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藝,讓觸控行業遭遇新競爭
觸控行業的新工藝進步主要指更高世代線的建成、IN-CELL或者ON-CELL工藝、以及印刷技術的使用等三個主要方面。
宸鴻2013年1月宣布投資4億美元,在福建平潭建設一座5.5代廠,搶攻觸控筆電商機。同期,京東方在合肥投資53.6億元人民幣建設基于6代線玻璃基板的觸控面板生產線。這兩個項目并非特例,而是近年來觸控面板產業投資力量加強、產品線世代升級、目標產品大型化發展,以及產品成本控制力增強等行業發展特征下的必然結果。 更高的世代線投入,意味著觸控面板行業能夠提供更大的單一尺寸觸控屏幕。例如,6代線可以經濟切割兩塊65寸觸控單元。更高世代線的投入也意味著行業產能的集聚增加。例如,F-TPK(宸鴻)平潭5.5代廠產能規模每月可生產100萬片15英寸NB觸控面板。同時,高世代切割小尺寸產品,例如10英寸平板電腦觸控面板的成本也會更為低廉。分析認為,未來觸控產品行業,5-6代線將成為生產主力,在產品規格上能夠滿足筆記本、臺式機電腦需求、并更經濟的提供大尺寸手機屏幕產品,同時亦少量兼顧超大尺寸顯示產品的市場需求。
不過,以產能規模、成本控制力和大尺寸制造能力為標準,觸控面板高世代線的建設與IN-CELL或者ON-CELL工藝比較依然是小巫見大巫。
IN-CELL或者ON-CELL工藝是指觸控面板和顯示面板一體化制造工藝。二者的主要區別是觸控線路部分所在的“面板層次”不同。In-cell是指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On-cell是指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間的方法。這會導致兩種技術路線圖在成本、成品率,工藝難點上的一些差異。目前,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主要采用JDI、夏普和LGD的IN-CELL工藝產品;三星OLED手機和平板電腦屏幕則采用ON-CELL工藝。
IN-CELL或者ON-CELL工藝可以適用于小尺寸液晶面板線的改造。例如京東方北京和成都項目、深天馬深圳及新建項目、友達,群創的中小尺寸線都在過去兩年內開始逐步轉向ON-CELL工藝。日本JDI則大量使用IN-CELL。但是,這兩種工藝的產品并不僅僅局限在中小尺寸世代線上,夏普IN-CELL技術用于8代線等目前產能最集中的世代線上。這樣,IN-CELL或者ON-CELL產品理論上可以經濟提供最高100英寸的觸控面板。
采用IN-CELL或者ON-CELL的好處是什么呢?第一是可以降低物料成本;第二也可以降低制造過程中的運輸、轉廠等周邊成本;第三,觸控顯示屏會變得更;第四,觸控顯示屏光效率更高,也更節能;第五,可以利用豐富的液晶面板線提供巨大的潛在產能,尤其是大尺寸面板供應能力。
IN-CELL或者ON-CELL流行帶來的主要產業變化是:觸控面板企業和液晶面板企業之前的近似于平行的合作關系,變成了同行競爭關系;同時,觸控顯示產品成本控制力和尺寸豐富性將極大的增強。
觸控面板行業的新工藝還包括“用印刷工藝取代傳統的黃光光刻工藝”——這將理論上可以節省50%的制造成本。
臺灣工研院2013年與國際印刷大廠日本小森機械公司(Komori)合作研發次世代觸控面板設備。該技術被稱為“One step量產型卷對卷金屬網格”。主要特點是:只要一個印刷步驟(one step),就能完成11.6英寸平板電腦使用的觸控面板印制,相較于傳統黃光制成,減少繁復的制程步驟,大幅降低生產成本——觸控面板專用印刷機,可取代傳統觸控面板制程的七臺設備。針對半導體顯示和觸控行業的印刷設備,被認為是日本工業印刷產業的下一個金礦。使用印刷工藝的前提是用納米銀線或者金屬網格代替傳統導電玻璃的ITO材料。
無論是印刷工藝,還是IN-CELL或者ON-CELL制程、以及觸控面板高世代線的建設,都會導致一個共同的結果:產能擴張、成本下降。因此,建立在以上趨勢之上的觸控產業,價格下滑不可避免。而價格戰,往往是行業整合的序曲。這就如同2006年前后,液晶面板行業吃掉整個彩色濾光片行業一樣,現在這張大嘴正在瞄向觸控行業。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