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消息顯示,三星Display一位發言人3月30日表示,三星已決定在今年底之前結束所有LCD(液晶顯示器)面板生產。在此之前,LG Display CEO在2020年1月宣布, LG Display將于今年底停止韓國的LCD面板生產。
韓國顯示產業協會統計顯示,韓國去年占據全球面板市場41.1%的份額,已是2016年以來連續3年下降,2020年繼續下降至30%的可能性很大。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大陸面板產業的全球份額正在迅速攀升。依據韓國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大陸中小尺寸LCD占比40.4%、大尺寸LCD占比34.3%。CINNO Research最新統計數據則顯示,2020年2月以出貨量計,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在LCD TV市場上已占到全球份額的接近六成。
《中國經營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參與3月31日TCL科技(000100.SZ)線上業績交流會,TCL華星光電高級副總裁趙軍在交流中預測:“2020年韓國廠商在LCD面板上會加速退出,且2020年新增產能有限,我們判斷LCD TV供需關系2022年進入偏緊狀態,所以我們對后面幾年的市場前景保持樂觀!
在此背景下,有業內人士預測,中國面板行業或將保持強勁增長,進而拉動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玻璃基板是顯示面板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中國第一、全球第四的玻璃基板供應商東旭光電(000413.SZ)總經理胡恒廣對記者表示,當前中國大陸占據全球面板產業接近50%的產能,但仍有提升空間,預計全球產能將進一步向國內轉移,這種趨勢疊加國產替代,對整個產業鏈都是利好。
01韓企加速退出LCD產能
韓國面板份額為什么自2016年以來連續下降?這與韓國“雙子星”的戰略選擇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LG Display在2015年就發布中長期戰略,宣布將投資重點放在大尺寸及柔性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以及高端LCD上。在此戰略之下,LG Display且戰且退,最早計劃2016年關閉3.5代線、4代線、5代線,實際上2017年上半年才執行到位。2018年時,LG Display披露,2017年以來已關閉3條LCD生產線,并放棄一條新生產線計劃。2019年時,關閉計劃拓展至部分7代線和8代線。而據LG Display最新計劃,該公司將僅保留其位于中國廣州的LCD生產線。
三星Display也經歷了類似的歷程,也是在2017年前后開始大規模關閉LCD生產線,到目前還剩下韓國本土的3座大尺寸LCD面板廠以及位于中國蘇州的8.5代線。但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三星Display已經痛下決心,今年底之前一刀切停掉全部LCD產能。
三星Display方面告訴記者,鑒于LCD市場的不景氣,并且因此產生大規模的赤字,所以停止生產LCD產品。
LG Display CEO在2020年1月更加直接地對外界表示,“液晶面板因中國企業增產,市場行情出現惡化,難以改善盈虧狀況”,所以LG Display將于今年底停止韓國國內LCD電視面板的生產。
其實,從LCD供需與價格趨勢就能解釋LG與三星為什么2017年開始加速關閉LCD產能。雖然中國面板廠商不斷釋放產能,但是在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曾經出現過一段時間的漲價期,此后才真正進入下行通道。業界普遍認為,2019~2021年全球產能過剩不斷加劇,LCD價格下行壓力較大。
新韓證券分析師李先燁對媒體分析,Samsung Display退出LCD市場意味著韓企在LCD面板市場與中國等競爭企業的競爭中徹底敗北,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成本控制能力問題。
李先燁認為,目前LCD面板市場飽和,韓國企業雖然擁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但由于供應鏈封閉成本很難進一步壓縮,因此在無限競爭背景下韓國企業已經是近乎虧本地生產LCD面板,很難抵御競爭對手的攻勢。
02國內面板產業鏈整體崛起
韓國企業在過去幾年逐步壓縮、并在當下加速退出LCD產能,對中國面板廠商及上下游產業鏈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以國內兩大面板企業——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為例,2015年出貨量全球排名第四和第六;2016年第四和第五,2017年第二和第五,2018年第一和第五。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京東方繼續保持出貨量和出貨面積全球第一,華星光電也上升至全球第四。
在面板產業成長的過程中,中國廠商也經歷了多年的慘淡經營才慢慢走向正規。
記者梳理發現,京東方連續多年虧損到2011年才開始扭虧為盈,近年來業績起起伏伏,最近兩年總體營收接近千億元、凈利潤維持在數十億元的水平。
華星光電2012年也還是虧損的,到2013年開始占到TCL集團凈利潤的三成,最近兩三年已能夠貢獻TCL集團50%左右的凈利潤。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LCD液晶面板的關鍵結構類似于三明治——兩層“面包”(TFT玻璃基板和彩色濾光片)夾上“果醬”(液晶),中國面板廠商在全球崛起,也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的成長。
胡恒廣告訴記者,東旭光電最初是為四川長虹配套做PDP(等離子顯示器)玻璃基板的,隨著等離子顯示被液晶顯示替代,東旭光電從2008年開始研發高鋁蓋板玻璃項目,到2014年2月成為國內第一個成功量產高鋁蓋板玻璃的國產企業。
而高鋁蓋板玻璃就是為LCD面板配套的,東旭光電逐漸進入京東方、華星光電、深天馬等國內主要面板企業的供應鏈,并逐步提升在玻璃基板領域的市場份額,到2017年底擁有了鄭州、石家莊、蕪湖、福州四大液晶玻璃基板生產基地之后逐漸坐穩國內第一、全球第四的市場地位。
據了解,歲末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三星電子以及LG Display位于韓國龜尾市的工廠屢受影響,也讓國內相關企業獲得市場利好。
“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是武漢,但據我了解,武漢當地的面板工廠都是全封閉管理,產能未受多大影響。而我們看到韓國疫情已經(讓相關廠商)受到了影響,他們的訂單需求將會轉移到國內來生產。”胡恒廣表示,“我們了解到國內一些顯示面板廠商的銷售量增加了,比如京東方、深天馬等下游客戶對我們的需求量也增加了,我們對自己的銷售數據還是心里有數的!
