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對于顯示行業來說可謂“相當熱鬧”,年初的一份3.53億罰單揭露了液晶面板的價格壟斷,牧東光電退出觸控面板也彰顯了觸控面板產業的激烈競爭,而京東方與華星光電的巨額融資又再一次引起人們對液晶面板過剩的擔憂。在顯示技術方面,OLED時代似乎前途一片光明。而松下退出等離子電視業務,也預示了等離子顯示的窮途末路...
1、六企業壟斷液晶面板價格被罰3.53億元
六家液晶面板企業因在中國大陸實施價格壟斷行為被依法查處,包括責令退還、沒收和罰款的經濟制裁總金額達3.53億元。據國家發改委通報的信息,涉案的六家企業已將國內彩電企業多付價款1.72億元全部退還,并承諾今后將嚴格遵守我國法律,盡最大努力向我國彩電企業公平供貨,對我國彩電企業內銷電視提供的面板無償保修服務期限由18個月延長到36個月。
2006年12月以來,國家發改委多次收到舉報,反映從2001年起,韓國三星、LG,我國臺灣地區奇美、友達等液晶面板企業,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國家發改委依法對此案進行了立案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相關企業主動報告了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的情況。經查實,2001年至2006年六年時間里,韓國三星、LG,我國臺灣地區奇美、友達、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等六家企業,在我國臺灣地區和韓國共召開53次“晶體會議”,會議輪流承辦,基本每月召開一次,主要內容是交換液晶面板市場信息,協商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境內銷售液晶面板時,涉案企業依據晶體會議協商的價格或互相交換的有關信息,操縱市場價格,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六家企業在中國大陸境內銷售涉案液晶面板數量合計514.62萬片,其中三星82.65萬片,LG192.70萬片,奇美156.89萬片,友達54.94萬片,中華映管27.06萬片,瀚宇彩晶0.38萬片,違法所得合計2.08億元。國家發改委依法責令涉案企業退還國內彩電企業多付價款1.72億元,沒收3675萬元,罰款1.44億元,經濟制裁總金額3.53億元。其中,三星1.01億元,LG1.18億元,奇美9441萬元,友達2189萬元,中華映管1620萬元,瀚宇彩晶24萬元。
2、TEL和應用材料合并
2013年9月24日,日本東京都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TOKYO ELECTRON(TEL)和應用材料(AMAT),共同宣布兩家公司合并的最終協議,努力打造全球半導體與平板顯示行業創新領導者。該并購交易將全部以股票形式進行,合并后的新公司市值將達到約290億美元(約合2.8萬億日元)。此次合并獲得了兩家公司董事會的一致批準,意圖匯聚領先技術和互補產品優勢,在精度、材料、工程與圖形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先端技術。此交易完成還需符合慣例條件,包括兩家公司股東的批準和監管機構的審查。預計交易將在2014年下半年完成。
TEL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東哲郎(Tetsuro Higashi)表示:“今天,我們正在打造一家全新的公司,為我們行業的持續發展邁出了大膽勇敢的一步。以人為本、重視技術、堅守承諾,我們正在全力以赴打造真正的全球性公司,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為股東創造更多財富。”
AMAT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加里·迪克森(Gary Dickerson)表示:“我們正致力于打造一個在精度、材料、工程與圖形等領域的創新領導者。我們的新公司將獲得更好的發展契機,以更好的方式、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解決客戶的重要問題。我們認為合并后將有效推動新公司的利潤增長,讓我們以更好的業績回報股東,并為我們的員工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
合并后的新公司旨在加速實現TEL與AMAT現有的戰略愿景,并在半導體和平板顯示技術領域為新公司拓展新機遇,從而實現重大的未來技術變革,并推動客戶技術路線的發展。在半導體和平板顯示技術中取得的非凡進步,推動大規模生產價格實惠的個人電子產品成為可能,同時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將都能擁有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其它劃時代的設備。
東哲郎(Tetsuro Higashi)和加里·迪克森(Gary Dickerson)共同表示:“我們秉著對等合并的精神來建立這一全新公司。五十年來,我們各自為半導體行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對對方在此次合并中所展現的能力深表敬意。兩家公司長期注重客戶服務、并在推進技術和工程發展方面給予持續承諾。我們有著眾多相同的價值觀,我們有信心攜手實現共同的戰略和財務目標!
