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大陸顯示企業產能規模的逐漸擴大,我國TFT-LCD顯示材料、器件與設備的本土化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有數據顯示,2016年之后,我國TFT-LCD產業每年在液晶材料、基板玻璃(含彩膜用玻璃)、偏光片、彩色濾光片、光學薄膜等產品需求量上的總價值將接近千億元。
然而由于長期受研發積累不足、外資巨頭技術封鎖、知識產權保護等因素制約,目前本土企業的配套能力仍普遍在低端市場徘徊,關鍵材料及設備本土化的欠缺,已經成為阻礙TFT-LCD產業鏈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
關鍵光學材料設備受制于人
近年來,大陸TFT-LCD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設備和零組件產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并沒有改變關鍵材料及設備受制于人的局面。
在TFT-LCD產業鏈中,上游材料、設備及零組件產業起到了很強的支撐作用,其在技術門檻、行業集中度、議價能力上均比中游面板和下游整機高。近年 來,大陸面板業投資熱潮也極大地拉動了產業鏈上游需求。據測算,2016年之后,我國TFT-LCD產業每年至少需要250噸液晶材料、1億平方米基板玻 璃(含彩膜用玻璃)、1億平方米偏光片、5000萬平方米彩色濾光片、十幾億平方米光學薄膜等,其總價值將接近千億元。
面對如此 巨大的商機,本土企業目前卻只能望洋興嘆。賽迪顧問光電事業部總經理常金龍告訴筆者,由于缺乏整體規劃,大陸在密集布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同時,對上 游如玻璃基板、濾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等核心環節的建設相對滯后,整體產業競爭力不強,給大陸平板顯示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隱患。來自中國光學光電子行 業協會液晶分會的數據也顯示,2013年,大陸骨干企業采購本土化材料、裝備超過1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40%,但總體而言在種類覆蓋率及配套率 上仍然不高,尤其是本土裝備的配套率不足2%。
由于全球化程度高且利潤豐厚,上游材料及設備產業的話語權一直被德日韓及我國臺灣 地區企業牢牢掌握。面對較高的技術壁壘,大陸本土企業基本上只能在低端領域尋找生存空間。以偏光片為例,據常金龍介紹,目前本土偏光片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應 用領域(中小尺寸),如儀器儀表盤、眼鏡、電子詞典、數碼相機等方面!澳壳按箨憙H有盛波光電和三利譜兩條寬幅TFT偏光片生產線,與市場需求相差甚遠, 大陸液晶面板廠商不得不從外資企業采購!背=瘕堈f。
與此同時,TFT關鍵設備本土化空白也成為影響TFT-LCD產業鏈綜合競 爭力的關鍵因素。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目前本土TFT設備廠商只能生產技術含量較低的后段產線上某些環節上的設備,大陸開工建設的多條高世代面板 線,90%左右的固定投資都花在了進口設備的購買上。對此,常金龍也坦言,由于成套生產線依賴進口,大陸面板廠商的生產成本遠高于國外企業,同時也限制了 中國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的構建。
企業夾縫求生
隨著2013年年底DIC和Merck分別于大陸建廠及默克收購安智,本土企業在上游配套產業的布局上正遭遇來自外資企業的更大挑戰。
目前全球平板顯示關鍵上游材料的生產技術集中在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常金龍告訴筆者,平板顯示產業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由于競爭越來 越激烈,日本、韓國為了保持自身優勢地位,對高世代線、上游關鍵材料和部件等核心技術進行封鎖,大陸企業在實現可持續發展上面臨著嚴峻的技術挑戰!半S著 OLED、激光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的崛起,外資企業仍然會沿用技術封鎖的發展路徑。”常金龍說。
不僅如此,2013年年 底,DIC和Merck分別于青島和上海啟用了各自的混晶工廠,就近供應大陸液晶面板企業。據了解,在全球市場范圍內,Merck、Chisso和DIC 三家企業2013年的合計市場占有率為95%,大陸多家企業的合計市場占有率僅為5%。可以說,外資企業落地大陸,在某種程度上對本土企業的發展提出了嚴 峻挑戰。在誠志永華總工程師華瑞茂看來,Merck在上海建廠是有戰略目的的。“一旦他們的液晶材料被用于國產化,對我們真正本土化的液晶產業將是致命的 打擊!比A瑞茂說。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