集邦咨詢光電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1月,京東方、華星光電分別以21.3%、14.5%的出貨面積,占據全球出貨量的前兩位;到2020年2月,華星光電(18.56%)超越京東方(17.23%),成為全球第一。
集邦咨詢分析師稱,與物料充足且復工時間最早的華星光電不同,京東方各工廠位置不一、人力分散,因此極大影響了出貨效率。
該分析師還預測,3月電視面板出貨量與2月相比將保持小幅增長。
與韓企退出不同,國內廠商繼續看好LCD市場。比如,趙軍表示,未來8K、全面屏、超大尺寸、Mini LED背光將成為液晶面板技術方向,華星光電看好后市前景,并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降低電視面板占比,開拓商用顯示、電競市場等。
胡恒廣也表示,目前來看LCD和OLED不會產生替代關系,兩者在不同環境的應用各有優勢,不會重現液晶顯示替代等離子顯示的局面。
03持續跟進OLED市場布局
在加速退出LCD的同時,三星Display和LG Display都加速向OLED轉型。其中,三星宣布投入13.1萬韓元(約合107.2億美元)用于將LCD生產線升級改造為OLED生產線。
而LG Display已經明確提出,到2021年將OLED的營收占比提升到50%。略有不同的是,在OLED的細分市場選擇上,LG Display選擇的是大尺寸市場,而三星Display選擇的則是中小尺寸市場。
目前,OLED市場依然是韓國企業把持的市場。韓國顯示產業協會數據顯示,在OLED領域,2019年韓國市場占比89.9%,與中國大陸9.3%的市占率相比擁有壓倒性優勢。其中,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出貨量上,Samsung Display、LG Display、京東方分別以82.5%、6.2%、5.9%的市場份額,占據全球前三。
在國內,京東方近期也已經宣布停止投資新的LED產線,加快推動OLED布局。京東方OLED已經進入華為等國內主要手機廠商的供應鏈,并屢次傳出將進入iPhone供應鏈。華星光電方面最近兩年也一直在強調,將會在印刷式的OLED技術領域持續深耕,并作為華星光電開拓大尺寸OLED領域的關鍵。
國內主要面板廠商的技術演進和市場布局,也在帶領著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跟進。仍以玻璃基板供應商東旭光電為例,年報顯示,該公司從2015年開始順應OLED柔性顯示發展趨勢,采取產業鏈橫向拓展策略,先后布局了蓋板玻璃原片、曲面蓋板玻璃、光學膜片、彩色濾光片等新業務。
其中,東旭光電2018年已經先期建成了近500萬片產能的曲面蓋板玻璃產線,并已經實現批量生產和銷售。東旭光電年報表示,該公司在曲面蓋板玻璃領域的明星產品“王者熊貓”在柔性化方面實現了360度彎曲,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獲得2018年四川省專利一等獎,已通過藍思科技、博恩光學、駿達光電、星星科技等下游客戶,成功打入華為、小米、LG、聯想、vivo等智能終端品牌的重要原材料供應鏈。
胡恒廣告訴記者,5G“新基建”的火熱推進對于柔性顯示等領域是特別的利好!耙郧爸悄苁謾C多為金屬邊框,這種設計會影響5G信號,因為5G是帶寬很大、速度很快,金屬邊框會造成信號傳輸的延時,所以5G手機的發展趨勢是全面屏、全玻璃邊框,這就要求玻璃一定要耐摔!焙銖V透露,東旭光電去年9月量產的耐摔蓋板玻璃以及今年即將實現量產和銷售的柔性白板玻璃,已受到下游廠商的好評。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