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MicroLED實現了模組化,推動MicroLED量產化踏出重要的一步
2019-08-13

三星公布商用micro LED基本模塊價格,開啟MicroLED顯示時代?近日,三星北美分公司公布商用Micro LED基本模組“The Wall Professional”的價格,尺寸為806.4×453.6×72.5㎜的基本模組,零售價為20033美元。除了價格之外,最令人吃驚的莫過于MicroLED實現了模組化,推動MicroLED量產化踏出重要的一步,但這就是否代表著LED顯示屏行業,開始進入MicroLED時代呢?

成本高致價格高,用戶以及生產廠商都難以承受

產品是否能夠量產化,市場的普及率就是最佳表現。從上述消息中可以看出,商用模組的售價并不便宜,不足一平米的模組售價達20033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約為14萬元),這個價格對于一般終端客戶來說,難以承受。而且,從內容呈現清晰度角度來說,價格更為便宜的市場上定義的小間距顯示屏,基本都能夠滿足一般終端用戶的訴求,MicroLED顯示屏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價格高且有替代品,終端用戶就不會熱衷于對MicroLED的需求。如此一來,MicroLED的平民化市場就無法打開,市場購買量有限,又如何能夠實現量產?

MicroLED價格高昂,源于成本高。MicroLED顯示屏采用目前最先進的COB自動化生產工藝,能夠實現多芯片集成封裝,省去支架以及制作過程中燈珠過回流焊的工藝,延長產品壽命,散熱性能強,減低失效率,提高生產效率。COB封裝技術含量高,成本自然就高。而成本最高的應屬于芯片的巨量轉移技術。對于具有燈珠的LED顯示屏來說,將幾千顆微型燈珠同一時間轉移到PCB板上,即巨量轉移技術,是LED顯示屏行業的新創技術,所以對于LED企業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因此,LED屏企如果想要加入MicroLED顯示屏,則需要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研發新品的巨量轉移技術,同時要保證生產良率。雖然目前已經有部分企業研究出巨量轉移的技術,但是生產良率依舊未達標,需要繼續提高生產良率,直至達標才可以生產MicroLED。這個過程所需要耗費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資金非一般企業所能承受。容乃百川才能成海,沒有中小企業產量的匯聚,MicroLED的量產也難以打開。

技術不成熟,應用場景有限

MicroLED作為一個全新的產業,其概念以及生產技術等皆為全新,雖然歸屬于小間距LED顯示屏細分領域,但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技術鴻溝。MicroLED顯示屏間距比市場上定義的小間距LED顯示屏小幾倍,燈珠也更加微型化,生產小間距顯示屏技術無法實現巨量轉移等技術。因此,MicroLED顯示屏的生產,需要重新研發適用于MicroLED顯示屏的封裝技術以及生產祥光技術,其存在的技術難題并不是只有一兩個,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將技術難關全部攻克。以MicroLED最大的技術難點巨量轉移為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巨量轉移救贖雖然成功研制出來,但是這項技術本身依然存在問題,依然未成熟。除此之外,MicroLED的磊晶的均勻度控制、晶粒的微小化制程良率、電流驅動的控制、全彩化方案、微組裝技術、檢測與修復等,牽涉包含LED晶粒制造流層、IC驅動設計、半導體先進封測、微組裝(面板、PCB)等關鍵技術瓶頸還是沒能突破,換而言之,MicroLED的整體研發以及生產技術尚未成熟,MicroLED的發展還需得先突破技術瓶頸開始。

去年,三星推出第一款基于MicroLED技術的產品——The Wall,是一款巨型4K電視,高達146英寸,專門為電影院設計,MicroLED的第一個且目前唯一一個應用場景誕生。雖然人們一直展望MicroLED在超大型尺寸、穿戴設備以及車載顯示的應用,但實際上目前能實現的只有電影院,而穿戴設備應用MicroLED是否現實也還沒有定論,至于車載顯示還沒有相關討論,即使技術已經成熟,也沒有市場可以容納。

結語:

應用場景有限,市場需求量不大,技術存在局限,MicroLED貌似沒有出路可言。而三星電子相關負責人公布商用MicroLED基本模組價格的同時,表示雖然價格高,但是定制的需求一直都有,除了企業定制之外,還存在部分的個人消費者。MicroLED量產市場規模有限,但高端定制的市場可以嘗試開發,拋開市場不說,就目前的MicroLED的技術以及價格來說,MicroLED更適合定制路線。至于量產,隨著越來越多的具備實力的上市公司加入MicroLED行列,為MicroLED的生產研發注入重要的力量,推動MicroLED的發展,MicroLED量產將指日可待。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