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OLED取代LCD TV需要多少錢?答案是7200億
2020-05-09

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已經在手機領域的滲透率超過30%占據了主流地位。事實上不僅是手機,在電視領域OLED顯示同樣有自身的獨特優勢,比如可以讓聲音穿透屏幕的聲幕設計以及像紙張一樣的極致輕薄,甚至可伸縮和卷曲的形態設計等等,以至于一有OLED的大事記或者新產品發布,總會有人問筆者:OLED TV什么時候能取代LCD TV?

筆者通常會回復未來3-5年很難,但具體難在哪里一言難盡,因為有產品性能/成本/品牌推動力等等諸多因素。不過今天筆者想到非常實用的門檻指標,那就是:錢。

AMOLED是如何成為主流的?
    除了長期的技術投入和儲備,上游面板廠孜孜不倦的資金投入是AMOLED面板在手機領域成為主流技術的最大功臣。2012年到2019年間,由SDC領銜、再由大陸面板廠跟進而投到小尺寸OLED產線的資金約達到4300億(CNY,下同),在巨額資金的推動下,OLED面板在手機領域的滲透率超過30%,成為主流技術之一。

回過頭來看OLED電視面板,在過去幾年的雖然成長速度很快,截止到2019年的滲透率約為1.5%,還是處于極低水平。如果以當下手機屏里33%的滲透率作為取代的標準的話,那OLED還需要多少產能呢?

從出貨面積的基準來看,2019年全球電視面板的出貨面積達到1.6億㎡,33%需要達到5280萬㎡,除去2019年已經出貨的350萬㎡,再去掉LGD廣州工廠60K的8.5代線產能擬釋放的320萬㎡,還有約4610萬㎡的出貨面積需要新的投資去應對。

同樣按照85%的良率以及95%的稼動率、92%的切割效率,還需要大約15.7座60K/M的OLED工廠。LGD廣州60K產能的OLED工廠的投資額是460億,假設設備價格沒有太大變化,未來還需要大約7200多億的資金投入到大尺寸OLED的產業當中,能幫助OLED的滲透率從面積上達到33%。只剩下一個問題,誰來出?

這是基于一定的前提條件的數據推演,實際上的變量也并不多,可預見的未來市場規模不會有太大變化,良率和切割效率也已經設置的比較理想,OLED設備可能有一定的降價空間,但從LCD近幾年的設備投資額來看,調整幅度也將比較有限。

由此,我們可以引申出另外一個議題:未來的顯示技術方向到底是哪個,是Micro LED?還是印刷式OLED?或者是蒸鍍式OLED?

這幾個技術各有利弊,有的畫質更好、有的產業鏈更成熟、有的有更好的形態設計潛力。參考SDC十年2200億推動的小尺寸AMOLED技術和大尺寸OLED取代所需的 7200億資金,如果讓我選擇,我選擇:資本推動力最強的那一個。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20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