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隨著馬云新零售的提出,市場迎來了一片歡呼,顯然,對于從業者而言,智能化管理、可視化運營、無人值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理念的沖擊,給大眾帶來了神圣的“震撼”。以及看起來充滿科技的智能零售店,將以往的傳統零售店進行了完全的改革,從管理、運營、銷售,徹底顛覆者運營者們的思維。
對顯示行業來說,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狼來了。

從簡單的單體店面,至于高端化的連鎖店面,即使不超過50%的店面進行智能化的改裝升級,對于行業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變革以及市場拓展機遇。自助售貨機、電子菜單、電子水牌、自助查詢機、液晶拼接等各式各樣設備有了“用武之地”,新零售之戰,一觸即發。
在“新零售”概念提出前,相關設備已被提前數年研發出來,為何遲遲得不到市場認可?難道僅僅缺乏一個大咖的號召?在馬云新零售之后,并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是,大眾意識覺醒。
新零售爆發,帶動了部分企業的崛起。而也有著部分企業依舊在埋怨著機遇難尋。僅僅靠硬件吃飯的“獨行俠”并沒有得到新零售帶來的市場紅利。缺乏深入到民意的內容管控、定制化功能以及外觀設計,這樣的一臺設備僅僅能稱之為一臺顯示屏,或是家用顯示屏,或是商用顯示屏,而非“數字標牌”或是“智能顯示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