作為一個全球化新公司,我們也將擁有一個新名字,同時保有在東京都和圣克拉拉市的兩個總部,并將繼續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掛牌交易。
新公司管理團隊將由兩家公司的管理人員共同組成。 東哲郎(Tetsuro Higashi)將擔任新公司的董事長,加里·迪克森(Gary Dickerson)將擔任首席執行官。新公司的董事會將由十一名董事構成,每家公司各選五名,另一名將由雙方共同委任。十一名董事中的七名為獨立董事。來自AMAT的鮑勃·哈利迪 (Bob Halliday)將擔任新公司的首席財務官。
根據協議條款,TEL股東將按照1:3.25的比例持有新公司股票,AMAT股東將按照1:1的比例持有新公司股票。交易完成后,TEL股東將持有新公司約32%的股份,而AMAT股東將持有約68%的股份。
兩家公司預計,新公司將在合并后的第一年年底之前實現2.5億美元的運營協同效應,在第三年將實現5億美元的運營協同效應。此外,新的企業結構預計將為新公司實現巨大的成本節約。新公司計劃實施一個3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計劃在交易完成后的12個月內進行。在非公認會計原則的基礎上,考慮回購的影響后,根據之前宣布的財務模式,該交易預計將在交易結束后第一個完整財年增加每股收益。
3、夏普與中國電子合資建廠
夏普已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達成協議,將向CEC提供夏普的高精細TFT液晶面板與模塊技術。雙方將合資成立公司,組建一家采用夏普技術制造8.5代液晶面板與液晶模塊工廠。雖然夏普并未透露詳情,但估計新工廠生產的高精細TFT液晶面板將包括采用氧化物半導體“IGZO”的面板。
據夏普介紹,新工廠預定在2015年以后開始量產,主要生產用于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的液晶面板。夏普擁有購買該工廠生產的液晶面板的權利。夏普此次采取這一舉措的目的是,通過在日本進行技術開發、在距離用戶及市場都比較近的國家和地區進行面板產品策劃、在能夠利用低成本基礎設施的國家和地區進行生產,來提高夏普的全球競爭力。
夏普將CEC定位于戰略合作伙伴,2009年8月曾宣布,將與CEC及南京市政府就使用第8代玻璃基板的液晶面板生產合資業務進行磋商。另外,CEC的子公司——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南京市成立了從事液晶業務的公司——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從夏普手中收購了龜山第一工廠的第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已于2011年5月投產,后來又擴大了生產能力,在2012年底之前確立了量產體制。
4、松下正式放棄等離子電視
等離子電視在與液晶電視的斗爭中敗下陣來,但憑借先天的技術優勢,等離子電視依舊能夠在電視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松下是等離子電視領域的絕對王者。然而,隨著日系電視業務的整體低迷,松下也受到了影響,因此業內一次又一次的預測松下將會放棄等離子電視業務,而松下總是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否認。
不久前,日本權威財經新聞媒體Nikkei報道表示,松下將會比預想的還要更快放棄等離子電視業務,并表示松下已經停止等離子電視的研發,2013年財年(2014年3月份)正式停止等離子電視的生產。很快,松下公司正式對外宣稱:退出等離子電視市場,2013年12月停止生產,一切相關業務將在2014年3月份前終止。
終止等離子電視業務之后,松下等離子電視業務的研發人員將會調往OLED研發部分,原等離子電視研發經費也一并轉入至OLED研發部分,可以感受到松下放棄等離子電視業務和OLED有一定的關系,松下方面認為,OLED技術是“未來電視的關鍵所在”,換句話說,OLED有可能成為松下乃至日企復興的希望(日系品牌的研發實力還是有目共睹的)。
整個2012財年,松下整體產品線較為疲軟,因此帶來了7500億日元的虧損,為了控制成本,松下考慮過租賃權轉讓及出售現有的等離子工廠以緩解財政危機。然而,考慮到如日中天的液晶電視和躍躍欲試的OLED電視業務,松下預感到等離子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做出了放棄等離子電視業務的決定,立足于未來。
實際上,日系品牌遭到了韓系品牌的圍剿,三星和LG在液晶電視領域大獲成功,近些年又推出等離子電視產品線,給松下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盡管松下等離子電視的口碑極為出色,但原本這塊小蛋糕又出現兩匹惡狼,勢必會影響到松下的財政收入,因此松下決定放棄等離子電視業務,轉而跟進OLED電視研發,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OLED身上。
當然,除了研發OLED之外,松下這些年苦心經營的液晶電視也頗有成效,液晶電視業務也會為松下研發OLED帶來更多的額外時間和研發經費。無論如何,2014年松溪停止等離子電視生產之后,市場上依舊會有一些存貨,一旦這些貨源銷售一空,意味著松下等離子電視完成了歷史使命。
5、牧東光電退出觸控面板產業
第一家退場的觸控面板廠牧東在11月股東臨時會中通過出售100%持股子公司Mutto Optronics Group Limited(牧東蘇州)的議案,交易對象為中國東山精密大股東袁永剛。出售股數2.09億股,每股價格美金0.24元,交易總金額5,100萬美元(折合新臺幣約15億元),處分利益約新臺幣7.62億元,推估貢獻每股盈余8.26元。不過完成交割時程尚無法確定。
牧東總經理陳棟南表示,目前交易對象和金額都已經確定,實際交易進度會依照合約進行,牧東股東會通過出售案之后,雙方都有一些法定程序要走完,因此在交易完成之前,相關細節仍不方便對外透露。在交易完成之后,公司會加速轉型作業,不過現階段主要業務仍然是觸控面板生產銷售。
昨日股東會中,牧東也通過了公司章程條文修訂,公司營運項目新增文教、樂器、育樂用品零售業、其他綜合零售業、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輸入業、管理顧問業、一般廣告服務業、網路認證服務業、市場研究及民意調查業、雜志業、圖書出版業、有聲出版業、軟體出版業等。
陳棟南表示,大陸政府積極扶持本土觸控面板廠商,由于產能擴充相當迅速,價格競爭也非常激烈,因此決定處分蘇州生產基地,退出觸控領域。以往營收有9成來自大陸市場,但是在大陸競爭對手崛起之后,大陸市場所占比重已經降到4成,其他海外市場包括臺灣、美國客戶等,營收貢獻上升到6成。
牧東今年第2季合并營收約11.38億元,由于營運規模偏低,價格競爭激烈,毛損率約3.87%,營業損失1.57億元,稅后凈損1.01億元,每股凈損1.35元。雖然8月起訂單回溫,單月營收沖上5.06億元,不過工廠、設備出售消息傳出后,客戶就開始調整訂單,9月營收滑到3.58億元,10月又減至3.32億元。而牧東第3季營收約11.57億元、和第2季相當,預估虧損幅度也和第2季相當,每股損失也在1元以上。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