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企業|技術|展會|商機|人才|搜索|論壇|訪談|新品|案例|招標|會議|商業顯示|播放器|數字標牌軟件|觸控一體機
 
導語:

隨著顯示行業的橫向領域發展開拓基本進入正軌,眾多企業紛紛把矛頭再度轉向了最基礎的產業:基礎專利。說到如今最為火爆卻也最有爭議的兩個顯示材料,無疑便是以高清超薄純黑等顯示高端配置著稱的oled,以及以同樣超薄、靈敏、柔性著稱的觸控面板材料石墨烯了。oled的普及在顯示領域來說基本成為了定局,而石墨烯的研制也已經慢慢由往日的概念化轉向量產,那么,這樣的黃金搭檔未來勢頭到底如何呢?

據悉,LG不久前突破了oled的壽命問題,讓其在正常條件下的使用壽命達到了5萬小時以上,可以說是oled領域的一大進步。
石墨烯(Graphene)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
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強韌的材料,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200倍。同時它又有很好的彈性,拉伸幅度能達到自身尺寸的20%。另外,石墨烯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另一方面,它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氣體原子(氫原子)也無法穿透。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適合作為透明電子產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觸摸顯示屏、發光板和太陽能電池板。
作為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學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
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有機發光半導體(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D)。與液晶顯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是不同類型的發光原理。oled由美籍華裔教授鄧青云(Ching W. Tang)1983年在實驗室中發現,由此展開了對oled的研究。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廣視角、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較低耗電、極高反應速度等優點。
有機發光二極管依色彩可分為單色、多彩及全彩等種類,其中全彩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制備最為困難;依驅動方式可分為被動式(Passive Matrix, PMOLED)與主動式(Active Matrix, AMOLED)。
《了解更多》
 

 
 
 
 
 
 
 
 
2016年9月7日,深圳會展中心,2016年oled創新技術研討會隆重召開。而本次研討會的重點,便是顯示產業領域中的兩大貴族材料:石墨烯與oled,一個是高畫質、柔性超薄、高對比、低能耗的“未來顯示材料”;一個是硬度優良、導電優秀、柔性觸控、超級透明的優秀觸控面板材料,對于顯示領域來說,忽略成本上的影響,可以稱之為顯示領域的“黃金組合”,而這對金玉良緣在我國又面臨著怎么樣的挑戰與機遇呢?
 
機遇一:可打印的顯示屏,讓科技更便捷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立體打印已經被突破,打印行業未來技術的突破在何方?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彭俊彪教授提到,華南理工大學如今正在對oled打印技術做重點突破,雖然如今oled打印技術存在著厚度掌控以及良率低、打印顯示屏整體質量的統一性難以保證,不過相信未來一定會實現。這意味著打印技術將從以往的模型打印轉型到涉獵電子智能的智能打印階段,而顯示技術以及顯示產品的打印也將變得更為便捷化。
而據彭俊彪所說,華南理工在5年前已經完成了該項工程,而在13年研制出了柔性顯示腕表,若要形成oled柔性產品的量產,則還需要一到兩年左右。不過在性能、穩定性、可穿戴設備方面,oled的優勢是無與倫比的。
 
機遇二:oled大屏兩年內有望達到普及化,Qled產品出世至少還需10年
隨著oled小屏在手機行業內的普及如一夜春風,照亮了行業。對于oled大屏普及化的問題卻一直存在,而除了技術上的壽命問題難以攻破,高額的費用讓人望而卻步。在國際上來說,也僅有LG在大屏領域上的技術得到了飛躍的發展,不過由于價格原因,市場的普及一直緩慢,也讓其處于上下難行的尷尬局面。據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王磊預料,oled大屏行業的普及將會在兩年左右與oled小屏行業普及度持平。
另外,據王教授說,QLED雖然在技術上可能對oled的發展造成威脅,不過在約6到10年內,難以走向產業化。準備進軍oled領域的企業暫時不用擔心。
 
機遇三:2017年,oled在材料領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中國可能后發居上
據中信建設證券高級經理李永磊所言,未來oled的發展將不可限量,2017年將迎來爆發增長。如今oled的發展僅僅在于曲面,更為先進的折疊、卷曲產品將成為趨勢。而oled在2017年的市場空間達到20億。
李永磊還談到,如今國際上oled產能正在大幅增加,早已供不應求。僅有的幾家國際大公司難以達到需求,對此,許多企業紛紛加碼oled,建立產線,以提高產能。中國在oled領域的發展也僅僅次于三星、LG等巨牌企業,屬于oled產業的第二梯隊。盡管國外在oled單體產品上形成了專利壟斷,但國際上的oled“粗品”則大部分由中國掌控,外加中國如今面板企業的崛起,最后一層專利壁壘也很可能被打破,中國將與世界頂尖顯示國家共享王座。
 
機遇四:石墨烯實現量產,迎來觸控新時代,石墨烯電子書將在10月“入市”
研討會上,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院士張國為談到。2013年,重慶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在2013年完成了第一條石墨烯生產線的建設,于今年完成了第二條石墨烯生產線,產量達到100萬平方每年,成品率達到60%,預計2016年底,最晚2017年初完成第三條石墨烯生產線的建成。對于石墨烯的用途,張國偉談到,石墨烯用途廣泛,如柔性顯示產品制作、太陽能電池、觸控屏制作,在未來,只要和人機交互有關的產業,石墨烯都將成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但是對于如今石墨烯產業,大屏制造的穩定性、良品率不高、復雜的制作過程、價格昂貴等依然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而如今已有的如電子書、手機等都已經完成制作,并實現了部分量產。在10月,將能在市場上看見石墨烯電子書。
 
結語:oled的精致顯示,碰上石墨烯的頂級觸控,可以說是顯示行業未來發展的天作之合。盡管如今的oled以及石墨烯的大屏化均還未能達到完美,然而,就科技發展與顯示效果來說,這樣的技術組合無疑可以算上顯示產業的巔峰產品。oled普及已然成為定局,石墨烯的普及也正在路上。成本上的優化也僅僅是短期技術上與時間上的問題,對于這樣的金玉良緣,值得我們期待與等待。
設為首頁網站建設歡迎投稿數字標牌雜志資訊中心本站動態關于數字標牌網網站RSS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熱點:數字標牌數字告示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廣告機戶外廣告機液晶廣告機網絡廣告機互動廣告機觸摸屏
本站實名:數字標牌網 國際域名:www.cyberslp.com 版權所有© 2009-2015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電話:0755-33019199(十二線) 傳真:0755-33010910 郵箱:ds-360@3v.cn
打開微信掃一掃,成為數字標牌網微信好友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