能更大。以今年65英寸以上的電視面板市場增量來算,一條京東方10.5代面板產量就可以做到全覆蓋。

未來二三年,隨著在建的京東方(武漢)、華星光電(深圳)、鴻海SDP(廣州)、惠科(鄭州)等10.5/11代液晶面板產線陸續投產,并全部量產,預估65英寸以上的液晶面板年產能將達到3800-5000萬片,這還不算8.58.5以下的液晶面板產線的產能。

主流LCD廠家要減產超過20%

實際上,產能過剩效應已經凸顯。在過去一年中很多人應該能感受到大屏幕液晶電視價格暴跌的好處,654K電視能做到3000以內,55寸的甚至不到2000,價格低的驚人。

這一輪LCD面板價格大跌要感謝國內的LCD面板廠,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在過去一兩年中殺價搶市場,所以韓國三星、LG、日本夏普、臺灣的群創、友達等面板廠不僅損失了份額,也賺不到錢了,都在虧損。

只不過這樣持續殺價的局面是不可持續的,不僅日韓及中國臺臺灣廠商撐不住,大陸地區的面板廠商也撐不住了,價格要跌破成本了,導致Q1季度這些廠商都虧損了,Q2季度的財報還沒發布,預計也是虧損的。

根據IHS Markit調研的數據,Q1季度中全球面板廠商的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9%Q2季度跌至82%,創造了3年來新低。到了現在的Q3季度,廠商更要調整產能了,幾乎所有LCD面板廠都要大幅降低產能。

日本廠商中,夏普在Q1季度已經減產50%,Q2季度繼續削減20-30%產能。在廣州建設的SDP 10.5代線也被爆延期量產,原本是9月量產,現計劃到年底量產。

韓國廠商中,LG6月份開始減產,旗下的5代、6代、7.5代、8.5代面板廠都在削減產能,減幅在10-20%左右,考慮到LG整體上依然是全球第一大LCD面板廠,這個產能削減實際影響比其他廠商更多。

三星早就重點轉向OLED面板了,LCD面板廠大部分都關閉了,Q2季度會逐步關閉另外一座8.5代廠,預計本月底下月初完全關閉,轉向QD-QLED面板生產。

國內的LCD面板廠是殺價的主力,不過現在也要削減產能了。京東方的10.5代線原本產能已經達到月產12萬片基板的滿產水平,主要生產65寸及以上的大屏幕,但是本月起要減產到9萬片左右,削減了25%左右的產能。

此外,京東方在武漢建設的10.5代線也有可能延期量產,推遲到今年底明年初再量產。

臺系廠商中,群創等公司也因為LCD面板的虧損調整了戰略,改造設備轉向IPS面板,生產更復雜,事實上也在減少產能了。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