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星、索尼、康佳等企業之后,利亞德和LG近期也推出了Micro LED電視產品,隨著主流廠商的不斷涌入以及成本的不斷降低,Micro LED有望逐步成為電視市場的主流。相比在電視領域嶄露頭角,Micro LED在商業屏領域的市場應用則更加成熟,代表企業雷曼光電的Micro LED
商業顯示屏已廣泛應用到了包括高端會議、大數據中心、智能指揮中心、監控中心、展覽展示、廣電演播等多種場景,市場銷量持續攀升。
COB技術推動LED顯示行業向微間距時代演進
對于什么是Micro LED,業內目前還沒有標準定義,但主流觀點有兩種:第一種認為點間距為1.0mm及以下的LED顯示產品就可定義為Micro LED;另一種觀點認為點間距在1.0mm及以下,且采用COB(集成封裝技術)的LED顯示屏才能稱為Micro LED。
目前來看,業內普遍更認可第二種觀點,因為COB技術更適應Micro LED時代的技術發展趨勢。具體來講,目前主流的LED顯示屏的封裝技術主要有SMD和COB兩種。在小間距(miniLED)時代SMD技術是絕對“霸主”,但隨著LED顯示屏逐步進入微間距時代(Micro LED),顯示屏的點間距越來越小,SMD技術的缺陷就逐步顯現,壞燈不斷累積、觀看舒適度不佳、防護性能較弱等問題成為了難以克服的缺陷。為克服SMD的固有缺陷,COB技術“應運而生”,相比SMD,COB技術將LED芯片直接封裝在PCB板上,不僅有效解決了LED可靠性、防護性,累積壞點等問題,在環境的適應性上,COB產品的防潮、防靜電、防磕碰、防塵等功能也完勝SMD;谏鲜隼碛,業內普遍認為COB技術才是Micro LED時代的終極封裝技術,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市場格局方面都更具優勢。
從廠商看,目前三星、索尼、LG等國際巨頭的Micro LED產品采用的都是COB技術。從國內看,在COB領域做得最好的企業無疑是雷曼光電,雷曼光電作為國內最早發布并量產基于COB技術的Micro LED產品的企業之一,早在去年7月12日就發布了點間距為0.9mm的基于COB技術的324英寸8K Micro LED顯示屏,在時間和技術水平上與三星、索尼等巨頭并駕齊驅。之后,雷曼光電又于今年2月份和7月份相繼推出了0.6mm、0.79mm和0.63mm間距的COB產品,產品系列逐步完善。
“群雄爭霸”時代來臨,兼具技術和價格優勢者才能勝出
很顯然,Micro LED行業已進入“群雄爭霸”時代,雖然現在還無法判斷誰將成為該領域未來的“王者”,但仍可以斷定最后的勝利者至少應具備以下兩個優勢:首先,最終勝利者必須掌握領先的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COB封裝技術,那些仍采用SMD技術來生產Micro LED產品的企業很難走遠;其次,最終勝利者必須有能力快速降低成本,推動Micro LED從“奢侈品”走向“平價商品”,從而打開更廣泛的市場。
如果按上述標準判斷,在本土企業中,雷曼光電是最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之一。依據公開信息,雷曼光電作為全球最早發布并量產基于COB技術Micro LED顯示屏的企業之一,不僅掌握全球領先的COB技術,其同一技術水平產品的市場售價不到三星、索尼等國際廠商的一半。不僅如此,雷曼光電還在通過技術創新不斷降低成本,例如,公司今年7月底宣布突破了Micro LED像素引擎顯示技術,該技術能夠在少量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數倍增加Micro LED顯示屏的分辨率,從而大幅降低Micro LED顯示屏的制造成本,有望引領Micro LED從高價時代步入平價時代,極大擴展Micro LED產品的應用空間。實際上,雷曼光電最新發布的0.79mm與0.63mm間距的Micro LED超高清產品就應用了該項技術。
據了解,雷曼光電的Micro LED產品目前主要應用在政企單位的控制中心、指揮中心等領域,未來還將大力拓展會議及家庭影院領域的市場,其中在會議領域目前已推出LEDHUB智慧會議系列產品,并取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