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OLED電視未來:透明電視、可卷曲電視

    有機發光二極管,全稱OLED,因鄧青云博士的發現而誕生于1979年。

 

    OLED產業最大的立足點便是電視產業。然而OLED產業的投入資本及運作風險卻讓國內外不少企業在戰略布局上顯得相當謹慎,故可實現OLED電視量產化的企業并不多見。

 

    但近年來國家政策的支持,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OLED業的技術革新,讓OLED電視逐步成為市場主流。

 

    下文將立足于OLED業的發展,展望其在電視行業的發展趨勢,并結合中國當今的政策及經濟環境進行趨勢分析,研討未來的發展趨勢,為OLED電視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01、OLED產業發展背景概述

 

1.1  OLED的誕生與發展

 

    Kodak公司于1987年最先展示了其對OLED產品的研究成果,其后全球各大科技企業紛紛效仿進行課題研究,OLED專利的申請絡繹不絕。與此同時,OLED產業涵蓋的產品面越來越廣泛,從之前僅有車載OLED顯示器,擴展到了日常電子領域,譬如手機、可穿戴設備等,然而電視領域仍處于研究初級階段,未來的開發空間巨大。

 

    OELD因其發光效率高、輕薄、低功耗等優勢成為顯示行業新寵,眾多大型企業針對其特性預測未來OLED將成為市場主流,故在過去的十幾年來,OLED技術得到了巨大提升,投入研發的企業越來越多,研發課題也越來越細致,使OLED技術發展茁壯成長,幾乎每年都會聽到“OLED即將大規模量產”的聲音。

 

    從數據來看,21世紀開始,OLED面板出貨量年增長速度驚人,年均增速近200%。近年來因新技術革新及市場飽和的原因,雖有增速放緩的跡象,然而并沒有動搖OLED在市場上的優異表現。2017年,索尼重回OLED懷抱,其他國際大型廠商也大力支持OLED電視業的發展。作為目前最成熟的自發光技術,OLED的技術前景十分廣闊。

 

1.2  中國OLED產業政策及經濟環境分析

 

    我國在OLED產業上具備了一定的技術開發能力,部分企業也擁有其相關的技術專利,且我國也有幾十家專門從事OLED技術開發的高等學院及技術機構,在技術領域不遜于歐美發達國家。為支持OLED產業的發展,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中明確指出OLED升級工程得到了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其表示要在OLED各項技術如布局柔性顯示方面作出細致研究。

 

    另外,據有效數據,2017年國內OLED電視銷售量逾102%的增長,年內高點增長量為167%。國美、蘇寧、京東等都表示OLED產品銷售量已占據同類型產品1/5,大大超出預期。國內消費者在創新的接受度上較國外要高,且在近幾年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大眾更加傾向于更加優質產品的選擇,此消費現象也刺激了企業對OLED的深度研發和量產戰略規劃。

 

    綜上所述,中國目前無論是政策及經濟環境,都是OLED產業孕育所需的極佳土壤,OLED產業爆發即將到來。而電視產業作為顯示行業的領頭產業,勢必在OLED產業發展上能作出更大的貢獻。

 

02、OLED電視業發展歷程

 

2.1  早期OLED電視的發展及存在的問題

 

    OLED電視早期供應時,依然存在著OLED顯示常年來未解決的問題。2013年,OLED誕生之初,各大媒體針對其特性總結了七大問題,其中壽命短,平面技術、尺寸規格技術缺乏等,使得眾多企業對OLED電視持觀望態度。同時由于三星和LG兩大OLED公司的競爭,且其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術,OLED電視并沒有一個標準規范讓大眾接受。

 

    成本,是一個企業產品量產化最關鍵的因素。然而OLED產品的成本昂貴,成為最麻煩的缺陷之一,限制了OLED產品的發展與革新。

 

2.2  OLED與LCD

 

    從功能特性上看,OLED與LCD的最大區別就是自發光與否,因此決定了OLED能做到更薄、更輕的特質。在韓國三星的技術研發下,早期OLED的色彩濃郁,顆粒感重,壽命低等劣勢逐漸消失,慢慢同LCD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在小屏市場的OLED體驗,響應速度更快則極大提高了OLED使用者的手感,就連全球首席電子廠商蘋果也于2017年新發布的iphone X轉投向了OLED顯示,據悉蘋果推出OLED電視也勢在必行。整體環境下,LCD逐漸被OLED取代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2.3  中國OLED電視業發展現狀

 

    OLED的到來為中國電視產業視為新一代顯示技術的替代品,其超廣視角、高對比度等優勢是普通LCD顯示設備無法比擬的。但是就目前市場來看,高昂的價格仍是阻礙OLED電視發展的首要因素。但根據2017年電視產業動態報告顯示,不少國內廠商如創維、康佳等都在醞釀量產化自主研發的OLED電視產品,且成本大幅下降,會引發市場新一輪的OLED電視業競爭浪潮。同時,在銷售渠道方面,蘇寧、國美等大型渠道商也在加速OLED領域的布局。

 

03、中國OLED 電視業前景分析

 

    2018年伊始,在電視業領域上,各大技術相繼提出概念,如QLED和Mirco LED技術,但其所依賴的技術核心仍是“自發光”技術。而在自發光技術上已經做到成熟且穩定的只有OLED。電視作為顯示產業最基礎最成熟且最傳統的產品線,和OLED的結合可以說是天作之合。

 

    目前全球已漸漸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階段,其中的核心代表則是互聯網及物聯網,而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互動者的就是顯示產業。OLED電視業不僅需要立足自身做好普通民眾的觀感需求,同時也對未來肩負著有極其重要的責任,不僅僅是電視的顯示屏。

 

    OLED電視的產品供應鏈日漸成熟,成本不斷降低,輕薄、大尺寸、可彎曲等優勢提供給了消費者以往無法提供的選擇,同時畫質讓電視畫面層次感更強,對人眼無害的綠色品質消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更加美觀的設計也讓眾多家裝新用戶感受到不同于以往的新體驗。市場的接納,技術的革新,都預示著OLED電視領域的前景無比廣闊。

 

04、淺談OLED電視生產企業發展規劃

 

    基于OLED電視業帶來的發展前景,各大國內企業也應做好相應的發展規劃以應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和需求日趨增加的消費者。就數據來看,消費者對于電視而言最關心的問題依然是畫質及外觀,而OLED的特質使得其在寬視角,柔性顯示等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未來OLED電視的形態必定多樣化發展:透明顯示、可卷曲電視、超大/超小尺寸電視等常在電影里面呈現的科幻情節將逐步在市場上出現,OLED企業除了保證自身產品質量以外最重要的則是對OLED產業進行高度的技術研發,創新才能帶來生產力,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05、結論

 

    從LCD電視完全取代CRT電視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幾十年間LCD電視的技術發展似乎步伐緩慢。然而跟不上市場節奏注定被淘汰。2015年起,OLED開始攻城掠地,目前在高端電視市場OLED取代LCD已成定局,進一步取代LCD只是時間問題。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更新的顯示技術也出現在我們眼前,OLED仍然需要經受巨大的考驗才能在市場中實現真正的“自發光”。

 

    當今電視早已不只是“電視”,它承載著眾多民眾的期待,它是人們與世界溝通的橋梁、生活的展現。LGD社長呂相德稱它為Life Display。無論是OLED也好,QLED、Mirco LED也好,都是為了更好地帶給消費者與眾不同的體驗,電視業的發展仍是顯示產業最值得期待的未來。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