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博士提出:當下物聯網產業正面臨一種“集成應用困境”。今天我們就請大咖為大家解答中國物聯網的生態系應該如何演化?以期超越這個困境,邁向生態系統,成功融合與發展。
之前【共話工業物聯網產業生態發展之道】第一講中,安博士其實已有提及過這個問題,今天安博士將問題再聚焦,從以下三個角度,為我們深入解答這個問題~
第一點,是從理念的認知層面上,必須從一小點、一條線的視角,升維到一截面、一整體的視角。
在認知層面上,有兩個話題是引起大家去思考的。我們今天所造成的集成應用的困境是必然的,是因為我們過去在5年、10年前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些成功的方案必然會導致今天的一個結果,這是一個根本的原因。
所以,我們在理念上、在思路上,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不斷反思我們過去解決點的問題、線的問題,如何能夠升維到面的問題、體的問題,這第一個是在認知上。
第二點,是從我們的實踐來看,未來5到10年,我們在推動或者思考一個什么樣的話題或者是解決方案,能夠去解決“集成應用困境”。
我們過去業界在討論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兩化融合、工業4.0,在很多時候大家會討論他的路線圖好像是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沿著一步一步向前走。
但事實上實踐的觀察告訴我們它不是這條路,真正的實踐是我們企業如何能夠在局部實現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它可能是跳躍的,也可能沒有經過你的某一個階段,直接能夠形成一個數據的閉環。
所以,工業物聯網的演進,它最可能的一個邏輯是如何能夠從局部優化走向全局優化,而不是沿著一步一步這樣的方式向前走,這是我們從認知的層面上去思考這個話題。
如何解決當前工業物聯網所面臨的困境或者是集成應用陷阱?如果我們把時間尺度拉的足夠長,從更長的時間尺度來看數字化轉型所面臨的困境,最大的解決方案就是重新構建一個基于邊緣計算、云計算、中臺化和移動端基于這些新的基礎設施的一個新的生態,這是未來10年所有的廠商,無論是芯片廠商、IT廠商、設備制造商還有互聯網企業、通訊設備制造商等等,所有的企業都在構建未來5到10年的新的數字基礎設施的一套體系,這套體系是一個新的架構。
第三點,具備生態的思維方式,能夠在這個體系中找到角色定位,然后通過局部的優化、數據的閉環所構建的一個資源的優化。
第三點是在方法和路徑上,我們知道解決點的問題、解決線的問題很難滿足(突破困境),所以我們構建一個生態,我們有一個生態的理念,盡管你自己可能只有10個平臺,你可能在里面也不能構建自己一個獨立的平臺,但是你要有生態的思維,盡管我不能構建,但是我有一個生態的思維方式,能夠在這個體系中間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從局部,然后通過工業互聯網、工業物聯網快速的去擴展在單一場景,在多場景,然后在構建的一個生態體系里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對于“工業物聯網面臨的集成應用困境,如何去突破”,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工業物聯網現今面臨集成應用困境,主要是因為當下物聯網產業現況包括技術、應用碎片化,致使其應用落地路徑在不同場域產生巨大差異,并且不易快速復制。大力發展行業應用的工業APP,將是破解現有物聯網困境的突破口。
工業物聯網發展之道系列視頻
下周我們將繼續話題分享
理清企業誤區,形成降維攻擊之勢
敬請期待~
開篇-研華科技董事長 | 劉克振:共譜物聯產業大未來
第一講-阿里研究院副院長 | 安筱鵬:數字化之大變局,誰來定義這個時代?
第二講-研華科技技術長 | 楊瑞祥:以解耦 · 重構 · 共創 推進工業物聯網開放蓬勃生態系
第三講:智聯網 · 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