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抬頭,新冠疫情發生后,全球化前景更加撲朔迷離。5月25日,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南方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經濟全球化沒有“暫停鍵”》。
李董認為, 整整一代人青春和汗水的付出,對本國市場的讓渡,對外資企業的“特殊待遇”,才奠定了中國“世界工廠”的基礎,而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恩賜”。要更好地應對全球突發危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世界工廠”變為在全世界建立工廠,布局更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中國首當其沖受到沖擊,很多國家也被波及,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存在開倒車的風險!耙訵TO(世界貿易組織)為標志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已經走向終結”,類似言論在一些西方國家甚囂塵上。我認為,經濟全球化不會因個別國家和少數政客的干擾而逆轉,但中國企業也要調整全球化發展戰略,積極做好應對逆全球化的準備。作為創業39年的企業家,我親歷了中國制造業發展的艱難歷程,愿意在此分享對中國經濟全球化的思考。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而中國是重要推動者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外資企業大量涌入中國,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外資不但帶來了資本和技術,也帶來了現代企業管理經驗。外資青睞中國,是因為中國具有工業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國家政策紅利以及巨大市場潛力。而中國也因引入外資,促進了工業發展,嘗到了開放的好處。
第二階段,中國本土制造業的崛起和壯大。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企業逐步取代了外資企業并向中高端產業擴展。中國加入WTO后,跨國公司大量進入中國,加速提升中國制造和技術能力,產品出口持續增長,中國企業開始走向世界。
第三階段,中國制造走向世界,和跨國公司同臺競技。隨著工業體系和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中國制造完成了從效率領先到生產和產品技術領先的轉變,在全球競爭中形成了顯著的比較優勢;同時,中國開放市場、降低關稅,從鼓勵出口到進出口平衡,從輸出產品到輸出工業能力,建立了全球產業布局和供應鏈體系。
中國能夠成為經濟大國和“世界工廠”,并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恩賜”,而是我們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通過幾代人辛勞付出的結果。當年上億農民工進城打工,每天辛勤工作,拿微薄的薪酬,住簡陋的宿舍,起初連社保和醫保都沒有。是整整一代人青春和汗水的付出,對本國市場的讓渡,對外資企業的“特殊待遇”,才奠定了中國“世界工廠”的基礎。
過去30多年,經濟全球化、特別是WTO的規則建立對于全球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貿易平均增長速度一直高于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全球化讓各國能夠基于自身比較優勢進行產業分工和有效率的交易,各方都能從中受益。據聯合國《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2020》報告顯示,這輪中美貿易摩擦不但影響中美兩國經濟,還導致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降至2.3%,為10年來最低水平。某些發達國家蓄意阻礙經濟全球化,是開歷史倒車,是損害世界經濟的非理性行為。
中國由“世界工廠”變為在全世界建工廠
從全球銷售變為全球采購
近年全球貿易糾紛不斷,要解決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好地應對全球突發危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世界工廠”變為在全世界建立工廠,布局更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未來中國不但會向全世界輸出產品,也會向全世界購買產品。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未來15年中國將分別進口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以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給其他國家發展創造機會,也將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從超級都市到邊遠鄉村,從中國到世界各地,從買全球到賣全球,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的驅動下,商業、商品和商人通過市場規律和法則實現了跨境跨領域和跨經濟實體的自然流動。中國將更深度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將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中國企業的全球化轉型為中國經濟全球化夯實了基礎。中國企業要適應全球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制定自己的“全球化2.0戰略”:從出口產品轉型為全球產業布局,建全球供應鏈;扎根當地經營,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通過技術創新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去年中國PCT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科技進步將增強中國制造的全球競爭力。
在國際市場,以前可以看到很多產品標注著“Made in China”,但大多是中國生產的國外品牌,未來國際市場將有更多“Made in India/Made in Mexico”的中國品牌產品,中國產業鏈將遍布全球。
以TCL的全球化轉型為例,我們以“全球領先”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全力以赴實現中國制造的跨越。在初創階段,以成本、效率、質量優勢取得國外品牌加工的訂單,積累原始資本和工業能力;在開拓階段,創立TCL品牌,培育自主經營體系,開拓國內市場,發展海外業務;在國際化階段,不斷提升海外經營能力,從效率、成本領先到形成產業資本及核心技術優勢,從國內經營擴展到全球化經營。目前,TCL在墨西哥、波蘭、印度、越南、巴西等國家建立了10多個海外工廠,在美國、歐洲、日本、中國香港以及內地多個城市建立了研發中心,產品銷售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PCT專利申請量在國內企業排名前五。2019年TCL海外銷售收入占比50%,其中電視機銷量位列全球第二。
經濟全球化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
不可逆轉的趨勢
過去40多年的改革開放,充分解放和發展了中國的生產力,而同一時期的經濟全球化等有利外部環境,進一步放大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效果。但近些年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受到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干擾。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美國優先”政策,采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國際組織不斷“退群”,對貿易伙伴動輒以加征關稅施壓,沖擊全球貿易秩序。特別是美國對中國采取大幅加稅、限制高科技輸出等政策,對中國制造業造成比較大的沖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逆全球化思潮表現得更加突出。美國和個別西方國家將自己的問題甩鍋給中國,企圖以此轉移國內關注焦點,將矛盾轉嫁到中國。
經濟全球化是由市場力量驅動的,各方參與主體要互利多贏才能持續推進,不可能單方受益;同時也不應受政治因素影響,以行政手段干預。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商品進口國,這是市場競爭及用戶選擇的結果,并非其他因素所致。美方對中國產品加稅,美國消費者可能因此多付出代價,也不利于美國經濟的長期發展。
過去數十年,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經濟全球化和投資貿易自由化提高了各國經濟效率,有助于更合理分配和使用資源,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而每個國家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進口關稅、經濟產業政策,分享經濟全球化的收益并維護本國權益。經濟全球化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會不斷發展和完善,規則將更趨公平。這不是某些國家或政治人物能夠逆轉的。
國經濟競爭力的基礎和支撐。中國企業要有擔當,積極適應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不斷增強中國制造競爭力,并將產業鏈優勢擴展到全球。中國制造業不僅要在經濟全球化中為中國經濟發展開疆辟土,打開更廣闊的空間,還將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更強勁的引擎。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