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布洛克現年35歲,也是一位律師,同時也是“渾水機構”的創始人。去年6月份,布洛克告誡投資者稱,嘉漢林業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木材持有量,布洛克也因此贏得了信譽。另外,中國作為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大國之一,布洛克有關中國公司的做空報告也導致投資者對投資中國公司一度產生動搖,因此也導致中國公司的市值蒸發了50多億美元。除此之外,布洛克的評論也導致了部分美國公司的虧損。
盡管如此,但在最近,布洛克的觀點似乎沒有獲得相同的回應。去年11月21日,渾水機構質疑分眾傳媒(納斯達克證券代碼:FMCN),聲稱分眾傳媒過高地夸大了自己的廣告網絡,受此影響,分眾傳媒股價當時一度下滑39%,不過,分眾傳媒目前的股價已經反彈上漲了57%左右。除了針對分眾傳媒之外,渾水機構還質疑了展訊通信(納斯達克證券代碼:SPRD),對展訊通信的營收產生疑問,受此影響,展訊股價也一度下滑,到6月28日時,跌到12.49美元,但時至今日,展訊通信的股價已經反彈到16.02美元。分眾傳媒和展訊通信都宣稱,渾水機構的論斷都缺乏真實性。
投資于中國公司的美國對沖基金Ironfire資本的創始人兼常務董事埃里克·杰克遜(Eric M. Jackson)對此稱:“布洛克質疑了許多事,但都缺少有力的證據。這是一項更加困難的工作!
反向收購
去年6月2日,布洛克聲稱嘉漢林業雖然擁有自己的土地,但卻沒有在政府備案。嘉漢林業在布洛克的報告發布之后,股價大跌,市值也蒸發了33億美元,并于去年8月起停止交易。
2月1日,嘉漢林業稱,由于信息可能不存在,或者是無法查詢,該公司可能無法反駁布洛克的一些聲明,因為信息可能不存在,或者無法取得。在布洛克發布報告之后,56歲的保爾森(Paulson)拋空了嘉漢林業的股票,導致其虧損多達1.06億美元。
去年6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一度提醒投資者謹慎投資,提醒投資者在購買所謂的“反向收購”的公司股票時,要多加小心。反向收購,就是企業借助購買上市的“殼”公司,來讓自己完成上市。
做空代言人
布洛克于2005年獲得法學學位,他也曾在上海創建了自己的自助倉儲公司,并于2010年開始建立渾水機構。在其研究報告導致了監管機構終止了布洛克做空的5家公司中的4家公司的股票交易之后(包括嘉漢林業在內),布洛克也因此成為做空中國公司浪潮的代言人。
2011年2月,布洛克發布研究報告,稱位于香港的中國高速頻道 (PINK:CCME)公司故意夸大利潤。受此影響,中國高速頻道公司也被監管機構責令停止交易。中國高速頻道反駁稱,布洛克的報告缺乏證據。
此后,布洛克又聲稱分眾傳媒交易“只對公司內部人有利”,受此影響,分眾傳媒股價從25.5美元下滑到15.43美元,但此后又一度反彈上漲到了24.13美元。渾水機構聲稱分眾傳媒的廣告網絡中的顯示屏的實際數量要低于分眾傳媒自己公布的數據,并稱分眾傳媒在收購業務時出價過高。
清點顯示屏數量
據位于巴黎的一家市場調研公司Ipsos SA公布的數據顯示,分眾傳媒公司的液晶顯示屏(LCD)與海報框架數量的準確率超過99%。盡管分眾傳媒公司的一些收購交易沒有取得成功,但渾水機構指責分眾傳媒存在欺詐行為的論斷的確“毫無根據”。為此,分眾傳媒也于11月22日強烈的駁斥了渾水機構。
位于紐約的Van Eck新興市場基金國際資產經理大衛·塞普爾(David Semple)稱,分眾傳媒是一家“合法的企業”,而布洛未能成功地提供分眾傳媒并購交易相關的最新數據,因為這些交易已經公開披露。塞普爾也購買了分眾傳媒的股票。
塞普爾還稱:“你總是關注此前的信息,但人們都知道。為什么直到現在才提出來?”
監管機構的審查:
在渾水機構做空在美國股市上市的部分中國大陸和香港公司之后,這些公司的股價與其去年1月份的最高價格相比,大跌了52%之多,但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關注以及監管機構的審查情況之下,這些中國公司的股價仍呈現反彈走高趨勢。
布洛克通過電子郵件發布聲明稱:“非常不幸的是,中國的一些公司仍存在欺詐行為,這些公司似乎無意來改變這種欺詐現象!
位于紐約的對沖基金Kerrisdale資本管理公司的創始人薩姆·阿德蘭吉(Sahm Adrangi)稱,布洛克“的確為曝光欺詐行為開啟了新篇章”。薩姆也賣空了分眾傳媒的股票,他還稱:“人們不愿意審查過去的資料,而像布洛克那樣,來分析這些公司的帳目情況!
短期回報:
去年,Kerrisdale資本管理公司基金規模約為7500萬美元,去年的回報率幾乎達到了200%,這主要受益于該對沖基金也做空中國企業。
分眾傳媒市值約為33億美元,也是布洛克做空的8家公司之一。展訊通信市值約為7.87億美元。與漢嘉林業和中國高速頻道等公司通過反向收購而在北美市場上市不同的是,分眾傳媒和展訊通信都是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而在美國股市交易。美國加州的Baochuan資本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凱文·卡特(Kevin Carter)稱,反向合并交易的下滑,也限制了空頭頭寸的利潤,而且要證明大公司違反規定,可能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卡特還稱:“要想發現一些真實的信息,并由此導致該公司業務永遠消失,往往是很難做的。這種成功的機會不會太大。”
分眾傳媒投資關系官員目前沒有回復相關的采訪。展訊通信也拒絕對該公司的股價表現置評。這兩家公司都通過回購股票和支付紅利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股票。
去年12月23日,展訊通信宣布,將發放9.5%的紅利,并同時宣稱將回購價值最高達5000萬美元的美國存托憑證。就在上個月,分眾傳媒也宣稱將動用其上一財年凈利潤的55%來支付紅利或回購股票。分眾傳媒首席執行官江南春(微博)及在香港上市的復興國際(分眾大股東)回購了2100萬美元股票。
首席執行官的承諾:
位于紐約的Paragon資本公司的基金經理凱文·鮑萊克(Kevin Pollack)稱:“當首席執行官展現承諾,來購買公司大量股票時,此舉可能會讓投資者充滿信心。”
去年6月28日,布洛克聲稱他看到了“展訊通信公司財報存在的錯誤存在大量的風險”。
展訊通信首席執行官李力游在6月29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告訴投資者稱,該公司庫存量增長主要受益于新產品的推出。李力游在當天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聲稱,展訊通信在開發了新產品之后,公司已經開始好轉。
目前,一些分析師已經對中國公司重新產生了興趣。自從去年12月以來,彭博資訊的調查的8位分析師,有6位給予分眾傳媒股票“買入”評級。另外。自去年12月以來,彭博資訊調查的13位分析師中,有10位分析師給予展訊通信股票“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