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上一般把LED顯示屏光污染分成3類,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和彩光污染。那么如何如何防治LED“光污染” 讓LED更親民?有關專家分析可以通過三大方面防治。
一、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監督體系
現如今在中國,相比對與公眾聯系較為密切,且政府一直重視的大氣、河流等污染相比較,光污染現處于初級階段,而由此產生的危害一時難以被人發覺,但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預防和控制,光污染將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重大隱患,所以政府、社團組織、企業、新聞媒體等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公眾對于光污染的意識。
據了解,LED顯示屏在戶外廣告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存在諸多監管漏洞,如光污染的標準設置,傳播內容的監管等等。政府應該通過行政渠道組織調查和研究我國光污染的狀況,將民眾的權益要求聚集起來用以更好的做出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決策。各環保部門應該制定明確的光污染標準,以便于法院在民事審判活動中做出合理的判決。光污染作為一種新型的污染,其不管是從廣度還是深度上來說都是一項繁雜而系統的工程,涉及環保、建筑、市政等各個部門,在此種情況下,建立相應的監督體系,使得各個部門協調發展,做到更好地防治光污染。
二、播放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LED大屏幕是公眾媒介,有公益類、廣告類、指示類等。我們在選擇播放的內容時,必須是與公眾要求達成一致,避免拒看心理。這也是防治顯示屏光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
去年吵得沸沸揚揚的廣州塔塔身廣告招標事件,雖然最終以1.5億的天價成交,但關于戶外廣告該不該“爬上”城市標志建筑的爭論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塔身廣告開播后,每晚的LED廣告只有1小時,有33分鐘保證為公益廣告時間,包括天氣信息等便民提醒。規定公益廣告比例和確認廣告播放時段,無疑是一種管理上的進步。可以說,加入公益廣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反對者”們的抵觸心理。由此可見,選擇恰當的播放內容,避免拒看心理,也是讓LED戶外顯示屏親民的一種手段。
1、設置合理內容,如商業廣告與公益相結合。其實,LED戶外大屏并非只能用來投放商業廣告,在國外,它就成為了“拯救世界”的數字超人。在美國,許多LED戶外大屏運營商都與相關政府和公益機構達成合作,關注兒童綁架問題。當綁架事件發生后,屏幕在幾分鐘之內便能發出緊急通報,哪怕是停播商業廣告。此外,LED戶外大屏還用來尋找那些患有阿茲海默癥等疾病而不幸走失的老年人。在波士頓,LED戶外大屏更是擔負起了協助維護公共治安的責任。
不止在國外,放眼國內,LED戶外顯示屏也大顯身手。比如,上海高樓巨屏為馬航失聯航班祈福,江蘇淮安戶外LED顯示屏現場直播法院審案,唐山消防豐潤大隊利用商家LED顯示屏宣傳消防知識等,這些案例說明,只要內容設置恰當,LED戶外顯示屏一樣可以傳遞正能量,獲得大家的認可。
2、控制播放時間。對于光污染,其中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控制播放的時段。去年廣州出臺了《廣州市光輻射環境管理規定(草案)》,草案明確規定以LED戶外電子顯示屏形式設置的戶外廣告和招牌禁止于22:30至次日7:30開啟,不按時關閉的,最高罰款5萬元。該草案的出臺,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LED顯示屏的“光污染”問題。
3、選擇合適的地理位置以及合理的規劃顯示屏面積。觀看距離和觀看角度與顯示面積有一個經驗規劃,同時圖象研究在顯示屏觀看距離和觀看角度上有具體設計要求。在顯示屏設計時應該盡可能的滿足設計要求,合理規劃。
為了避免光污染對環境的影響,LED顯示屏廠家應該在客戶選購階段對廣告點位周圍的環境情況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實際情況建議客戶選購合適的產品,讓LED顯示屏的價值實現最大化,避免一味追求高清高亮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資源的浪費。
據了解,國內的一些大城市已經開始要求把大型LED顯示屏安裝在廣場等開闊區域,如上海市的LED顯示屏大都被安置在沿江區域。
三、LED顯示屏制造企業:提升技術水平 改善“光污染”
一般來說,太陽光的亮度為2000CD,當亮度超過太陽光亮度的兩倍,也就是4000CD時,人體肉眼就完全清晰可見。戶外LED顯示屏的亮度標準是5000CD,而戶外顯示屏亮度超過5000CD時就會被定義為光污染。所以要把握好亮度的設置。

可根據環境光度自動調節亮度的led大屏
1、采用可系統自動調節的亮度調節系統。我們知道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環境的亮度變化極大,如果LED顯示屏的播放亮度大于環境亮度百分之六十,我們就會明顯感覺眼睛不適,也就是說造成了對人的光污染。通過戶外亮度采集系統,隨時的對環境亮度采集,顯示屏控制系統通過接收系統數據通過軟件自動換算適合環境的播出亮度。
2、多級灰度矯正技術。普通的LED顯示屏系統采用的8bit的色彩顯示層次,這樣在一些低灰度和色彩過度處顏色生硬,也會造成彩色光的不適應。新型LED大屏幕控制系統采用14bit的色彩顯示層次,大大的改善了色彩在過度上的硬度,使人們在觀看時感覺色彩柔和,避免人們對光的不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